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地方党报如何讲好脱贫攻坚故事

2019-09-10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19年5期
关键词:宣传报道脱贫攻坚

胡 萍

摘要: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决胜脱贫攻坚的战斗号角,黔南州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宣传好、报道好黔南脱贫攻坚这项历史性工程,作为黔南州重要的新闻舆论宣传阵地,黔南日报社牢记职责和使命,全员动员,打造“四力”队伍,扑下身子深入脱贫攻坚一线,沉下心来采写脱贫攻坚报道,党报、新媒体各个宣传平台齐发力,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成效,彰显了党报的责任和担当。

关键词:黔南日报  脱贫攻坚  宣传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希望广大新闻工作者发扬优良作风,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扎根基层,把基层特别是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学习历练的平台和难得机会,增加见识、增进感情、增长才干,实实在在为当地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为贫困乡村带来新变化。黔南日报社作为黔南州委机关报,黔南州重要的新闻舆论宣传阵地,始终牢记职责和使命,通过组织采编队伍学习强化脱贫攻坚宣传主题意识,着力打造“四力”队伍,扑下身子深入脱贫攻坚一线,沉下心来采写脱贫攻坚报道,在脱贫攻坚新闻宣传报道中彰显党报的责任和担当。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凝心聚力报道脱贫攻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战线“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作为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有坚定的党性原则、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敏锐的政治鉴别力。黔南日报社建立全员政治理论和业务能力培训长效学习机制,认真组织全社员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采编队伍的新闻理论与写作培训,举办新媒体平台知识讲座等,要求全体采编人员将开展常态化学习与日常自主学习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业务实践相结合,制定学习计划,定期开展业务学习与交流,推动理论学习和业务工作双促进,不断强化采编人员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黔南日报社将党史、国史、家乡史,国情、省情、州情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培养采编人员的大局意识和全面、系统的思维能力,在采编稿件中把握好新闻舆论工作的时、度、效,营造团结奋进的主流舆论氛围。通过学习,采编人员统一了思想认识,将宣传报道的重点突出在围绕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围绕脱贫攻坚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进行策划和组织稿件。贵州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黔南州脱贫攻坚任务艰巨,黔南日报社凝聚全体采编力量作好脱贫攻坚宣传报道,编发了大量宣传脱贫攻坚经验、做法及先进典型的报道,推出了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2018年10月25日,黔南日报刊登通讯《夫妻俩的扶贫“竞赛”》,报道了福泉市陆坪镇地松卫生院院长黄会民和妻子段泽红志同道合,在脱贫攻坚的赛场比赛扶贫济困的故事,这场不一般的“竞赛”,在当地被传为佳话。该文获得2018年度贵州新闻奖三等奖。2018年12月29日,黔南日报刊登消息《合心村有家“合心超市”》,报道三都水族自治县普安镇合心村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办“合心超市”,通过评分评心换取积分兑换物品,在帮助村里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同时,通过“三费三评”制度把村子治理得更好,展现出美丽乡村新气象。该文获得2018年度贵州新闻奖三等奖。

二、强队伍练本领,俯下身沉下心写好脱贫攻坚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者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黔南日报社按照总书记要求,不断增强采编人员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要求记者编辑行万里路、进万家门,报道脱贫攻坚一线的生动故事,社班子成员每个季度至少率队开展一次走基层采访调研活动,每个记者每个月至少到一个县市以上开展蹲点采访,提倡记者多写通讯、侧记、特写等现场感强的新闻稿件,编辑主动联系乡镇和相关部门,多组织来自脱贫攻坚一线的报道。

只有增强笔头的感染力,才能增强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报社在全体采编人员中开展实用新闻课大培训,在新媒体运用上开展岗位大练兵,优化采编流程,调整采编部室,推动内容生产创新和传播手段创新,更多的推送黔南州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以及群众关心关注的脱贫攻坚新闻,满足读者对更多信息新闻的渴求。记者俯下身深入基层、深入脱贫攻坚一线采访,发回一大批鲜活的报道,展现了报社采编队伍以过硬的本领、扎实的作风更好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更好服务黔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精神风貌。黔南日报记者罗贵香参加全省第四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讲述在新闻采访中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故事,向观众传递正能量、好声音,也展示了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做好新闻报道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履职尽责的良好形象,获得优秀选手称号。今年五月,黔南州举办“守正创新好花红”演讲比賽,展示了近年来宣传工作者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展现了全州青年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的感人事迹,黔南日报社记者蒙帮婉以慷慨激昂、声情并茂的演讲荣获二等奖。

三、推出脱贫攻坚栏目,强化宣传攻势

黔南州作为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的主战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自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启动以来,黔南州委州政府率领全州420万人民,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全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在黔南州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大量的先进典型、感人故事。《黔南日报》集中报道,突出脱贫攻坚宣传主题,开办了“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脱贫攻坚  我在一线”“脱贫一线党旗红”“强四力 走基层”栏目,全面展现黔南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深度挖掘脱贫攻坚先进典型,生动报道可供学习借鉴的脱贫工作经验。

2018年7月5日,黔南日报在“脱贫攻坚 我在一线”栏目刊登通讯《农村电商蒙学俊的“无声”世界》,讲述了荔波县身残志坚的残疾人蒙学俊,甘愿放弃原本能带来丰厚收入的家电维修技艺,怀着要帮助更多残疾人朋友脱贫致富的信念,投身农村电商创业,一边从大山里淘出山珍好货,一边通过农村电商平台将它们卖到全国各地,增加山区群众收入。几年来,帮助了许许多多的农村贫困群众,特别是身患残疾的贫困村民,让他们树起了生活的信心,开启了新的人生旅程。采访中记者两次来到荔波县贫困残疾人农产品销售中心,走进蒙学俊“无声”的电商世界,以笔对话,“倾听”他的创业故事,感受那颗温润如玉的内心。这篇用心用情采写的脱贫攻坚故事,获得了2018年度贵州新闻奖二等奖。2018年7月7日刊发的《第一书记李中原的一封家书》,讲述了黔南州司法局派驻独山县基长镇林盘村的第一书记、布依族青年干部李中原,在岳父病倒需要人照顾,新婚妻子在外地忙于工作无法兼顾家庭的困难时刻,得到了岳母沈金燕的大力支持,让他心无旁骛的奔赴脱贫攻坚一线的感人故事,该文获得了2018年度贵州新闻奖三等奖。2019年3月21日刊发的《多条腿走路 处处是销路》报道了罗甸县罗化村发展蔬菜种植业,打造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的价值、拓宽农产品销路的故事。4月25日刊发的《搬新家 置新业 忙致富——长顺县易地扶贫搬迁见闻》讲述了长顺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长寨街道顺兴社区的移民搬迁户,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实施,努力创业奔小康的故事。

“脱贫攻坚 第一书记在一线”栏目聚焦奋战在扶贫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群体。2019年3月29日刊发《把青春的脚印烙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记龙里县洗马镇金溪村驻村第一书记罗应锦》,2019年4月26日刊发《“老书记”扎根基层终不悔——记瓮安县玉山镇白花村驻村第一书记朱江》等,用一个个温情的故事展现了第一书记的热情与艰辛,付出与收获。在这些采访中,记者深入农村农家院坝和田间地头,与扶贫工作队员、村民、基层一线干部职工访谈,深入挖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这些故事,是黔南扶贫工作的一个个缩影,真实的反映了黔南脱贫进程中感人的奋斗故事。

四、发挥媒体融合优势,多平台多渠道报道脱贫攻坚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媒体传播格局,多方位的传播方式,推动我们进入全媒体时代。黔南日报在办好党报的基础上,打造了黔南报业全媒体中心,创办了云黔南网站、云黔南手机客户端,承办山水黔南微信平台等新媒体,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在脱贫攻坚宣传报道中,黔南日报充分发挥党报权威、准确优势,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借助移动传播将党报宣传脱贫攻坚的新闻作品及时传播给大众,拓展了新闻内容的传播空间、增强传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黔南日报承办的微信公众号《山水黔南》开设了“脱贫攻坚”专栏和“聚焦脱贫攻坚”栏目,不定期推送中央省州脱贫攻坚的方针政策措施,及时推送黔南脱贫攻坚经验。全媒体中心通过制作微视频、微电影等宣传黔南的脱贫攻坚。微电影《扶贫妈妈》讲述福泉市仙桥乡大花水村大麻窝村民驻村包组干部胡春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面临两难的抉择:一方面是扶贫工作重于山,关系千万贫困群众;一方面是怀中嗷嗷待哺的孩子,关系到家庭的稳定和幸福。为此,胡春林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带着孩子一起驻村工作,一开始母亲不支持,群众不信任,工作中困难重重。胡春林怀揣坚强的信念,通过一系列事件,获得了母亲的支持,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在她的带领下,大麻窝组的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村里发展的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全媒体中心创作的《黔南州脱贫攻坚微视频专题报道—— 第一书记为我村好产品(项目)代言》,通过第一书记为贫困村农特产品、旅游产品、乡村文化产品做宣传推介,推动产业扶贫项目发展,壮大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该视频获得了2018年度贵州新闻奖短视频类二等奖。

五、在“特”字上下功夫,让脱贫攻坚报道有亮点

黔南日报从“特”字着力,大力宣传黔南的脱贫攻坚先进人物和特色产业,突出黔南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在脱贫攻坚的报道中体现黔南特点,突出黔南特色,让黔南的脱贫攻坚故事更生动,脱贫攻坚的人物更鲜活,脱贫攻坚的报道更出彩。

黔南山灵水秀,干部群众同心协力脱贫攻坚,涌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先进典型。黔南日报采编人员深入脱贫攻坚一线挖掘典型,生动描绘黔南的脱贫攻坚英雄群像。邓迎香,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一名识字不多的普通村妇,她用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壮志,带领群众凿通隧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黔南日报》报道了邓迎香的先进事迹引起社会各界关注。2016年,黔南日报派出采访组赶赴黔南罗甸,再次深入挖掘“当代女愚公”邓迎香的先进事迹,推出了《来自罗甸麻怀村的系列报道》等稿件,其中通讯《麻怀村的春天》获得2016年度贵州新闻奖二等奖。独山县麻尾镇南门村坝雅组有位脱贫路上的无手“真英雄”何与开,他历经磨难但身残志不残,通过种植罗汉果脱贫致富,之后带领全村种植罗汉果,毫无保留的传授技术提供指导,扩大南门村罗汉果种植规模,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村民们都说,何与开虽然失去了双手,但没有失去信心和斗志,他是我们心中的英雄。2018年4月,黔南日报刊发了何与开的事迹报道《脱贫路上无手“真英雄”》,获得了2018年度中国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报纸好新闻三等奖。

在宣传报道中突出地方民族特色优势产业,发挥本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助力农民脱贫致富,是黔南日报记者深入脱贫攻坚一线采访中的重点之一。龙里县的刺梨产业、荔波县的旅游产业、惠水县百鸟河数字化产业、贵定县昌明工业园区等黔南的优势产业,带动了一大批贫困户脱贫致富,带動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黔南日报都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宣传报道。对一些具有民族特色,需要大力扶持的产业,黔南日报也给予了关注和宣传。韦桃花,三都水族自治县桃花马尾绣艺术品制作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公司党支部书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水族马尾绣代表性传承人。她传承民族技艺,发展壮大马尾绣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带领更多的水族家庭富起来,获得了众多奖项,得到了国内外许多知名人士、艺术家的点赞,被评为贵州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和贵州省“巾帼建功标兵”。贵定苗家绣娘袁兰花虽然历经波折,却依旧饱含着对刺绣和苗族服饰的热爱,她毅然注册微企,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决心将带有民族特色的服饰宣传推广出去,让苗族刺绣在民族服饰上发扬光大。为了让更多人深入了解苗族刺绣,袁兰花不但将自己的工作室更名为贵州聚缘绣商贸有限公司,扩大生产规模,还联合大山深处苗家同胞不仅传承苗族技艺与文化,同时也增加他们的收入。

脱贫攻坚任重道远,宣传战线更要吹响冲锋号。近年来,黔南日报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宣传报道黔南脱贫攻坚为己任,扑下身子,沉下心来,采写了一大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全方位呈现了黔南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展望未来,脱贫攻坚已进入关键时刻,黔南的新闻工作者更需砥砺奋进,坚持战斗在第一线,脱贫攻坚宣传,我们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OL]. 新华网,[2019-01-25].

[2]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OL]. 新华网,[2018-08-22].

[3]王华维.增强“四力”提升新闻舆论工作水平[J].黔南宣传,2019(04).

(作者单位:黔南日报社)

猜你喜欢

宣传报道脱贫攻坚
新媒体直播平台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拓展应用
河北省开发性金融扶贫浅议
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新闻与历史的互动
浅析如何提高企业宣传工作的实效性
浅谈新形势下基层新闻工作者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再接再厉给力老区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