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五四精神”的四个向度及其现实价值
2019-09-10徐茂华宋玉婷
徐茂华 宋玉婷
摘 要: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100年前的今天,青年学生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走上了街头,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性、求真性、时代性、创新性。五四运动孕育出来的“五四精神”在新时代有着巨大的现实价值,它激励着当代青年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争做新时代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关键词:“五四精神”;爱国主义;现实价值
[中图分类号] A811 [文章编号] 1673-0186(2019)05-0006-00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19.05.001
1919年5月4日,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一大批青年学生不畏军阀的镇压,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走上北京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继而掀起了由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组成的爱国救亡革命运动,这就是五四运动。今年是五四运动爆发的100周年,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就是要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自觉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中,争做时代新人。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1]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019年4月19日下午就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举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必须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并要求在研究和阐释五四运动及五四精神时,切实做到“四个讲清楚”[2]。因此,在新时代正确把握和理解“五四精神”科学内涵的四个向度及其现实价值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正确把握“五四精神”科学内涵的四个向度
纪念五四运动,弘扬“五四精神”,我们要正确把握“五四精神”科学内涵的四个向度,这样才能继承五四光荣传统,真正光大“五四精神”。100年前的五四青年学生表现出高昂的爱国热情,不畏强权、志气清坚的追求真理的品质以及敢于冲破封建与迷信的创新思维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五四精神”的科学内涵。
(一)爱国性
“五四精神”的爱国性,体现在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不妥协地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在这次斗争中,体现了青年学生为拯救民族危亡而努力抗争的主人翁精神。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野蛮入侵,由于中国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致使中国丧失了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等,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面对民族危亡,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纷纷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了顽强的斗争。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处理战后的国际问题,1919年1月“巴黎和会”在英、法、美、日等帝国主义列强的操纵下举行。中国代表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提出废除袁世凯政府同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以及取消列强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等正当要求,却被无理拒绝,不仅如此,帝国主义列强还决定把德国在山东和中国其他地方攫取的一切特权无条件转让给日本,北洋政府为了获得西方列强支持,居然准备在这样的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激怒了中国人民,尤其是激发了青年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1919年5月4日,北京3 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并举行游行示威,他们满腔热血,打出“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以学生运动为先锋的五四爱国运动如火山般爆发。五四爱国运动很快被北洋军阀镇压,大量学生被捕,这彻底地激怒了社会各阶级人民,自6月5日起,上海数万工人罢工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之后,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三罢”斗争扩展到了全国各地。北洋政府迫于群众的压力,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并最终拒绝在合约上签字,五四运动所提出的直接斗争目标得以实现。因此,我们不难从运动发生的原因、学生高呼的口号以及学生冒着被镇压的风险上街游行的行动中中分明地感受到了他们对国家的无比热爱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爱国主义精神的凝聚下,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顽强斗争,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019年4月19日下午就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举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10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2]这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书写了中国爱国救亡运动的崭新篇章。
(二)求真性
“五四精神”的求真性,体现在五四时期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在民主与科学精神的引领下,为追求真理不顾个人安危,志气清坚、崇尚理性、实事求是、批判专制与迷信的精神。五四时期,涌现了许多热爱祖国、追求进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其中有不少留学生),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掌握了一些新知识,并且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推翻封建统治的斗争中。这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他们敢于怀疑,敢于破除迷信,反对封建禁锢,追求科学真理,崇尚民主和自由。在寻找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真理和道路上,军阀和反动势力对他们进行了阻挠和镇压,但他们不畏各种反动势力的镇压和恐嚇,不在乎个人的名利,尽管命运坎坷,却没有动摇他们追求真理的热忱。他们中不少人时常生活窘迫,并且受到北洋军阀的监视,如陈独秀、李大钊,为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传播被迫离开北大,这种坚守真理的人生选择,虽然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清苦,但是他们的革命的志向却永远不会改变。陈独秀在整个五四运动中,始终以巨大的勇气和满腔的热情,号召青年要大胆解放思想,冲破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鼓励人们要敢于去怀疑那些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旧观念,要用理性和科学来衡量一切。李大钊为追求真理,推动社会进步,号召中国人民要“勇往奋进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瘅精瘁力以成之”。这是他一生为真理而斗争并为之而英勇献身的真实写照。李大钊被捕时家徒四壁,殁后竟无钱入殓。陈独秀、李大钊等人诠释了五四知识分子追求真理、志气清坚的风骨,以及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捍卫真理的坚韧态度,为推动先进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巨大精神动力。在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中,我们党和广大群众正是秉持求真务实的态度,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把革命引向胜利的正确道路。五四青年从思想启蒙的探索到救国道路的选择,充满了寻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为后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追求真知、实现自身价值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三)时代性
时代性主要是指在不同的时代主题下,爱国的行为和要求也不同,都不可避免地加入自己时代的元素,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五四运动的爱国精神是永恒的,但在每个时代都具有其特定的时代内涵,毛泽东曾经提出:“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3]520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中,由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无止境的侵略,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且在巴黎和会上无视中国代表的合理要求,首先激起了青年学生的反抗。面对国家和民族危机,爱国青年学生抱着家国情怀,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抗帝国主义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走上街头,高呼口号,并作殊死的斗争,他们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不怕牺牲、誓死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他们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拯救民族危机,建立一个新的社会。江泽民同志指出:“在五四运动中,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站在前头,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进行了彻底的不妥协的斗争,发挥了先锋和桥梁作用。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历史上的爱国主义相比较,具有本质的进步和鲜明的时代特征。”[4]1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了,改革开放也已40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声望不断提高,但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需要完成许多艰巨的任务,这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接续不断地为之奋斗。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爱国主义具有新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要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5]党的十九大为我国的发展做了新的战略部署,要在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100年目标,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将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代青年学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更要自觉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做好“两个维护”,自觉与党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深入实际,勇于实践,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特别是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中建功立业。
(四)创新性
“五四精神”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社会等领域。
首先,“五四精神”的创新性体现在思想领域。五四运动提出的新理论、新思想以及五四运动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历史上任何一次社会变革运动总是以思想革命为先导的。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形成了极为顽固僵化的封建专制制度,旧中国迷信思想盛行,旧文化、旧思想根深蒂固,成为中国人民思想的枷锁以及社会前进的绊脚石。五四运动中,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封建思想观念,成为批判封建专制和封建迷信思想的强大精神武器。这时期的中国,学术氛围空前活跃,各种新理论新思想不断涌入,马克思主义在这一时期被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中一部分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广泛研究各种思想理论,成立了许多研究团体,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以求找到挽救民族危亡的方法和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中国最早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青年知识分子,例如陈独秀、李大釗、毛泽东等人。五四运动中他们创办的《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大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一大部分先进青年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这批先进分子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的中坚力量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者。可以说,没有科学和民主新思想的启蒙,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对近代中国革命的指导,更没有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其次,“五四精神”的创新性体现在政治领域。五四运动中青年大学生第一次提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知识分子也第一次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这表明青年的政治觉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五四爱国运动一开始,青年学生就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爱国斗争后中国近代史上的又一次新的政治觉醒,它既反对帝国主义又反对封建主义,使爱国救亡运动带有过去未曾有过的彻底性和不妥协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的舞台,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工人群众中传播的日益深入,青年知识分子们组织中国工人阶级政党的意识也日益强烈。李大钊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认为中国急需组织一个团体,他在《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一文中提出:“这个团体不是政客组织的政党,也不是中产阶级的民主党,乃是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即是社会主义团体。”[6]271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是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创新实践的结果。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最后,“五四精神”的创新性体现在社会领域。五四运动第一次走出了一条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相结合的革命发展道路,创造性地开始由文化运动转变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群众运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当时内忧外患的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李大钊首先认识到先进思想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必要性,他号召青年知识分子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五四青年不是空谈马克思主义,而是走出书斋,深入工厂田间,贴近民众,向工人和农民宣传马克思主义。青年知识分子、学生、中国工人阶级作为重要的生力军参加到救国的群众运动之中,为五四运动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这是推动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重要力量。
二、“五四精神”的现实价值
五四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来的高昂的爱国热情,用行动展现出来的爱国精神,以及后来形成的“五四精神”,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尽管五四运动已过去100年,但对我们当代青年学生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启迪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百年来一直激励着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一)帮助青年学生筑牢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7]共产主义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并始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朝着这个伟大理想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五四青年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走上街头喊出打倒帝国主义和推翻封建主义的口号,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后,五四青年心中有了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即使遭到反动势力的严酷镇压,他们也不放弃追求真理,依旧冒着生命危险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弘扬“五四精神”,就要学习五四青年胸怀远大理想,不畏艰险的精神品质。当代青年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要自觉树立远大理想抱负,并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中,把炽热的爱国之情、强烈的爱国之志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自觉行动,肩负共产主义神圣使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努力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8]青年学生应该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合起来,不好高骛远,不妄自菲薄,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作出贡献。青年学生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维护国家安定、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今天,我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在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已经实现。在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弘扬“五四精神”,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坚决和国际反华势力以及分裂分子作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
我国改革开放的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的振兴之路,因此,我们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表示:“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9]在新時代,青年学生要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朝着远大理想迈出坚实的脚步,为崇高的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
(二)激励青年学生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正是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推动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才会有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转折,也正是因为有这种爱国主义精神的支撑,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才能够不断而屹立于世界东方。当代青年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希望,应该树立爱国主义情怀,立下远大的理想抱负,认真学习科学知识,成为国家建设人才,并在实践中付出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五四精神”昭示当代青年学生要树立爱国之情。当代部分青年学生在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认识上缺乏整体性,只在乎个人的一己之私而忘却了自身所需承担的国家与社会责任,这正是由于他们缺乏爱国主义情怀。五四运动中进步青年学生的行动充分体现了他们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与祖国的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自觉担当。今天我们不断强调青年要有家国情怀,实质上就是引导青年要具备与国家同甘共苦的豪迈情怀,具备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因此,弘扬“五四精神”,有助于向青年群体更加生动地展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内在联系,帮助青年树立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统一的家国情怀,将个人奋斗同为国家建设作贡献联系起来。借助“五四精神”以民族复兴为主线的深厚历史底蕴,使青年学生从五四运动的历史中汲取丰富的爱国主义营养,增进青年学生的历史感性认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产生情感共振,提升青年学生的情感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从而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国意识,促使青年学生更加自觉地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传统,主动承担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和责任。
“五四精神”昭示当代青年学生要立报国之志。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始终走在时代前沿,怀着革命理想信念,积极投身到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事业中,无不展现出救亡图存、兴国安邦的崇高志向。百年来,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无数青年也将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复兴作为自身的远大理想追求,正是这种崇高的理想指向,使得青年们能够以国家、社会责任为己任,迸发出充沛的爱国热情,投身于为国奉献的实际行动之中。新时代背景下,广大青年学生要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引领,始终把个人的抱负与国家民族的前途紧密结合起来,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在不断奉献中传承、诠释、实践和发展“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昭示当代青年学生要做建国之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希望广大青年珍惜大好学习时光,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更好为国争光、为民造福。”[10]当代青年要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前途结合起来,肩负历史重任,为祖国的发展、民族的复兴贡献才智和汗水,立志做建设祖国的人才。青年学生必须从“五四精神”中汲取营养,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未来担负历史重任奠定知识基础。创新是民族进步的根本动力,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青年学者要继承五四精神,就要敢于在学习和工作中提出质疑,敢于探索,勇于创新,成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创造性人才。青年学生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道德修养,做一名德才兼备的建国人才。
“五四精神”昭示当代青年学生要有效国之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10]五四运动之所以能够获得历史性的胜利,是因为先进青年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以勇往直前的革命豪情,积极投身于革命的伟大实践,与工农群众一起推动中国革命的前进发展。弘扬“五四精神”,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激发青年爱国情感的同时还能够培育青年的实践品格,把自己浓厚的爱国热情转化成为强烈的爱国责任与实际行动。新时代青年学生应将自身的追求与国家建设目标合二为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牢牢地把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脉搏,勇于承担民族使命,把自己崇高的理想信念落实到艰苦创业的实践中去,脚踏实地,开拓进取,自强不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鼓舞青年学生争做新时代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在五四运动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学生,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由于对自己国家的深厚感情,对自己民族命运的严重关切,青年学生自觉地肩负着民族救亡图存的神圣使命。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要在“五四精神”中汲取营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做新时代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2号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0]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博大精深的道德文化,优秀的道德文化滋养了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10]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道德文化进行与时俱进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求青年学生不断增强自身品德修养,成为一名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当代青年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培养高尚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健全人格,同时还要将内在的德性品质外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做到知行合一,这样才能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智育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少年“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8]。当代青年学生要勤于读书、勤于思考,不仅要学好专业学科知识,还要增强自己的人文素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同时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弘扬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批判思维及创新思维,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创新性人才。在体育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新時代青年学生不仅要德才兼备,还要有强健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与工作的前提保障,如果身体不健康,工作和学习就会受到影响,效率就会大打折扣。青年学生要自觉加强体育锻炼,保持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保证有充沛的精力和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去,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在美育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努力做心灵纯洁、情趣高雅的人。”[8]美育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实现自身美化、塑造健全人格的基本方法。青年时期是塑造人的心灵的重要阶段,青年学生要在这一阶段自觉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积极参加高校举办的艺术活动,如诗歌朗诵、话剧表演、书画比赛等,提高抵制不良文化影响的能力,逐步提高自身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进而培养和发展自身感受美、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需要一大批能够吃苦耐劳、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合格建设者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8]青年学生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养成劳动习惯,锤炼劳动品质,增长劳动知识和技能,自觉参加各种劳动实践,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意识,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成为一名新时代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002).
[2] 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 激励广大青年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N].人民日报,2019-04-21(001).
[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 杨超,余远来,孟财.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2-15(008).
[6]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002).
[8] 张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01).
[9]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002).
[10] 習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002).
Correctly Grasping the Four Dimensions of the "May 4th Spirit" and Its Realistic Value
Xu Maohua Song Yut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Chongqing ,400054)
Abstract: This year marks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outbreak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Today, 100 years ago, young college students took to the streets in order to safeguard national sovereignty and national independence, and set off a patriotic movement against imperialism and feudalism, and It shows strong patriotism, truth-seeking, timeliness and innovation.The "May 4th Spirit" bred by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has great realistic value in the new era. It embodies the common ideals of contemporary young colle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great communist ideal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strive to be a qualified builder and a reliable successor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May 4th Spirit" ;Patriotism; Realistic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