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丁舞选手下肢运动损伤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2019-09-10秦敏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拉丁舞运动损伤下肢

秦敏

摘 要:随着拉丁舞在中国已逐渐成为全民性运动,有关体育舞蹈的比赛越来越多,竞技水平越来越高,拉丁舞向“难、美、新、高”的方向发展,这对运动员的专项素质和技术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运动损伤发生的可能性加大。本文根据拉丁舞这项运动项目对人体身体结构的特殊要求及对服装的特殊要求,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人体骨肌系统结构的特点及运动生物力学来分析了拉丁舞选手下肢运动损伤的成因,并根据受伤机制提出对应措施,从而为解决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对策。

关键词:拉丁舞;下肢;运动损伤

中图分类号:G8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5-094-01

1下肢关节的解剖学特点和运动特点

1.1跖趾关节

跖趾关节由五个跖骨头与其近节的趾骨底构成。就运动形式而言,跖趾关节属椭圆关节,能绕冠状轴做屈、伸,绕矢状轴做轻微的外展、内收运动,其中第一跖骨头和第四、五跖骨头成为内、外侧纵弓的前端承重点,为维持运动足底着地支撑,特别是起蹬的稳定性起到一定作用,关节外部附着侧副韧带。

拉丁舞的力量来源于地板,是通过对地板的挤压形成的反作用力,人体对地板挤压的着力点在跖趾关节;同时,在拉丁舞足部技术中,足尖外开,足的落地顺序为脚尖、前脚掌、脚后跟,在进行转换重心与移动时,都是通过前脚掌的推动。其足部技术使跖趾关节不断发屈收和伸展,参与运动的肌肉不断收缩和伸张,易产生疲劳,同时拉丁舞足部的力量与重力要内收在足内侧,加深了内侧纵弓的压力,使第一趾骨头的负重增加,促使拇外翻,加大第一跖趾关节损伤机率。拉丁舞鞋鞋跟对人体的作用,将人体的重心前移,长期挤压和重心的前移,使跖趾关节长期处于紧张和压迫状态,也是导致運动员跖趾关节变形和不同程度损伤的因素。

1.2踝关节

踝关节的距骨滑车具有前宽后窄的特点,当足在做趾屈时,窄的关节面部分进入关节窝,关节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只能做轻微的侧向运动。在踝关节处,附着内侧三角韧带,至上往下呈扇形打开,外侧附着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较薄弱。

人体特殊的肌肉分布,使得外踝力量比内踝弱,肌力不平衡导致足内翻,造成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其次,运动员需要穿拉丁舞鞋进行学习与训练,运动员在被动提踵的状态下完成拉丁舞的技术动作,此时踝关节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引发肌肉疲劳,增加运动损伤的风险。在提踵状态下,足处于趾屈状态,距骨窄面进入关节窝,踝关节相对不稳定。

1.3膝关节

膝关节的胫骨两髁和股骨髁的形态特点,导致两关节面完全不吻合,半月板是膝关节的辅助结构,改变了这种状态,它垫在胫骨内、外侧髁关节面上的两个半月板,扩充了股胫关节的接触面,对膝关节面的载荷分布起着重要作用。

拉丁舞是一项对身体灵敏度、速度和爆发力要求较高的一项运动。专项技术动作对膝关节的调动特别多,且在运动过程中,单足负重的情况比较多见,从拉丁舞的技术要求来看,很多动作都要求单足负重,在这种情况下,膝关节支撑着除负重腿的小腿和足的大部分重量,加重了对半月板的挤压,加之拉丁舞站立时,要求膝盖要保持着直立的状态,侧副韧带、交叉韧带紧张收缩,促使肌肉疲劳。恰恰舞中要求膝关节不断地做伸直和弯曲,易引起韧带的拉伤和膝关节的劳损等;桑巴舞最大特征是膝盖的弹动,膝关节大部分时间是处于弯曲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要由股四头肌和髌骨和髌腱维持膝关节的稳定,髌腱所承受的牵拉力也就越大,侧副韧带的松弛,其稳定性下降,且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运动员在长期的训练和比赛时,训练负荷和强度不当,必然会引起组织的损伤和破坏。另外,拉丁舞不断向“难、美、新、高”方向发展,很多技术都在挑战人体生理结构的极限,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

2拉丁舞下肢运动损伤的预防

2.1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由于肌肉具有黏滞性的特点,运动前要进行准备活动来调动肌肉的活性,增加血液对肌肉的供氧能力,促进肌肉参与运动。进行专项准备活动,使运动员快速地调动肌肉的兴奋性和伸展性,刺激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参与运动,减少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

2.2加强弱势肌群的训练和肌肉的协调能力训练

人体肌肉的特殊分布,要加强弱势肌群的训练。可以针对膝、踝、趾关节进行跳深、跳绳、芭蕾跳和各种行进间跳等练习活动,提高膝、踝、趾关节的力量和灵活性。

在运动中,要调动原动肌、拮抗肌、固定肌、中和肌共同参与运动。使技术动作更加准确,减少损伤概率。

2.3科学安排训练,控制运动负荷

在拉丁舞的训练中,训练负荷要根据人体承受的限度来科学安排,保证训练的科学性。其次,根据运动员当天的精神状态安排训练,如:运动员情绪低落、休息不足,则不适宜大强度的训练。训练强度循序渐进,慢慢递进。

2.4消除疲劳,做好疲劳恢复

拉丁舞的训练和比赛中,出现损伤原因大多是由于肌肉、韧带疲劳产生的急性拉伤、扭伤等。因此,做好疲劳恢复,是有效降低运动损伤的手段之一。可通过按摩放松、温水沐浴、保证充足的睡眠、补充营养等方法来消除疲劳。

2.5规范技术动作,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

错误的技术动作会导致运动损伤。对于新学的技术动作,要从理论层面去分析动作的来源,明白其动作构成原理,注意可能出现的失误和损伤的技术,建立防范意识,形成正确的动作学习方法,掌握规范、正确的动作要领。

2.6普及预防运动损伤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拉丁舞选手需要了解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并且对于常见的保护措施和损伤发生后的紧急处理方式有初步的理解和掌握,以降低损伤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柏树令,应大君.系统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2-63.

[2]常颖.浅谈跖趾关节的运动作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5(3):75-76.

[3]潘珊珊,于新凯.运动解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154-155.

猜你喜欢

拉丁舞运动损伤下肢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下肢最怕“凉、麻、痛”
一起来学拉丁舞
孙老师的拉丁舞裙
拉丁舞,让我欢喜让我忧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