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文化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性研究

2019-09-10陈学雯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

陈学雯

【摘要】:民俗文化中蕴含着很多既接地气又通俗易懂的教育资源,这对于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有相当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将民俗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载体,不仅美化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同时,也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人们的行为,缩小城乡差距,打好文化脱贫攻坚战。鉴于此,应拉好民俗文化这双美丽又充满正能量的手,去创造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篇章。

【关键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民俗文化 直接功能 间接功能

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人口流动性强,受众思想观念较为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加大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但是,农村地区现存的民俗文化中又蕴含着向上向善的思想道德理念。因此我们可以寻找二者契合点,将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融入思向政治教育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还要充分发挥民俗文化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直接功能和间接功能,以此推动农村经济政治互动发展,在提升农民的思想素质的同时,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一、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脱节。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进入落地实施期,既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于重中之重,又要贯彻落实五位一体发展理念。因此,多数地区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只追求生产力发展,却没有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放在突出位置。正是由于二者不能协调发展,影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的实现进程。

(二)良莠不齐的社会思潮动摇了农民的思想基础。受长期社会环境及生活习惯的影响,农民思想观念保守,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学习热情不足,无法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其次,互联网的全覆盖,农村人口外流,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入侵,致使农民无法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辨别是非。这使得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加大。

(三)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专业性有所欠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大多是基层干部,其次有少量民间组织人员。但由于主体划分界限不明,教育者专业技能不够,导致教育者多是利用缺乏科学性的经验主义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开展遇到瓶颈。

(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我国正处于“打好脱贫攻坚战,切实打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的重要阶段”。目前城乡居民在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层面上还有差距,农民在口袋越来越饱满的时候出现了精神空虚的现象,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没能及时向村民注入其所需的精神食粮,滞后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二、民俗文化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分析

(一)民俗文化有助于农村政治经济实现良性循环。农村重经济轻政治人文的现象仍然存在,这要求我们寻找一切可开发利用的资源来化解这一现象。首先,民俗文化本身具备政治性和娱乐性。这正可以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让人民在寓教于乐中,传承文化经典,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此外,民俗文化又潜藏着经济性,可以利用民俗节日开展旅游业,建设民俗博物馆和民俗街,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避免产生物质精神相脱节的现象。最后,民俗文化带动农村经济政治良性互动,政府和基层干部把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建设起来,为村民发放精神福利。村民在改善政治冷漠情绪的同时,又能感受到文化带来了切实利益,实现上下共赢。

(二)民俗文化可以通俗地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丰富其方法。民俗本身来源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制度和习惯都被潜移默化地传承下来。因此,民俗文化既有历史性又在时代变迁中具备了现代性。比如:彝族民俗的祖先崇拜活动,激励后人要尊重祖先,崇敬英雄。这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观,人生观教育内容。其次,将民俗节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更加直接地增强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和接受度。最后,民俗文化也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将民俗文化作为隐形教育载体,既可以有效宣传民俗文化,又可以让人民在体验文化魅力的同时,将理想信念内化为个人观念,村民从被动灌输到自我教育,从根本上提高个人素质。

(三)民俗文化有助于创作者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领头人作用。民俗文化的区域性较为集中,因此民俗文化易化身为文化基因,生长到当地人民的骨子里。因此民俗文化继承者,创作者,传播者要抓住这一优势,挖掘本族文化精髓,展现文化经久不衰的魅力。首先,良莠不齐的社会思潮很容易动摇农民的思想基礎,这要求创作者要将新理论知识及时变换为当地人民可接受的形式,提高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其次,创作者要不断强化自身辨风正俗的能力,探索民俗文化中一切教育资源,并利用网络平台最大程度发挥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提高思政工作的时效性。

(四)民俗文化在跨区域资源共享过程中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合理化。村民本身科学素养和学习热情仅限于接受身边的文化,这一阻碍无法从根本上打通文化脉搏,实现优秀文化大融合大发展。因此,民俗文化在跨区域资源共享过程中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合理化。

(五)民俗文化为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指引了方向。民俗文化可以说是区域性的约束文化,引导并规范当地人的言谈举止,因此,民俗文化不自觉地发挥了法律规范效应。首先,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拜访民俗文化的继承人,深度挖掘民俗文化中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契合点。同时,在工作中“手、口、脑”并用,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与实际相结合,在提高自身专业性的同时,承担文化的传播者和教育者的责任。其次,各农村部门要协调发展,要将不同民俗文化中蕴含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小梦想汇集成实现中国梦的大动力,让民俗文化展现更加自信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安静.彝族民俗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价值及作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3):23-26.

【2】孙朝晖.论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5):19-20+26.

【3】安静.民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J].理论与当代,2017(11):47-48.

【4】王东维,李秀秀.精准扶贫视阈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临沂大学学报,2018,40(04):84-92.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略论贵州茂兰自然保户区民俗文化的保护
城市化进程中的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对策分析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互联网+”促进民俗文化活态化
民风民俗
关于发展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的思考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