APP下载

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的课程改革

2019-09-10谭柳青

锦绣·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钢琴教学学前教育课程改革

谭柳青

摘 要:钢琴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进行钢琴教学与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与艺术审美,能够对学生的学前教育专业素养起到增强作用。本文通过对钢琴课堂流程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在课程导入、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课程展开讨论,进行改革探索,以积极推进和、加速学前教育专业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钢琴教学;课程改革

一、钢琴教学课程的现状

钢琴是一种键盘乐器,其在艺术上的表现力极为丰富,被称为乐器之王。而师范专业的学生并不一定具有钢琴的基本技能,这些基本技能在成年人学习的过程中效果较不理想。目前尚没有一套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理论。钢琴这门课程专业性极强,要想学好这一技能通常都是从幼儿开始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显然已不具备这一资源。从音乐专业选择的教材和教学方式通常不适用于学前专业。学生在学习效率和掌握程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学效果较为不理。

对于接受钢琴教育的学前专业学生而言,他们在入读本科院校时的文化课分数相比其他强势学科专业学生较低,和艺术生的艺术技能相比又处于基本空缺的处境。通常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艺术训练,学习接受能力都比较弱。因此,在钢琴课程上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授课方式,才能让这些学生真正学到钢琴的技巧。目前的学前教育学生普遍存在一种不愿在琴房安心练琴的心态,认为钢琴是没有用的技巧。

二、新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更加综合化

根据新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新的教材,比较注重历史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有机联系,知识的综合性明显增强。比如有的“教学活动与建议”要求“搜集古代成语、典故故事、举办成语故事会威者成语知识比赛”,有的要求“学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等历史歌曲”。类似这样的综合设计比比皆是。新课程每课前引言的文字池引用了大量的诗歌或者其他内容。总之,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汉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有利于培养他们从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

三、新课程更加倡导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

发展学生个性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所谓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就是一种主动的学习即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这方面新课程做了许多探索。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注重学生主动地探索与研究。为此新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充满个性的探究活动。学生需要从多方面搜集资料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还要把搜集的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筛选与编辑。整个过程提倡个人创造与群体协作相结合的精神,尤其是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以充分的发挥。

四、教学分组分层次

4.1进行小组划分

钢琴课堂改革下的小组划分,并不同于传统模式中根据学生技巧水平和熟练度、专业掌握程度、知识范围等因素进行小组划分。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传统小组划分方法适合钢琴教学,能够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专业性培养和方法技巧的指导,照顾到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的吸收理解能力。但很多学生主观上仍然认为这是一种区别“好生”与“差生”的划分方法,导致学生产生学习上的逆反心理,对学习钢琴产生消极影响,甚至不利于同学间的团结。因而采用新的小组划分方式,通过综合分析和考虑学生的性格及钢琴演奏技巧掌握,在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之间形成互补搭配。鼓励学生相互监督学习,互帮互助,促进学习成绩和友谊发展两个方面,对每一个小组进行优化组合。

4.2进行分层次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对于钢琴毫无了解,学习钢琴是从零基础开始。因此,学习钢琴时,打好基础尤为重要。钢琴基础的学习水平是日后实际应用和演奏钢琴的决定性因素。进行分层次教学,加强学生之间的分层,教师通过针对性的个别辅导指导不同学习水平和阶段的学生接触不同难度的曲目。对于起点低,掌握程度低的学生,教師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完成识谱训练、掌握基础乐理知识、区别和声调式等。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演奏技巧作为共同的技术难点,将其当作一个度量值,争取让所有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够达成。

五、新型钢琴教学方式的探究

5.1加强训练,提升整体水平

钢琴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的练习,贝多芬在练琴的时候甚至会用水给手指降温。没有大量的练习一切乐理知识都是空谈。练琴不仅是将课堂学习的钢琴技巧带入实践,也是对缺乏钢琴训练的学生手指机能进行强化训练。另外,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然刻苦训练,手指机能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弹奏的乐曲声音不干净,节奏不准,给听者一种不自然的感受,这样不算是合格的音乐演奏。钢琴的发力技巧并不是埋头苦练就能学好的,需要教师悉心教导的同时加以专项练习才能掌握钢琴演奏的基本要领,然后在一次次训练中形成习惯,掌握的钢琴技巧。

5.2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定制教学方式

在学生没有完整的音乐基础体系的前提下,一些出乎意料的错误往往能让任课教师焦头烂额疲于应付,最后教出的学生完全无法胜任日后的幼儿教育任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评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安排钢琴课程,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教师应当首先了解学生真实的艺术水平,可以在开课初期进行一次摸底测试,对学生整体情况有一个认识。然后就可以在日常教学中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日后的课程中给予不同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要对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因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同于专业艺术生,空白的艺术技能使他们在接受钢琴教育时有种种困难,不仅是对理论的理解,也有在具体训练中专业技巧的掌握情况。

5.3组织学生鉴赏优秀的音乐作品

师对于前育业的艺术要有意识。要积极组织各种西方古典乐品鉴活动,培养学生在原汁原味的艺术中对钢琴的认同;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高水平的音乐会,使他们具备欣赏真正艺术的修养,反过来可以促进学生的钢琴学习,也给他们的练习曲目和风格指明了方向。

结语

教育没有一定的方法,只有合适的方法。在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的改革探索,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不断创新,勇于突破传统,在实际教学中尊重差异,帮助每一位学生。

参考文献

[1]周季.学前教育钢琴集体课教学现状及改进方法[J].黄河声,2018(15):122.

[2]刘艳霖.关于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8(10):70.

[3]赵诗梦.浅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改革'J].山西青年,2018(15).

猜你喜欢

钢琴教学学前教育课程改革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