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作业布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策略运用
2019-09-10潘晓兰
潘晓兰
摘 要:课后作业布置是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方面是英语教学的延伸,另一方面能够对学生的课下学习提供指导。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课后作业在教学种的实际价值,更多地为量多质糙的英语作业,不仅得不到理想的效果,反而成了学生的沉重课业负担。教师应在英语课后作业布置过程中,注重课后作业趣味性的开发,提升课后作业形式的丰富,强化课后作业的层次性,这样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课后作业;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不同的英语教师对于课后作业认知层次不同,部分教师认为课后作业就是学生在课下实践对英语课程的复习和二次学习。部分教师则认为课下作业的布置需要不断创新,促使学生活学活用。事实上大量教学实际证明,学生对趣味性强的事物事实上存在一定的主观倾向性。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英语课后作业的趣味性、多样性和层次性,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感受到趣味性和新鲜感,这样的课后作业比较受学生青睐。
一、发掘课后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课后作业的趣味性对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可能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趣味性较强的作业往往能够吸引学生更加积极完成课后作业,目前的英语课后作业普遍缺乏趣味性,而重复性的作业对学生学习英语意义不大。趣味性强的英语课后作业往往能够促使学生收获更多。
例如,《look at me》一课中,学生需要通过这篇课文掌握“ear”“eye”“nose,”等关于感官的一些单词,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根据教师的指导做相应的动作。关于这节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制作一些简单的卡片作为课后作业,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卡片来进行单词的记忆和学习,并且在课堂上进行学习交流。但是部分教师在课下布置的作业往往仅为把今天所学的单词写遍(英语、翻译都要匹配正确),学生往往抱着应付的心态,对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并没有太多的益处。虽然看起来英语教师布置合理了作业,但事实上缺乏足够的趣味性,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消极影响。由此看来,发掘课后作业的趣味性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十分重要。
二、提升课后作业的多样性,降低作业的枯燥性
布置课后作业正如品百味人生,人总是重复同样的动作总会有疲惫的时候,人总是完成同一种形式的作业,也会有感觉到枯燥,对小学生学习英语同样如此。传统的英语作业布置总是通过“强制记忆”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但现在的英语学习不仅需要记忆,跟需要学生能够活学活用。教师需要在英语教学的课后作业布置过程当中,不断丰富课后作业的形式,不仅有利于小学英语的课程发展建设,同时能够对学生的智力形成多面开发。
例如,在《We love animals》这节课是指导学生树立爱护动物的意识,并且需要能够完成对“cat”“dog”和“pig”等动物词汇的听、读、认。如何能够让学生在图片和声音的帮助下㐊学生完成这部分知识的认知成了教师的重点任务。当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完成了初步的教学之后,需要让学生通过课后作业的方式对已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复习。这就需要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了。如A班的英語教师S为了让学生加深记忆,于是让学生把今天的重点单词写五遍记住。而学生往往只能完成书面作业,单词记忆往往会抛之脑后。教师S后来改变了作业策略,第一个作业是写一遍英语单词,第二个作业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今天所学重点单词的单词卡片,然后第二节让学生在单词卡片的帮助下记忆单词。果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学生不仅能够完成作业,同时好锻炼了其动手能力。
三、强化课后作业的层次性,凸显作业的阶段性
所以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英语作业的层次性,对于不同阶段的学习。不少教师由于在英语教学的课后作业当中采用同质性较强的作业,使得学生无法取得进步和突破。教师应当为学生设计与之相适应的课后作业,这样才能在课后作业当中彰显课后作业的阶段性特征。
例如,在讲解《Let eat !》这篇课程时,教师应当在不认同的阶段为学生布置具有阶段性特征比较明显的课后作业。而M班的英语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往往都是让学生把当堂学习的知识重新梳理一遍,写在本子上。这样的作业其实知识完成了学生的作业的一半,以至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后M班的英语教师改变了教学策略,在下课前十分钟帮助学生梳理当堂所学知识,让学生把重点记下来,然后让学生课下自己梳理一下所学知识,并且完成下一节课的预习,果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课后作业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更好地发展英语学科建设有着颇为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可以从课后作业的趣味性入手,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同时教师应当注重丰富课后作业的形式和层次性,对接下来的英语教学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程怡文.“互联网+英语”丰富了小学英语作业的多样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1):47.
[2]严晓云.拉动三根“主线”:给小学英语课后作业“变变脸”——全态作业的变式设计[J].小学教学研究,2017(1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