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参与我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建设 走出一体化、企业化、市场化的新路子
2019-09-10王双林史军欧阳克坚张国伟
王双林 史军 欧阳克坚 张国伟
2016年5月,按照国务院关于整合建立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的决策部署,重庆市人民政府整合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机电设备招标投标等市级公共资源交易业务板块,成立了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原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集团(下称“重庆联交所”)的组织架构基础上,加挂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承担新设的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全部职能职责。在此后半年内,相继在交易中心内部进行了职能配置、岗位设置和编制调整,一年内建立起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系统、交易系统和监督系统,两年多时间建立起集约型、标准化、智能性、全覆盖的交易服务场所。三年来,基本上形成了集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等业务的服务体系。2016年至2018年,该交易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要素市场化配置,累计成交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63441宗,交易总额8016亿元。从而走出了产权交易所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组织架构一体化、治理结构企业化、业务运营市场化的新路子。
1 平台整合建立工作的显著特点
全国范围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整合建立启动之前,重庆联交所即为市属国有重点企业,是该市以国有产权交易为基础,集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权益资产交易为一体的产权交易资本市场基础设施平台,拥有中央企业国有产权交易试点机构、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中央金融企业产权交易机构、中央国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平台、国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机构、全国区域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试点机构和全国司法拍卖网络平台等7个全国性交易资质,是首批通过国务院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备案的产权交易机构。是中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协会的副会长单位,是协会业务标准委员会主任单位,也是首批全国产权交易行业3A级信用企业。以重庆联交所为基础,整合建立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此项工作具有以下特点。
1.1 组织架构一体化
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整合建立,严格按照《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国办发〔2015〕63号)“整合分散设立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交易平台,在统一的平台体系上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依法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高效规范运行”的要求,对原重庆市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交易中心、重庆市土地和矿业权交易中心、重庆市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中心、重庆市政府采购交易中心、重庆市机电设备招投标交易中心等5个分散设立的平台进行了整合,将交易服务职能全部纳入重庆联交所,加挂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牌子,此外没有增设新机构。
1.2 治理结构企业化
以重庆联交所为基础,整合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后,按照公司制企业的治理结构,设定了价值目标、干部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职能职责和任务。一是更高效的企业决策机制。减少了机构设立审批、人员编制核定、财政预算审批等环节,平台建设效率大提速。二是更有活力的企业激励机制。实行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高能低”的用工分配机制和绩效考核管理,“市场主体是衣食父母”成为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奉行的服务理念,从根本上扭转了过去投诉举报频发的状况。
1.3 业务运营市场化
各个板块的业务都以国有产权交易为参照,通过规则优化、流程再造、机制创新,激发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工作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例如,开展项目尽职调查,为委托方提供交易策划,协助制订交易方案;除通过法定渠道公开信息外,还通过微信、微博、APP、召开项目推介会等形式广泛拓展业务;建立了市场主体信息库、投资人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施精准推介;完善了服务链条,提供权证代办等配套服务,大大方便了办事主体。
2 交易平台运营管理的扎实成效
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成立以来,在建设、运营、管理上取得了以下成效。
2.1 平台从相加走向相融
整合前,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机电设备招标投标等5个市级公共资源交易机构分属于不同部门、分布在5个地方,服务标准、服务流程也有差异,不利于市场主体办事和社会监督管理。整合后,重庆联交所在统一服务规范、服务流程、服务场地等方面着力,推动各类交易从“物理相加”走向“化學相融”。一个服务场地。自筹资金5亿元,用9个月建成集中统一的智能化、标准化交易服务场地,于2019年1月全面投入使用,市场主体办事更省心省力,监督管理更方便有效。置换的新场地建筑面积30000㎡,比之前五处分散场地节约近10000㎡,但交易服务有效使用面积大幅增加,使用效率提高1倍,平台服务承载能力也大幅提升,可同时容纳70余个项目同时进场开评标,每天可服务100个以上项目进场交易、可接待市场主体数千人次。一套服务规范。对整合前原有的管理制度、交易服务流程、交易文书、办事指南、服务目录清单进行分类清理,解决内容缺失、重复矛盾、程序繁琐等问题,新制定了平台服务规范、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综合性服务标准,形成了235项服务规范体系,全部在“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重庆市)”公示,真正实现“一个市场、一套体系、一个标准”,让市场主体看得懂、社会能监督。一套收费标准。坚持“公共服务、保本微利”的定价原则,连续两年下调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收费,整体降幅达75%,市场主体改革获得感明显增强;建立全市统一的市场主体信息库,统一CA数字证书技术标准,规范CA机构服务行为,实现跨区域、跨市场、跨行业互认,降低市场主体CA办理成本90%;取消软件服务商对市场主体的使用收费,成本全部由平台承担,每年再为市场主体减负3000多万元。严格落实信息公开和明码标价原则,在官网和交易场所公开平台和CA服务商的收费清单、标准和依据。
2.2 市场从封闭走向开放
整合前,原有的产权交易机构大多是隶属于政府职能部门的事业单位,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主要依赖于行政方式,停留于走流程,市场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整合后,重庆联交所推动市场化配置方式向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延伸,激发了市场活力,提升了经济社会效益。一是市场资源有效聚集。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系统,汇集交易信息、市场主体信息、专家信息、信用信息和监管信息,网站访问量日均超过10万人次,较整合之初提升近6倍;二是市场作用有效发挥。在产权交易领域开展投行化服务,国有资产项目竞价增值平均达到21.3%,国有资产招租项目平均溢价率达到45.7%。如中新大东方人寿保险股权转让项目,通过专业的市场化营销和网络竞价,促进项目以39.39亿元成交,比挂牌价16.03亿元增值23.36亿元,比股权对应净资产2.99亿元增值36.39亿元,溢价13.2倍,实现了国有资本高溢价回收退出。市场化交易方式还延伸到区县,大量地方资产、特许经营权得到盘活,提升了地方财政收益。如云阳县城区预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经营权以496%高溢价率成交,打破了云阳县仅有4家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垄断价格的局面。在土地出让领域,开展土块踏勘、定期回访等服务,连续两年举办春季土地推介会,到沿海城市参展布展,吸引30多家外地大型房企首次入渝投资,支持了城市高质量发展;三是市场开放度、影响力有效提升。顺利承接了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电子招投标试点任务,在全国率先实现世行项目电子化交易。联合湖北恩施开展异地评标,提升了招投标质量,携手市交通局、成都铁路工程建设监管局推动西南片区铁路建设工程招投标来渝交易,结束重庆市无铁路项目交易的历史。作为西部地区唯一参与全国碳市场联合建设的机构,开发运营中西部唯一一家加工贸易废料交易平台,推动环境成本合理负担机制和污染减排激励约束机制落地,增加生态补偿收入。与30多家央企集团公司开展资产交易合作,吸引了成都军区资产处置项目、长江上游航道资产项目入场。
2.3 交易从线下走向线上
按照“建立全市统一、终端覆盖区县的电子交易公共服务系统和分类统一的电子交易操作系统、电子交易监督系统”的改革要求,重庆联交所(中心)累计投入7000多万元建成覆盖全市的公共资源公共服务、交易、监督平台,形成“云+网+端”的运行模式,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从依托有形市场向以电子化市场为主转变。目前国有资产、矿业权、碳排放权、排污权已全面实现网上交易,全流程电子招投标交易及监督系统在30个区县完成部署。全部投用后,预计招投标成本下降60%,每年将为市场主体节省交通成本、印刷成本、人工成本等3亿元。同时,通过搭建全市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交易数据、交易信息实现“一网汇聚”“一网公示”,并与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全国招标投标综合平台、重庆政务网、信用重庆等对接,实现数据、信息互联互通。
2.4 管控从人工走向智能
搭建平台智能管理系统,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物联网、人脸识别等先进技术,整合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入侵警报系统、电话及融合通信系统、电视系统、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公共广播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一卡通系统、会议系统、无线对讲系统、手机信号屏蔽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建筑能效管理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排队叫号系统、专家身份验证门禁系统、RFID定位系统、交易信息发布系统、变声询标系统、场地管理集中控制系统、远程评标监控系统、桌面云系统、移动APP系统和微信公众号等近30个智能化子系统和近700个高清摄像头、300个拾音器、200个定位装置信息,将原来的分散运维和管理提升到一体化、智能化管控的新高度,实现交易管理与服务的智能管理、智能控制、智能调度、智能引导、智能操作,让交易服务更规范、更透明,让监督管理更方便、更有效。
2.5 服务从粗放走向集约
交易服务场地集中后,整合效果进一步显现,实现了平台营运、管理、服务的集约化。一站式服务场地,办事更便捷。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机电设备招标投标、环境资源交易等各板块服务集中入场,服务窗口全部前移,实现了“一门受理”“一窗通办”。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交易咨询、入场登记、合同备案、保证金退还等环节集成在一个窗口办理,精简了办事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设置多个自助服务区,90%的窗口服务事项均可在线自助办理,极大地方便了市场主体。此外,还提供复印打印、共享充电、订餐、直饮水、无线上网等人性化服务,全面提升市场主体的体验感。一套智能系统,监督更有效。打造新场地智能综合管控平台,整合近30个子系统,将原来的分散运维和管理提升到一体化管控的新高度,为集中监管创造有利条件。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100多个定位装置对不同主体进行分类授权、分类管控以及定位追踪,实时捕捉并显示市场主体、评标专家行动路线;安装近700个高清摄像头、300个高清拾音器,实现功能区域全覆盖、无死角,音视频数据同步集成于智能管控平台。一个服务标准,交易更规范。推动线上电子交易系统与线下智能化管理平台对接联通,同类业务板块流程得到高度整合。新场地投用后,立即对原不同交易场地形成的管理规范、服务标准进行整合优化,真正实现“一个市场、一套体系、一个标准”,让市场主体看得懂、社会能监督。
3 走出“三化”路子的基本经验
公共资源交易业务链条长,参与主体多,执业风险高,社会广泛关注。重庆联交所(中心)对此认识清醒,行事谨慎,存有戒心,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紧密结合,围绕打造阳光、规范、公正、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扎扎实实、有板有眼地开展工作,初步探索出以下几点经验。
3.1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平台建设
重庆联交所(中心)在党委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不断强化思想武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和参加2018年全国两会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宪法法律法规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中央、中纪委,市委、市纪委、市国资委党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公共資源交易平台整合改革要求结合起来,与平台建设发展结合起来,在平台建设、运营、管理中,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为平台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成立以来,员工队伍中没有发生违法违纪案件。
3.2 厚植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市场化理念
重庆联交所(中心)紧紧围绕“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改革目标,在平台建设、运营、管理中,厚植并不断强化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理念,促进市场功能作用的发挥。一是增添市场化服务措施。将产权交易资本市场多年积累形成的市场化服务理念和方法逐步植入其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例如,在土地使用权出让交易中,实地踏勘每个出让地块的地形地貌、区域规划、周边配套、附近房地产价格等信息,编制推介手册,供投资人参考,举办土地推介会、土地沙龙等活动,推动土地招商;二是建立开放的市场服务体系。始终将公信力建设摆在首位,在坚持规范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在服务好公共资源交易的同时,向社会资源要素交易开放,提升市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2018年,重庆联交所(中心)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外的项目成交数量占比达到57%;三是实行市场化考核激励约束机制。针对每类业务的创新程度、难易程度、工作强度等特点,结合交易效果与质量,分别制定绩效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营造优质优评、多劳多得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干事热情。
3.3 完善国有公司制企业的治理结构
重庆联交所(中心)认真落实《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并做到了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明确并确保了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按照相关要求,建立起了现代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建立起了党委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治理结构,全面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确保交易服务规范创新发展。领导班子由市委市政府统一管理考核,肩负“一岗双责”责任,按照薪酬统一管理和信息公开公示制度执行,接受审计、巡视、监察和人民群众监督,接受政府部门的综合监管、行业监管,接受纪检监察和金融管理部门的日常监督,接受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广泛监督。
3.4 建立严格的自律制度
重庆联交所(中心)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实际出发,建立起“机制+制度+科技”相结合的风险防控体系,确保所有项目在进场后的交易环节不出问题。一是强化廉政监督机制。专设了纪检监察室,配备了专职人员,专门调选2名长期在纪检战线工作的同志任主任和副主任。同时,建立起“受理、审核、办理”相对独立、互为支撑又相互制衡的业务运行机制和审计、监事、法务、财务、纪检五位一体的风险防范机制,将合法合规性审查与监督贯穿于平台交易各环节;二是完善廉政内控制度体系。建立起员工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员工行为规范、保密制度、经营投资管理责任追究办法、问责处理与经济处罚规定、信访举报案件管理办法等廉政控制制度,强化服务规范和廉政风险管理;紧扣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开展全面廉政风险排查,编制《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列出廉政风险点444个,并逐一制定防控措施;三是强化涉密信息的技术管理。针对招标文件下载信息、质疑人信息、投标信息、保证金交纳信息、评标专家信息等处于保密期的信息,依托云平台建立四重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配置堡垒机控制主机访问权限,业务电脑实行云桌面统一控制,堡垒机、系统日志自动记录所有登录的访问信息、操作过程,并全程留痕,可溯可查,形成管理闭环,既防止外部的网络入侵、黑客攻击,又防止内外勾结、信息泄密。
3.5 加强交易业务的科学管理
采用多重防范措施,维护市场秩序,防范不良行为。一是严格落实“背靠背”投标制度,取消传统的投标报名环节,让市场主体自主下载招标文件,防止潜在投标人信息提前泄密。实行投标保证金集中管理,建立完善保证金管理制度,加强托管银行的管理考核,建立保证金系统全程访问日志库和定期巡检、日志比对等风险排查机制,防止信息泄露;二是合理布局功能分区。将服务大厅、开标区等开放区设在裙楼,利于人员疏散;将评标室、专家抽取室等封闭区设在塔楼,加强信息保密;三是严格人员动线管理。通过单设进出通道、专用电梯和门禁系统,授予不同通行权限,物理隔离评标专家和代理人员;四是加强专家信息保密管理。专家抽取和名单打印设在封闭区域,通过加密专用终端抽取评标专家,专家名单提前十分钟密封打印,并直接进入评标区,整个过程全程监督监控;五是实行全方位无死角智能监控。场内安装了近700个高清摄像头、300个高清拾音器和近200个定位装置,对每个专家、招标人或代理人员实施全程精确定位追踪和音视频监控。同时,建立场地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防止无关人员或不良人员潜入交易场所;六是把大数据分析技术引进平台运营管理工作。建立了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分析应用系统,对投标文件的特征码、标书雷同性、报价离散度、市场主体关联关系、異常中标率等进行分析、预警,为交易监督提供支撑。在中国产权协会组织的行业信用评价中,重庆联交所(中心)场所基础设施建设得分较高,综合评价结果为3A级。
(本文第一作者为中国产权协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