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战略下校园排球比赛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2019-09-10杨炳园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大学生

杨炳园

摘 要:排球运动属于技能类隔网对抗性运动项目,同时也是一项集体类运动项目,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排球运动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从20世纪80年代的女排五连冠,全国掀起排球热潮,再到里约奥运会女排夺冠,“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彰显得淋漓尽致,夺冠之夜,无数排球人和排球爱好者为之动容。[1]大学生在身心各方面都处在一个不稳定时期,积极向上的排球文化和排球运动对他们的身心等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校园排球;大学生;健康中国战略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5-148-02

1健康中国战略及其历史意义

健康中国,是指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内容。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改革开放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工作的压力、人口老龄化以及环境的破坏等。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思想是当前形势的要求,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

2身心健康是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生产主力军,一个合格的大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也就是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每一个大学生毕业后都将进入工作中或者进行更高层次的深造,健康的身体是胜任工作的基本硬件保障,健康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必要的软件保障。

3大学生身心特点

3.1大学生的身体特点

素质教育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是对学生的未来负责,也是对祖国的发展负责。但是,在当今应试教育背景下,一些中学存在重知识,重智力,而忽视体育锻炼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导致很多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没有为身体健康打下一个好的基础,没有学会一项热爱的运动,更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进入大学阶段,学生由于没有高考的压力,也缺乏督促锻炼的机制,加上一些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生活无节奏,饮食无节制,缺乏体育锻炼等,或者部分女生盲目减肥而节食,都导致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从近些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就可以发现学生的身体素质近些年一直走低。

3.2大學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心理的发展趋于完善,自我意识也愈加强烈。大学的锻炼和磨砺是大学生重新审视和真正认识自我的关键阶段,大学生不再像中学生那样懵懂与天真,而是更加注重对事物的理性分析,重视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和自我在群体中的位置,从各方面了解自我、塑造自我、提升自我 。大学生活更加注重自由与独立,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规划、按照自己的价值观为人处世。虽然大学生群体在各方面认识还有一定的误区或者片面性,考虑问题不够周全,但随着文化的不断提升和社会生活空间的扩大,他们的思想和经验会越来越深刻和丰富[2] 。

4校园排球比赛的特点

校园排球比赛与竞技体育里的排球比赛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表现在:校园排球比赛同竞技体育比赛都属于竞赛,只是形式上和对抗程度上不一样,所以具有竞争性的特点;排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运动,本身就需要多人参与集体配合,其比赛就更需要多人的参与,所以具有集群性的特点;校园排球比赛其组织单位一般为学校运动委员会或者社团,以院系、年级或者班级,再或者以宿舍为单位,虽然规模和组织形式有所不同,但都有它们的规范,即参加的大学生达成的统一比赛行为准则,所以校园排球比赛具有特殊的“规范性”特点。校园排球比赛虽然组织形式多样,每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规则也可能有所差别,但都是在公平的条件下进行的,有组织者,有参与者,有仲裁委员会等,让大学生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在规则规定的范围内尽情地展现自我,所以具有公平性的特点。[3]除了这些特点,校园排球比赛还有自己的其他几个区别于竞技体育排球运动的特点:校园排球比赛对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一般不做要求,只要是本校学生,原则上都能参加,有些院系间的排球比赛甚至对男女运动员的人数比例不做要求,只要两边人数相等,公平自愿的前提下就可以进行比赛,没有高门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参加的积极性,所以体现了包容性的特点;以班级、宿舍为单位组织的小型比赛对时间、地点的要求可以随机应变,课后或者周末闲暇时间,临时找一块空地就可以进行,体现了校园排球比赛的灵活性特点;当比赛的形式不涉及到院系荣誉或者班级荣誉时,班级间以联谊、交流的形式组织的比赛更多注重的则是彼此间的交流与乐趣,所以体现了趣味性的特点。

5校园排球比赛的功能及其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5.1随着排球运动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校园排球运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校园排球比赛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排球运动中。排球运动对人的身体素质各个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作用,排球运动包括传球、垫球、扣球、发球、拦网五项基本技术,包括移动和准备姿势等基本辅助技术。运动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判断、移动、重心的起伏等不断调整身体姿势完成接球和防守,通过助跑、起跳、挥臂动作完成扣球,通过单人或集体的配合完成拦网,通过柔和的手感完成传球来组织进攻。在此过程中,场上队员在不断攻防转换中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包括移动能力、弹跳素质、手臂力量、腰腹力量等全身力量,长时间多次的跑跳对身体的心肺功能产生良好的作用,心肺功能得到一定的提高,通过不断判断和准确移动取位使得神经系统得到有效的锻炼,提高协调能力和柔韧性等素质,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3][4]。

5.2校园排球比赛对大学生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比赛的竞争过程中,队员之间通过密切的配合,完成一次次精彩而又振奋人心的进攻,鼓舞士气;防守过程中,队员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弥补,彼此之间互相鼓励,完成精彩的防守和扑救。进攻时将球传给同伴,为同伴做嫁衣,体现了彼此间的信任,防守时勇于拼搏,永不言弃,体现了顽强的女排精神。比赛的结果同样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只要比赛就会有输有赢,输了认真总结,找出不足,会激励自我更加努力,找到与对手的差距并针对性地进行练习,虚心向他人请教,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赢了比赛不骄不躁,尊重对手并善于发现对手的长处,使自我更加完善。通过比赛,可以增加彼此间的信任,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学会包容以及自我总结和自我克制,同时可以增加跟其他同学之间的交流,扩大自己的交际圈,从而促进心理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5][6]。

6大力发展校园排球运动的必要性

现代大学生的生活虽丰富多彩,但由于网络文化的兴起和西方个人英雄主义思想的影响,使得部分大学生沉迷于虚拟的世界中,身体素质逐年下降,个人交际能力也发生偏差。虽然篮球、足球运动也受到许多大学生的喜爱,但对于部分学生,尤其是身体素质不允许参加激励对抗的学生和女同学来讲,排球运动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身心愉悦感和满足感,同时现代排球形式多样,包括六人制排球、沙滩排球、软式排球、气排球等,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爱好和需求。排球运动无论从运动技术本身还是其项目特点上讲,都对人的身体和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于永光,刘刚,刘爱.中国女排里约奥运会夺冠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影响[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02)91-93.

[2]强磊.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7.(05)298-299.

[3]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7)5-7.

[4]黃汉升.球类运动——排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6)55-95.

[5]杨静,井海波.排球运动的功能及发展趋势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4(11)55-56.

[6]丁凯.排球文化的特性及社会价值探析[J].教育发展纵横.2017(08)217.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