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锐 成都,“四个智慧”下的未来之城
2019-09-10周书婷
周书婷
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城市,并非要去勾画无限资源之下的奢侈图景,而是强调高效运转效率为人们带来的贴心服务。
千百年来,智慧城市作为最接近人类对于美好生活幻想的存在,从柏拉图到莫尔,始终以乌托邦的形式为更多人所接纳。其间,或资源富饶,或生活便捷,描绘出一种可憧憬的幸福未来。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智慧城市以网络与探头为媒介逐渐覆盖城区的广袤区域。“当然,从某个角度来说,智慧城市是绝不仅是如此,还应当是一座有机体的持续升级,温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四川君逸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理张志锐如是说。
物联网、5G、人工智能……加速迭代更新的科技,正依托大数据资源重塑着医疗、交通、安防等应用场景,将构建起一个由新技术支持涵盖市民、企业和政府的新城市生态系统,但这样的新型智慧城市该如何落实?又该去往何处?张志锐用“四个智慧”作了回答:“以智慧理念规划城市,以智慧方式建设城市,以智慧手段治理城市,以智慧产业服务城市,才能为市民提供一个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
“互联网+城市”智慧升级
《产城》:智慧城市这一领域的发展现况如何?建设智慧城市将会为成都这座城市带来怎样的影响?
张志锐:智慧城市对整座城市的改变是非常大的,因为从最早提出智慧城市概念和方案以后,整个智慧城市领域其实在国内国外都实现了飞速发展。在国外,以巴塞罗那、新加坡、荷兰阿姆斯特丹为例,这些都已经在开展智慧城市的相关大型展会,以展示他们在智慧城市领域中的领先水平。当然,在国内也是,国家也颁布了智慧城市的相关标准,以及政策和战略并持续推进。如今,在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累累硕果。比如,华为联合深圳交警利用数字平台,整合大数据、物联网、视频、AI等最新技术,通过共同打造的“交通大脑”实现交通流量的实时感知,使得道路通行能力提高8%左右。在福州,“e福州”App横向融合全市40多个委办局,纵向整合各区县的多项便民、公共服务,成为福州市民打开数字生活的一把“钥匙”。
对准闸机一扫就可购票乘坐地铁;手指轻轻拨动,就能实现医保、社保、公积金、水费在线查询;到医院看病,打开App可以预约挂号、缴费支付……智慧城市其实跟我们的社会是息息相关的,能对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在2017年,“ISO智慧城市国际标准(中国区)首批试点工作会”上,成都入选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的10个国际智慧城市标准试点,并成为其中首批率先启动试点工作的城市之一,是以先驱者的身份加入智慧城市建设的行列中。
如今,成都已经将智慧城市细化为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方案,毕竟智慧城市涉及范围很广,从我们的居住出行到办公舆论等,都涉及到相关的社会智能化应用。只有当提供智能化的应用以后,人们的生活才能够更加便利,更加快捷,更加人性,更加舒适安全,更加绿色环保,这一切都有赖于智慧化。而在君逸数码所涉及的领域中,智慧管理服务占了很大一部分,是以面向政府单位,提供管理市政基础设施等相关服务与解决方案。
在政府的牵头带领下,在各行各业的企业与科研人员鼎力支持下,如今成都全面推动以民生、政务和产业为主的各项“互联网+城市”智慧应用升级,智慧城市建设正如日中天。2017年,成都城域网升级改造全面完成,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全市的千兆网络,成为名副其实的首个千兆省会城市,提前三年完成“宽带中国”2020年战略目标。支付宝扫码乘车正式上线成都市双流区,打开手机,轻松一扫,便能乘车。同时,成都已建成全域覆盖、全球领先的新一代物联网(NB-IoT),与千兆光纤宽带网、4G移动通信网络一起,形成高速、泛在、融合、安全、绿色的智能化信息网络,助力智慧城市建设从“泛在宽带”到“万物互联”,为城市智慧治理打下坚实基础。
《产城》:成都打造智慧城市有何优势?
张志锐:整体来说,成都在这方面还是有相当不错的优势。首先在政策方面,在新一轮修编后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中,成都提出了着眼城市发展为等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实施差异化区域发展战略,与国家战略、城市目标、资源禀赋、环境条件、人口布局、产业形态相适应,构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发展5大功能区,为功能品质优化、城市等级提升提供空间载体,用好市区域资源禀赋和生态本底,体现公园城市特点,优化空间结构,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不仅拔高了智慧城市的建设高度,还按照产业跟着功能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土地跟著人口和产业走的思路,在未来城市发展过程中做好了多方面结构性平衡工作。当下,整个城市的管理水平在国内还是位于前列的。在应用方面,成都很重视智慧化的相关应用手段,对相关的企业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比如,君逸数码在做楼宇自动化管理平台、地下管廊的三维可视化管理平台时,政府给予了政策、融资方面的支持,为相关的产业做了支撑。而人才方面,成都坐拥几大高等学府、科研院所,本身就具有雄厚的研发实力,君逸数码也在和西南交大等院校成立联合实验室,以探索在楼宇管理、地下管廊等领域的领先科技。当然,生活的舒适度、优惠的政策也吸引着外来的人才。
从传统迈向新型
《产城》:成都市作为智慧城市的领先城市,该如何发力,实现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向高质量转变?
张志锐:近年来,成都市作为国内新型智慧城市的领跑者,一直在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这期间也得益于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支持。在2017-2018年,国家颁发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鼓励智慧交通、智慧医疗、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比如,在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六个重点任务,即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建设安全便捷的智能社会、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军民融合、构建泛在安全高效的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和前瞻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
通过深入贯彻国家的战略思想,成都也正通过加快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国防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打下夯实的基础。同时也在对标国际标准,比肩全球知名智慧城市,以做好智慧城市的提升工作。成都入选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的10个国际智慧城市标准试点后,按照试点测试的标准指导,将从信息资源体系、电子政务云平臺、共享交换平台、城市智慧治理中心入手,建立一套城市基础设施数据交换与共享的组织方法。根据计划,到2020年,成都全市统一的技术支撑体系将得到进一步完善,依托城市智慧治理中心,推动资源共享,形成全市统一、动态事实、精准可靠的城市信息资源体系。
同时,成都市还将编制城市智能化感知和智慧化管理的专项规划,建立统一城市感知体系。针对城市道路、地下管网等重要城市部件进行汇聚和管理,实现城市感知数据的共享共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如今在成都,市民可以享受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开车出门不用凭记忆或路线导航走,通过智能交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就能实时了解交通路况、停车诱导等一体化智能交通信息服务……
如今,成都先后成为全国八大通信枢纽之一和国家“八纵八横”光纤骨干网节点,并成为国家首批“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等部署要求,这样的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和推进将助力成都与全社会协调、创新、融合发展,进一步实现“智慧生活”的战略目标。
《产城》:当下成都市打造智慧城市呈现出何种趋势?在这个过程中,您认为将会遇上怎样的困难?
张志锐:我需要强调一点,建设智慧城市不只是技术科技的事,而是一个社会整体的进步。作为成都打造智慧城市的大军中的一员,我们正处于从传统智慧城市建设转型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从大多侧重技术层面,以技术推动城市建设的方式,转变为以融合和创新为关键,以人为本推动建设。这样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实现“三融五跨”的大协同。这也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开放共享”的具体体现。我们需要把握城市横向打通各行业的关键难点,形成城市、城市群至中国从整体到局部的城镇化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使居住在城市中的市民有更好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这就是所谓的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以信息系统建设为主,更注重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与满足人的需求。
但由于智慧城市所涉及的区域是方方面面,在很多的行业领域中,技术与思维都亟待创新。比如,君逸数码正在做智慧综合管廊平台,相当于是在地下修一个共同的渠沟,容纳水电气通讯等线路。这个领域本身就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和领域,没有多少可借鉴、可参考的方案与路径,在技术和思维上都需要实现自我研发、自我创新。比如,这里融合了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机器,囊括了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技术难度大,范围广。并且该领域的行业详细标准并未建立起来,需要企业在实际研发、铺设的过程中摸索创新系统,以提供给客户更安全先进可靠的产品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