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多元形式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19-09-10张丽
张丽
摘 要: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大多数教师依旧在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学生只是以被动者的身份来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进行全盘接收。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会日益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极易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因此,我们应该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并融合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探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多元教学;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从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基本教学现状来看,无论是教学效率还是教学质量均有了十分明显的提升,但是数学课堂的教学并非是完美无瑕的,在教学环节依旧存在較多问题,需要数学教师对此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细致的改进,以进一步激发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力,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鉴于此,本文笔者就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从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实施分层教学,落实因材施教;小组竞争学习,实现共同进步;开展实践活动,树立建模思想这四个方面,浅谈如何借助多元形式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以期能够和各位一线教师共同学习与借鉴。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形象具体,图片、声音、视频多方结合的突出优势,对于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具体性与趣味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借助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有效激发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力,全面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负数》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趣味性的导入。首先,教师可以在视频中展示几个生活化的案例,如东北的气温是零下30℃,新疆吐鲁番盆地海拔高度为-155米,利润亏损时为负数等,让学生在优质的画面和有趣的生活化案例展示中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对负数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其次,数学教师可以在课件中设计一个精美的背景图案,并在图案上详细具体地展示出该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如(1)能正确地书写正数与负数;(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借助数轴理解正数、零与负数之间的关系等等,用具体的学习任务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最后,教师可以在视频中设计一个灰太狼的形象,并让这只灰太狼说:同学们,快和我一起走进《负数》的学习吧,借助形象化的视频,有效地进行课堂导入。
二、实施分层教学,落实因材施教
现代教学理论中倡导因材施教的基本理念、强调分层教学的实施和运用,这是促进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发展和提升的关键所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转变过去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能力等基本情况,再以此为基础适当地将全体学生划分为A、B两个层次,依据学生层次来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提出分层化的要求、选择层次化的教学方法,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学、有所获。
例如,在教学《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这一课时,为了满足学生共同的学习需求,笔者就实施了分层教学模式。首先,笔者根据学生对这单元之前的分数除法的学习情况以及个人能力进行了分层,将对分数除法理解薄弱的学生划分至A组,对分数除法理解较深的学生划分至B组。本次共划分了两个层次,分好小组后,笔者再为两个小组布置学习任务,对于A组成员而言,笔者布置的探究任务是: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句,单位“1”,写出相应的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对于B组成员而言,则要在此基础上画出线段图,不仅要列方程解答,还要想想有没有其他方法。任务布置完成后,笔者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先尝试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集体反馈。如此,就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了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学、有所获。
三、小组竞争学习,实现共同进步
有合作便有竞争,如果只有合作没有竞争,那么任何事物都不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竞争意识也就成为了一项很重要的素质。竞争不仅要在小组内部展开,还要在各小组之间展开,这样不仅有利于良好学风班风的建设,还有利于个体成员形成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的心态。因此,教师要积极给学生创造竞争的机会和环境,让学生通过竞争,提升自身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法》这一课时,再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的相关概念以及计算方法之后,笔者设计了一个分数乘法的计算竞赛,包括分数与整数相乘、分数与分数相乘等,由老师出题,小组进行抢答,每次答对给学生加三分给小组加一分,答错学生扣两分小组不扣分。这样一来,学生就都开始踊跃地答题,课堂气氛十分热闹。最后,笔者还给表现突出的团体和个人颁了奖。如此,就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成就感,促进每个学习小组的进步和成长。
四、开展实践活动,树立建模思想
建模思想是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同时,也是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方面。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针对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知识求解模型、并尝试基于生活完善模型,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这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会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首先,笔者会利用多媒体为学生直观地展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让学生对比条形统计图,尝试总结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之后,笔者让学生在课下调查身边熟人一天的主要活动,将调查结果制作成扇形统计图,并与自己的生活作息形成对比,从而规范自身行为习惯。除此之外,笔者还会让学生根据生活事物来自主绘制扇形统计图,比如:食物中的成分、班级男女比例等。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而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一个相对高效的数学课堂,对学生当下和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重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及时挣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并不断探索符合学生兴趣爱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进而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许莉玲.小学数学教学中“生命课堂”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6):248+250.
[2]马述亮.多元探索小学数学有效性教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