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2019-09-10杜春蕾
杜春蕾
一、“看不见学生”的老师
在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第20个年头,我发现了我的一个致命弱点:我常常看不见我的学生。
是的,就是“看不见”!
这班学生我教了四年多,每天至少要上一节语文课,但是如果你让我说说他们每一个人在课堂上有什么表现,大部分时候,我的脑子里是空的。
我有许多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方法,这些方法十分有效,我从来不担心他们考不好,也从来不担心我的课没有人听,但是,很多时候我“看不见”我的学生……
这个问题的解决,来自韩国漫画家裴真秀的一则漫画,题目叫《讯息》。
漫画讲述了一个聋哑女孩在她的日记本里,以稚拙的绘画和隐晦的文字,向她的老师暗示家里正在发生的一系列令人发指的事:弟弟想要一条小狗,爸爸不同意,弟弟总是闹,爸爸一气之下,把弟弟的衣服脱光,给他拴上铁链,改名为“小荣”,只给他吃狗的饲料;爸爸酗酒,经常打骂“小荣”,“小荣”逃跑未遂,被打到大小便失禁;女孩遭受爸爸的性侵;“小荣”被爸爸打死,女孩提出埋到山里,爸爸选择了放进袋子里扔掉;女孩也被爸爸脱光衣服拴上铁链,变成新的“小荣”;女孩怀孕了,爸爸准备杀掉她……
女孩的日记爸爸会检查,所以她所有的信息都藏在文字和图画里,不能明说,但如果足够细心仍然可以发现很多的线索。
然而作为女孩唯一可以求助的对象——她的语文老师,虽然每天都认真地在女孩的作业本上批字,却对女孩家中发生的一切毫无覺察:老师没有发现“小荣”来了以后,弟弟在女孩的日记本上消失了;老师没有发现“小荣”和弟弟都被女孩涂成了黄颜色;老师没有发现弟弟变成“小荣”之后,女孩穿到学校里来的是弟弟的衣服和鞋子;老师没有发现女孩的“小狗”经常跟女孩说话;老师没有发现“小狗”死了以后新的“小荣”其实是女孩自己……
这样的视而不见,看上去很不可思议。
但是身为从教20年的小学老师,我很清楚地知道:我们太容易患上这种“睁着眼睛却什么也看不见”的毛病了!
我想起某一年的期末,我把一个学生一学期写过的作文收上来完整地看了一遍,发现这个孩子在两篇不同要求的文章里,写了同一件事——“我”语文只考了70多分,妈妈把“我”的电脑锁了。两篇文章分别透露了不同的细节,而我却从未细究,还给了他相当不错的分数。
我想起我曾经看见一个女生穿了超短的热裤来学校,我把她叫过来说:“以后不要穿那么暴露的衣服来学校!”那个女孩低着头,一言不发。我打电话给她的家长,家长说:“她的事情我管不了,她根本不听我的!”我对这样的回答很愤怒!我认为孩子首先是家长的孩子,家长既然放弃自己的责任,我又何必多管闲事!于是我也不再管。
我也曾经看见一个男生穿一套睡衣来学校,我很奇怪地斜了他一眼,说:“你怎么穿睡衣来学校?”周围的人还在笑,他还没有来得及告诉我他的原因,我就已经收拾好东西转身离开了。
现在的我,能用最快的速度去解决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却再也没有办法看见学生真正的模样——那个反复书写“电脑被妈妈锁掉”这件事情的孩子心里受到了怎样的伤害?那个穿着热裤来上学的女生有着怎样的审美?那个穿着睡衣来学校的孩子家里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故?
我怀揣“教书育人”的梦想走进了校园,可是走着走着,我忘掉了“育人”这件最重要的事情,成了一个只会“教书”的匠人。
二、 “把每一个人都写一遍”
六年级上学期,为了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我布置了“每天写一篇日记”的作业。
这道作业完成得很差,我的学生们想出了很多办法凑字给我,只求过关。
为了激励大家,我提出和同学们一起写日记。
“每天一千字,把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写一遍!”——这是我许给学生的承诺。
我的学生们都惊呆了。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天下午放学以后,我把女儿从幼儿园接回来,女儿在屋子里画画,我在书房里写我的一千字;周末我把女儿送去兴趣班,然后再马不停蹄地回来写我的一千字;我找到了一个能在手机和电脑上共享的软件,头天下午在电脑上写好我的文章,第二天利用所有能利用的碎片时间,打开手机APP进行修改;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我也曾经低着头用大拇指在手机上敲我的一千字……
然而时间并不是最大的难题。
随着写作的深入,我的难题由“时间不够”变成了“无话可说”——差不多有一半的学生,我必须借助他们的成绩单、作业本和其他同学的“友情爆料”,才能完成那篇以他们为主角的文章。
“学生提供友情爆料”是我写这一系列文章的重要辅助,这种收集材料的方法从第一次使用开始,就再也没有停止过——透过这些“爆料”,我发现同一个学生,在我的眼里和在其他同学的眼里,可能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
我写坐在后排的一个六年以来一直默默无闻的高个子男生,说“他不是真的弱,他只是在憋大招”。一个前排的小个子很不服气地站起来说:“老师,哪有一个大招憋六年的道理?”
我尖锐地说:“你的意思是说他就是弱?”
那个小个子男生笑嘻嘻地说:“我可没这样说。”
我看热闹不嫌事大:“为什么我觉得你就是这个意思?”
所有同学都笑了,只有那个高个子男生没有笑——他从此发愤起来,连游戏都不玩了,默默地努力了一个月,在随后的期中考试中,这个孩子的语文成绩硬是考了个全班第一。
公布成绩的时候,我特意问那个小个子男生的感受,那孩子大大方方地说:“真是啪啪打脸啊!”
全班同学都笑了,那个高个子男生也低下头无声地笑了。
这个男生后来把这件事写进了自己的日记里,并诚挚地对我表示了感谢,感谢我并没有因为他的不起眼而轻视他。
其实我更应该感谢他,因为他的努力,让我看到了“坚持把每一个同学写一遍”这件事的意义。
三、“每一个人都是不容易的”
这一系列的写作,从六年级上学期的第二个月,一直持续到了六年级下学期的第四个月。其间,我不仅把班上的每一个人都写了一遍,而且写了我在这段写作经历中的一些感受以及我对班级热点事件的看法。
每天最后一节语文课的最后十分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时光。我用疲惫而平缓的语气念我的“千字文”,孩子们回报我以整间教室的鸦雀无声。那个被我写进文章里的孩子一边低垂着头,一边竖着耳朵,其他学生则比任何时候都眼神明亮。在那一刻,那个可能从来也没有跟我交谈过的孩子,可以透过我的文字确认自己的一举一动的确都被老师看在了眼里,而我,亦可以透过他们的眼神,获知他们已经清楚地看见了自己的语文老师。
没有人再抱怨每天一篇日记是沉重的负担,因为老师也没有抱怨过;没有人再凑字给我交差,因为他们突然发现老师是可以沟通的对象,他们也正好有很多话没处说……
有一天,我给他们分享了我写的一篇关于每一个同学的文章,题目就叫《当个小孩不容易》,这篇文章讲我所看到的每一个孩子的难处。
文章念完,教室里依然一片寂静。
过了许久,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谢谢你对我们的理解!其实我一直觉得,你又要上班,又要带娃,还要每天写文章念给我们听……你也挺不容易的!”
我被这个孩子感动得热泪盈眶——那是一种被人看见的感动。
我由此想到:大人们常常说孩子看不到自己的辛苦,以为根源是孩子们没有感恩之心,其实认真追究起来,我们又何尝看见过孩子们的辛苦呢?如果他们的努力一直没有被看见,他们又怎么可能看见别人的不容易?
我庆幸我选择了这样一种方式与我的学生沟通,它让我克服了职业倦怠,看见了我的每一个学生。
写作,是语文教师的另一双眼睛。
(作者单位:江西安远县九龙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