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美术教学为载体 有效渗透美育教育

2019-09-10刘丹

学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美育教育美术教育途径

刘丹

摘要:以美术课作为载体,开展对于小学生的美育教育,使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健康发展,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从美育教育开始实施以来的教育成果来看,它确实在诸多方面为推动小学生的发展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并且已经成为小学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的关键手段。本文主要探讨如何以美术教育为媒介,探讨美育教育的实施。

关键词:美术教育;美育教育;作用;途径

小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就是要渗透这种美的教育,从小培养学生感悟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术教学要对学生进行美育,要贯穿在整个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在教学的各个方面。美术教育旨在提高小学生的绘画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通过教学实践可知,美术教学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品德的塑造,比说教的效果要好。美术教学能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美术绘画的过程就是“练人意志”的过程。那么,怎样上好小学美术课呢?美术课教学应如何贯彻美育呢?

一、美育渗透是美术学科的要求

美育渗透在整体教育工作的始终,《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育是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因为要提高审美能力,就需要学习文化、增进科学知识。科学文化的修养越高,审美能力也会提高;反过来,提高审美情趣表现为对艺术教育的挚爱,对绘画孜孜不倦的迫求。美术欣赏教学能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鉴赏能力,陶冶学生思想。绘画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在观察和比较中,逐步学会比较,能概括讲出绘画中的优缺点,长期坚持产生创造能力。美术教学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耐心、细致等习惯。这些都与智力的发展密切相关,且良好的审美活动可以使学生积极向上,情绪饱满,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对智力的发展大有益处。

二、美术教育对美育渗透的作用

小学美术课是培养儿童热爱美、追述美的重要基础,在课堂中激发孩子的兴趣,充分满足其探索美,表现美的愿望,发挥其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落实素质教育的美育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美好品格:美术教师以教学中的作品收集整理载体,引导小学生从“美”的角度去感受作品的外在形式之美以及思想内蕴之美,而且,还在小学生感受的过程中,积极地帮助他们自由地调动内心的情绪、情感、思想、意念等进行自主观察与感悟,进而为小学生培养美好的品格提供了有效措施。以《小鸟的哺食》这一作品的教育为例,美术教师通过营造母子之间美好的情感以及渲染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使小学生内心中关于母亲的美好情感油然而生。

2.提升小学生的鉴赏能力:小学美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引导小学生从审美的角度观赏作品的同时,也是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育。美术教师通过帮助小学生从真、善、美等艺术及思想的正确角度去自主、自由地观赏作品,可以充分地为小学生构筑起审美鉴赏的能力以及创见性的思维。以《水墨画》的教育为例,美术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从水墨画的笔法、线条、着墨、渲染等各种角度,去自主地感受作品的艺术美,进而构筑起他们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以及独特的鉴赏视角。

3.增加小学生的美术知识:小学美术教师有意识地将美育教育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开展以“美”为主要理念的教学工作,不仅使得美术教育真正成为培养小学生美好品格以及提升其鉴赏能力的有效策略,还能够通过基础的美术理论教育,帮助小学生获得相关的美育知识。比如,小学美术美育教育的开展,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有效地掌握不同的配色方法以及油画棒、蜡笔等上色工具的应用,还可以引导他们认识水墨画、水粉画等不同画作风格的线条以及色彩美等,使小学生达到对基础美术知识的深度积累。

三、美术教育渗透美育教育的途径

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想象。对小学生来说,培养想象力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想象从本质上讲,就是把感知到的形式与大脑中存储的印象或教师给的现成图式加以改造、组合、发展、重新铸成意象的过程。怎样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创造想象力呢?做法如下:

1.创设情景:艺术是培养想象力的重要手段,艺术是表现不仅局限于对客观事物的描述,而且还深入到人的思想领域,把形象和感情化为一体。儿童的创作也是一个一体化的过程,这样,在上美术课时或讲一个故事,或将实物的表象、性质、作用陈述给学生,让学生在听讲过程中把抽象的听觉形象融入可视的绘画形象,从而将个人情感融入绘画情感。

2.发挥想象: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历史上有不少名画家都出生于风景优美的地方。但我们的孩子对周围的环境视而不见。因此,就有必要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感受能力,所以我们就找出他们的兴奋点,并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想象、再画下来,这样不断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就是审美过程中的“再创造”阶段,这样就完成了源于自然、表现自然的创作过程。

3.教师示范:美术课主要以学生绘画为主,都是让学生在绘画中认识与掌握绘画基本技能,将自己感受到美的艺术呈现出来,逐渐提高其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教师的范画和多媒体演示,都可使学生清楚地看清绘画步骤,理解瞬间或一般人所不能发现和感受到的微妙之美。如在创作画中,引导学生去挖掘生活中的闪光点,发现绘画技法的新领域……从而丰富学生美的知识,提高其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4.专业践行:首先在构图、色彩、形象等造型艺术的形式中巧妙地渗入思想教育。如在《多姿的花草》一课,在让学生画花草的同时渗入环保知识,增强其环保意识,提高其爱国思想。其次,让学生满怀激情地按自己的理想去画、去作。因学生的智力、兴趣差别很大,教师必须明确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教“枝术”,而是通过美术课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自由性、个性,让其随意去表现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心灵美等内容。再次,教师生动、精炼、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是进行美育的必要手段。一般来講,不同的教材,教师都能选用不同的文学性语言来引导、渲染。如在讲解当中引用古诗词、诗歌、华丽词藻、美妙歌词等诱导学生。

5.课外耐力渗透:结合课堂教学,在课余时间建立各种兴趣小组。如开展美术绘画小组:书画小组、篆刻小组、集邮小组等方面的活动。对小学学生上好美术课除了眼、手、脑并用外,还必须持之以恒,培养耐心。想达到美术质量的飞跃,需要量的积累。在练习绘画中,有的学生看看自己画的与教师画的相差太远,就不想练了;有的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高兴了就练几笔,往往不见效果。对于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失时机地给予关心鼓励。注意对学生进行意志训练,督促他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刻苦练习扎实的美术基本功。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要以审美为主线,在教学中注重小学生美术创造能力的挖掘与培养,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学会感知美、发现美、欣赏美,最终学会创造美,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民族美术意识,使之跟上素质教育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王玉.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年24期

[2]冯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J].《情感读本》2018年32期

猜你喜欢

美育教育美术教育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潜化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探讨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开展创意、释放能量、汇聚智慧
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