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9-10石书羽

广告大观 2019年5期
关键词:所有制混合职业院校

一.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含义

从微观方面来看,混合所有制通常指企业所有制的形态由不同所有制成分联合形成。从宏观的角度看,混合所有制是指社会属性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所形成的制度。在教育领域,2014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社会力量以资本、知识、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从而掀起了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热潮。

(二)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的意义

1.提升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重要部分,与企业存在天然的联系。一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都离不开与企业的合作,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面临着着产教融合不够深入、合作不够广泛的瓶颈。通过混合所有制办学,可以使企业单位从合作单位转换为办学主体之一,企业可以深入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从而获得人才储备;学校也可以借助企业的参与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习到最新的技术,并实现学生与企业人才需要的对接。

2.促进高职院校“双师型”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指同时具备企业实践经验及专业教学经验的教师,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双师型”教师可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通过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建设,教师可以参与到企业的项目中,来补充自身缺少的實践能力。企业中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也可以深入学校,弥补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不足的问题。

二.我国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1.相关政策不够完善

我国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尚未形成完善的制度,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混合所有制办学属于院校的自发行为。因此不同的职业院校对于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实施程度也大有不同,且其实施的效果主要由院校与企业的关系及合作紧密度决定。此外,不同地区的政策力度差距较大,以东北地区为例,在对于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方面的资金及政策方面的支持要小于对普通高等院校的支持;政府对于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引导不足,出台的具体实施细则也不够完善。

2.管理机制不够成熟

目前,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管理混乱、办学管理与教学管理混淆的问题。部分学校尚未理清党委会与董事会的关系,其他具体事项也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可循,如议事规划、财务管理、分配制度、人事聘任、绩效评价等。此外,教师对于企业管理的理念接受较为困难,学校以校务委员会下属的党委、工会等为主导的管理体系与企业以法人治理的体系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原因分析

1.政府没有发挥主导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都是公办模式,国家财政教育拨款是学校的主要资金来源。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地方性高职院校已经逐渐开始由地方政府负责。因此当地方政府无法为高职院校提供政策支持时,高职院校在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改革中通常只能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导致高职院校缺乏行动指引。

2.缺乏相关政策和制度的把握

政策模糊会直接导致学校方面与企业方面不能明确的划分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投资办学之初,虽然学校和企业会对股权进行划分,但是并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对于办学过程中的责任及权利进行划分。尤其是在专业设置、招生就业等方面,又会存在越权等现象。

三.进一步发展我国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策略建议

1.明确产权治理结构

高职院校在混合所有制办学的过程中应该对技术、管理以及知识等要素进行准确的把握,根据不同的层面规划对政府、社会资源,以及高职学校等不同比例,从而使产权划分更为科学。通过多元化的治理提高政府行政治理能力,为董事会、理事会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持,从而实现资源的良好配置。只有明确产权治理结构,才能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规范各方的职责与义务,提升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效率。

2.政府要加大对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支持

为实现混合所有制办学的进一步发展,政府、高校以及企业都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为高职院校提供支持。政府可以扩大土地方面的投入,高校可以在相关的教育资源上为高职院校提供帮助,企业可以为职业教育提供技术资源以及高技能的技术人员为学生授课。这样就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支持来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高职院校的教育事业中,为社会提供更多专业技术型人才;同时可以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企业也可以获得理想的人才回报,促进就业率的提高,实现多赢。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急需解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只有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相关规定,形成完善、成熟的校企合作体系,才能让我国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迸发新的活力,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曹小其,梁春龙,张海峰.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问题研究[J].职教通讯,2019(13):63-67.

[2]  严剑冰.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办学机制研究与实践[J].河南教育(职成教),2019(10):13-15.

[3]  毛洪霞.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合作企业的选择[J].管理观察,2019(25):119-120.

[4]  许赟.混合所有制模式下高职教育课程体系重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9(08):44-48.

[5]  陈东.对职业院校发展混合所有制办学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9(19):156-157.

[6]  闫娟,王华兵,韦静.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与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3):285-286.

[7]  金焕.高职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路径与方法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11):458.

作者简介:石书羽,1983.6,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启程学院院长、副教授。

(作者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西西安人,本科学历,助理政工师,主要从事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作者单位:陕西煤业化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矿建三公司)

猜你喜欢

所有制混合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混改”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合运算大篷车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肖亚庆:2017年扩大混合所有制改革突破口
混合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