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长生母题分析
2019-09-10袁少皓
【摘要】:中国历史的延续性决定了中国文化是不断传承并交互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文化往往在同时代并存,或通过一件事、一个物得到具体体现,或统一于一部作品中,得到全面展示。《西游记》就是一部蕴含丰富文化、关注人本身以及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精神超越的小说。它不仅通过对孙悟空形象的塑造以及对取经故事的描写展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隐约在作品中表现了浓厚的生命哲学,其中表现最丰富的便是人物的长生追求。本文旨在以文本文中心,多层次地对《西游记》长生母题进行分析,探寻其长生母题的来源。
【关键词】:《西游记》 长生 不死药 长生文化
一、长生母题在文本中的体现
中国古文化可被视为一种图生存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人民对生存问題往往具有本能的敏感性。【1】《西游记》则明显受到了这种文化的影响,在字里行间,通过人物言行、思想活动反映了“求生”这一突出的社会现实,但作品中又不只写“生”,他还从不同侧面表现对“死”的焦虑,体现了作者对生存问题的反思,很好地诠释了中国的长生文化。
(一)原始的长生意识
生命永恒,即“长生不死”,亦即长生意识,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信仰。“长生不死”也是《西游记》中生死智慧的核心内容,是各路妖魔乃至神仙佛祖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作者在文本中构建了一个不老之地,传授不老之法的世界,并以此为中心展开了各路人物对“长生不死”的不懈追求【2】。
孙悟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天生地养石孕的他似乎比普通人具有更强烈的求生意识,他传奇的一生也是从追求得道长生开始的。访仙问道的过程并不容易,历经十年艰辛才终于访得真仙——菩提老祖,可见悟空对长生的渴盼之急切,以及追求长生意志之坚定。之后,悟空还经历了大闹幽冥界,生死簿除名,偷蟠桃,盗金丹,窃人参果等众多事件,无不展现了他对长生的执着追求,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得道长生的殷切渴望。
(二)长生的途径——不死药
由于人先天资质与后天能力的差异,除了刻苦修炼长生之法外,文本中还指明了另一条获得长生不死的道路——不死药。如太上老君的金丹、王母的蟠桃、镇元子的人参果、唐僧肉等都是延年益寿,助人长生的奇珍异宝,而这些宝物大多都是以孙悟空为线索引出来的。
此外,文中还简单介绍了其他的不死药,如比丘国国丈收集的小儿心,南极仙翁进献的紫芝仙草、碧藕金丹以及赤脚大仙的香茶火枣。这些药不仅有灵丹异果,也有动物身体,都是中国人民探索长生的产物,寄寓了中国人民对长生不死的渴望,体现了其对长生不死的不懈追求。
(三)哲学上的生存反思与起死回生
《西游记》文本中对此也做过探索,即表现为对“起死回生”的描写,这正是作者通过某种途径对现实中的残缺的弥补。第十回写唐太宗魂游地府,因受到魏征和崔珏的帮助,见阎王,改生死簿,最终地府还魂;三十九回中写乌鸡国国王因受妖怪迫害,命丧御花园,被唐僧师徒救起之后,凭一粒金丹而起死回生;第九十七回中写寇员外因被谋害致死,魂归地府,悟空与地藏菩萨求情,延得阳寿一纪,复返阳间。此外在第二十六回里,还写到了观世音甘泉活树的情节,这些都是作者对“起死回生”方法的探索,是作者在道家复归哲学基础之上对生死智慧的反思,也是中国古人死亡意识觉醒的体现,反映了生死现象背后的哲学内蕴。【1】
二、长生母题的渊源
(一)《西游记》长生意识的来源与发展
通过阅读文本不难发现,《西游记》字里行间只描述了追求长生的社会现像,并未深入分析原因以及这种现象的来源与本质。从故事题材的来源来说,《西游记》是由玄奘取经的故事在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主导下,接受了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说经话本和“灵怪”“妖术”“神仙”等小说话本的影响,吸取了道教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后发展而来的,【3】这些题材中蕴含了大量的生死智慧,由此便可以看出《西游记》对长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理清其长生意识的来源。
(二)道教与不死药
不死药作为追求长生最直接而且最有效的途径,是长生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样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而在人对生死问题探索的初期,这种不死药往往具有偶然性的特点,即人类并不知道如何才能获得。如《山海经》中记录的“不死之药”、秦始皇寻求的不死药、《十洲记》中起死回生的不死草、以及《淮南子》中后羿向西王母求得的不死之药等都带有获得的偶然性和不可复得性。【4】《西游记》中出现的蟠桃、人参果、唐僧肉、小儿心、紫芝仙草、碧藕金丹、香茶火枣等也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它们都是自然生成,并且难以获得,作为纯粹意义上的不死之药,它体现了人在追求长生过程中的被动地位。
(三)对生存意义的探索
《西游记》对生死智慧的叙述,除了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以外,还开辟了第二个维度的思考,即对人的存在问题的思索。对永恒生命的追求是普遍的社会意识,但人为什么要活着,怎样活着却是更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也是作者在文本中提出来的最主要的问题。孙悟空形象是凡人修仙长生观念的产物与心灵的寄托,同样也承载了作者在儒、释、道三家合流的传统文化中,对生存问题探索的意义。在老子看来,婴儿是人生最完美的境界,人生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维持好这一尺度,不管什么理由,只要偏离了这一形态,也就是天命的夭折。【1】而悟空被从五行山下放出来之后,便逐渐肩负了保护师傅西行取经的使命,直到最终修成正果,这其中展现了他由放心到修心转变的全过程,又着重体现了儒家哲学的成人之道。“不成人之道”与“成人之道”二者之间则体现了实现个性解放与实现社会价值两种价值取向之间的区别与抉择,是作者对生存意义的探索,是作品中表现的最深层的哲学思考。
【参考文献】:
【1】张兴龙.《西游记》诗性文化叙事[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131,132,148.
【2】黄宇玲.《西游记》长生术解读[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第1期).
【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29.
【4】夏丹.道教与明代神魔小说[D].辽宁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袁少皓(1994-),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河南周口,学历: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单位:云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