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学校做好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2019-09-10刘玲
刘玲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和社会的进步,中职学生的道德修养教育受到广泛关注。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教师的悉心管理感悟提升人文素养的现实意义,形成自己对个人发展和成长的独特思考是未来教育的重点之一。因此,加强系统管理、应用角色体验、开展实践活动等途径有助于培育学生的优秀美德,进而彰显中职德育课堂的时代性。
关键词:中职;德育工作;教学途径
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学生无法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自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在教师的示范与约束、教师的语言教育、实践活动体验中逐步发展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往中职德育课堂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情感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育管理过程中一一进行解决。基于此,中职教师应当完善自身教育方式,以做好德育工作、实现学生道德品质的向上发展为目标,因材施教,更新教学观念,变革德育教育方式,践行党和国家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以求有效提升中职德育课的教学质量,在多样化教学形式的辅助下激发学生道德情感,致力于收获良好的德育教育成效。
一、加強系统管理,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完善的教学系统和富有实效性的教学成果,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若想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成效,加强系统管理,教师需要通过自主学习和经验总结形成一套系统的管理模式。首先,教师应当积极阅读相关的德育管理书籍,利用网络寻找优秀教师的德育课程资源并及时进行观看;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深厚自身知识储备,在观看他人教学视频的过程中汲取先进的教学经验,并依据本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思想品德现状进行教学方式的灵活应用。其次,中职教师可以年级为单位定期组织德育教育方法讨论会,在会上每位教师轮流发表演讲,将自身在教育学生,提升其道德水平的相关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和表达,通过这种形式促进中职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进而在学习和沟通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促进德育教学模式的进步和发展。
二、应用角色体验,完善学生职业道德
所谓角色体验法,便是教师组织学生在德育课上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展开学习,如此,有助于学生深入教学情境之中,真切地将自身置于角色之中,感受所扮演角色的工作心态和职业道德品行,进而能够对此情此景下的心理感受有一个更为深刻的体验。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下,“职业生涯规划”成为中职院校的一门必修课程,教师便可以以此为契机,将德育教育与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有机结合。中职学生终有一天是要走出校园,进入社会,选取一种适合自己并在自身能力范围之内的工作进行尝试。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全面真实地了解不同职业所要承担的工作任务、责任和需要具备的良好职业道德,中职教师在课堂上展开职业规划讲解的时候,可引入体验式教学方法,通过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加深其心理感受和学习体验。
例如,中职教师可将全班同学分为两大组,一组学生扮演求职者,另一组学生扮演招聘方,通过对实际工作面试场景地的模拟,以及设置相应的工作中会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考验学生从事该项工作过程中的反应能力以及表现能力,以及学生在面对困难时所彰显出的责任心和自身道德修养。在活动结束后,可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将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足之处提出。如此一来,则可使中职学生对自身的职业道路和不同工作所需具备的职业道德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帮助学生对不同角色的心理有更为完整的体验,促使学生重视学校内的德育教育,不断激发自身潜能,提升自身道德素养和表达能力。
三、开展实践活动,给予学生精神熏陶
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既为中职德育教育管理注入了现实性元素,也能够提升学生参与德育知识学习和相关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在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中职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地运用现代技术以及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拓展中职德育教学的外延,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德育知识的鲜活性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意义,给予学生精神上的熏陶,增强其对社会的认知。与此同时,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中职教师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试错机会,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确定或是纠正自己的错误认知,完善自身品行,并将其延展到未来的社会生活中,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地获得成长。这也是开展丰富实践活动的真正内涵。
总而言之,中职教师应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前提下,不断提升自身管理和教学水平,采取创新性形式完善学生的学习和情感体验,并为其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进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他们道德体系、自我认知的形成,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盛光.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J].长江丛刊,2018(05):281.
[2]谢菊清.浅谈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8(0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