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比较
2019-09-10光俊荣
光俊荣
[摘要]目的:对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锥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6例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将小骨窗开颅治疗应用于对照组临床,观察组采用锥孔引流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无显著差异(>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ADL评分的比较,观察组I-Ⅱ级优于对照组(p<0.05)一结论:给予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锥孔引流术治疗能取得良好效果,尤其是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关键词]锥孔引流术;小骨窗开颅;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手术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5-297-02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死率及致残率,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脑出血后血肿占位效应是引起脑部继发性损害的主要因素。因此,脑出血后对脑部血肿予以及时、有效清除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目前,锥空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是临床上治疗中等量脑出血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本次研究通过纳入76例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锥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将纳入的76例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其中对照组男女人数比例为20:18,年龄最小42岁,最大83歲,平均年龄(58.15±1.35)岁;观察组男女人数比例为19:19,年龄最小41岁,最大81岁,平均年龄(57.25±1.24)岁。经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可知,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较高。
1.2方法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术,具体操作:在全麻下根据颅脑CT定位做长约4~5cm的直切口,形成约3cm大小骨辦,将硬膜进行十字切开,皮层造瘘,在显微镜直视下将血肿清除。手术结束后术腔留置引流管,术后第二天复查头颅CT,根据结果及早拔除引流管。
观察组:给予患者锥孔引流术治疗,具体操作:根据患者颅脑CT定位选取穿刺点,避开重要功能区血管及神经,选择血肿最大层面作为穿刺点,确定穿刺方向及穿刺深度。术区消毒后在局麻下锥孔操作,在血肿腔内置人引流管,轻柔抽吸,证实在血肿腔后将引流管进行固定,接三通及引流器。手术结束后通过引流管向血肿腔注尿激酶促进血肿排出,2次/日,每次注入尿激酶后夹闭2小时开放,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排出血肿;同时还需要对血肿引流情况进行动态CT观察,拔管指征:血肿量《10mL,引流管留置时间为3d左右。
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包括血压控制、脱水降颅压,预防消化道出血、营养神经等。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再出血、颅内感染、呼吸道感染、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症状;对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生活自理能力采用ADL量表分级评价。日常生活能力评估(ADL):I级:日常生活完全恢复;Ⅱ级:可独立完成家庭生活或部分日常生活恢复;Ⅲ级:可拄杖行走,家庭生活需协助;Ⅳ级:保持意识,但卧床不起;V级:植物生存。I-Ⅱ级代表预后良好。
1.4统计学研究采用SPSS20.O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分析采用x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ADL分级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I-Ⅱ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呕吐,三偏征及意识障碍等,出血部位好发于基底节区,对于出血量少时采取内科保守治疗,而对于出血量较大者,应采用手术治疗。对于出血量在30-60mL左右的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及时、合理的手术,能从根本促进患者恢复神经功能,锥孔引流术、小骨窗开颅是临床常使用的手术方案。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减轻因血管收缩因子导致的血液循环障碍,从而保护血肿周围脑组织,为脑组织恢复创造条件,避免或减少继发性病理损伤,而且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弥补了部分大骨辦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不足,创口明显变小,操作精细,术中出血量减少,在某些方面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临床疗效显著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公认,但该方法未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无法避免全身麻醉对患者的伤害,而且对术者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
血肿锥孔引流术在CT片定位的基础上完成,采用局部麻醉,术中将引流管直接穿刺至血肿腔内进行引流.具有创伤小、抽吸引流方便、术后恢复较快等优点,对于深部出血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手术效果。特别是现在3D打印技术的发展,术前应用计算机软件在三维直观图像下进行精确设计,使穿刺的准确性大大提高,选用更合理的穿刺点及穿刺路径,符合现代医学发展方向个体化、精准化的要求。对于功能区20ml的出血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无显著差异(>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ADL评分的比较,观察组I-Ⅱ级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与小骨窗开颅治疗相比,锥孔引流治疗中等量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更佳,体现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