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攀爬科技树

2019-09-10万峰

产城 2019年5期
关键词:科技企业

万峰

创新是科技的时尚,科技之于各行各业的影响日趋深入,正如著名管理学大师托马斯·彼得斯所言,“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近年来,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无人驾驶、3D打印、人造器官等众多科技相继涌进市场、融入产业,进而颠覆生产与生活。当巨大的科技化演变深度改变着社会各界的认知与消费习惯,企业唯有通过不断攀爬科技树之举来应对愈发激烈的竞争。

审视企业科技“含金量”

《科技新时代》一书这样写道,“是什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什么让人类开始了新的生存方式?是科技。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只有在不断的科技创新中,我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才能不断得到升华。”诚然,得益于科技的进步,人类在20世纪创造的财富超越之前2000年来的总和,全球经济竞争的实质即是科技的竞争。

麻省理工教授、著名科技社会学者雪莉·特克在其著作《在一起孤独》《重启对话》里反思科技之于人类的影响,“我们以为科技工具带来更多舒适与便利,但其实带来的只是孤独与焦虑;我们为了让更遥远的人看到我们在做什么,却停止和身边的人连结。”《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也曾感慨道,“科技本身正在尝试告诉你,你要学会聆听。很久以前,我就开始试着去观察事物,然后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它的运作规律,它想要走的那条路。科技是不可控的,它在走自己的路。当无人去控制的时候,你就会看到科技正在做些什么。”其实,科技为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的争论仍在继续,但对于产业界的各层级企业而言,如若没有对科技的正确认知与适度探行,距离被淘汰也就是一步之距。

科技創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中,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优质主体。很多人认为,企业竞争无比契合达尔文的进化论,任何参与者都要经历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演变的过程,只有适应环境并逐步改变自己的个体才能存活下来。换用产业思维的说法便是:对于市场后来者或弱小者,若想与大象共舞,甚至扳倒大象,需要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唯有此才能修改游戏规则,为企业的自身发展开拓广阔空间。

国内科技企业Testin(云测)总裁徐琨坚信未来十年将属于科技型传统企业,他的理由是,“对许多正从传统企业向科技企业转型的企业来说,将核心价值的业务数据化、在线化和智能化,提升效率加强竞争力,将非核心但有所帮助的业务或部门外包是值得参考的方式。随着互联网不断下行,竞争的加剧导致行业集中化程度提升,十年后许多原本传统的行业,也将出现‘二八定律’。”

感知敏锐的企业无论身处何种细分市场,都不会忘却科技对于竞争力的加持。在传统照明领域,建立于1906年的欧司朗早早开始了向高科技公司转型,其掌门人不无骄傲地宣称,“从传统照明到智能照明,欧司朗的转型是巨大的,十年前我们预见到了智能照明领域的趋势,并下定决心进行了改变,两年前我们分离了通用照明业务,更加专注于以光电半导体为主的高科技。因为通用照明领域的价格竞争厉害,而且是标准化的东西,我们在这方面没有竞争优势。我们的优势在于创新。”在快消品领域,日本品牌优衣库从未将同样火热的GAP与ZARA视为竞争对手,而是把苹果当成赶超目标,其创始人认为正是在面料技术上的执着追求,让优衣库在服饰行业显得尤为不同,“在我眼里,服饰不是传统公司,优衣库其实是一个技术公司,致力于研发未来服饰。”在时尚美容领域,著名品牌巴黎欧莱雅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坚持以高比例的科技研发投入,引领全球美肤科技的潮流并与全球消费者分享前沿美肤科技带来的美丽成果,为全球消费者提供美肤解决方案。

激励企业插上“科技翅膀”只是开始,专注科技创新就可以让企业安心发展了么?答案还有那么些许不确定,至少全球最大食品企业雀巢公司是这样认为的,坚信科技的力量但不迷信科技的威力是它的理念,尽管雀巢公司在全球拥有30个研发中心、5000名研发人员,每年科研投入超过百亿元,但其全球首席执行官Mark Schneider仍表示,“科学技术无法充当永远的保护伞,必须要坚持自己的远大目标,足够快速、足够敏捷,保持对科学技术的敏感度。”潜台词实则也挺简单:只顾埋头钻研科技的企业也得直面现实,如何让自家技术变成产品并让消费者欣然接受。

“硬科技”与“软实力”

毫不夸张地说,“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麦肯锡所发布的《中国创新的全球效应》报告将创新分为四种类型:“客户中心驱动创新、效率驱动创新、工程技术创新、科学研究创新。”无论如何细分定义,科技创新在企业的经济增长中都占据重要位置,关乎企业生产力高低,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这在人口红利与互联网流量红利相继减少,技术创新红利节点诞生的当下尤为关键。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外化为产品、技术、服务等多种表现形式,加强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对形成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技术转化为纽带,以技术应用基础的竞争力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在此期间,企业应“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技术创新战略,根据不同的经营目标选择不同的技术创新战略,基于市场需求制定创新战略。”

此前名为“硬科技”的提法引人关注,其提出者表示,“硬科技是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才能形成的原创技术,具有极高的门槛,难以被模仿和复制,是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深远而广泛影响的革命性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硬实力所在,是推动世界进步的动力和源泉……敏锐的科技媒体、懂科技的孵化器、有洞见力的资本、有影响力的科普以及新经济政策构建起‘硬科技’企业的生长生态。”

按这个语境,2017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所评选出的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强化学习/机器学习、360度自拍、基因疗法2.0、细胞图谱、自动驾驶货车、刷脸支付、太阳能光伏电池、实用型量子计算机、治愈瘫痪、僵尸物联网等都属于“硬科技”领域。而将视线转至国内,中国拥有的独角兽企业中,人工智能、新技术汽车、智能硬件、生物科技、数据分析、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中已有相当数量的硬科技型独角兽企业出现。

企业对科技的竞逐没有所谓的入场评审,各层级企业都可有自己的拓行之道。2017年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对民营企业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1.33%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35.18%的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有所提高,数据表明,相当部分的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无法形成技术壁垒,抗风险能力偏弱。所幸这样的不利情形已趋扭转,企业倍加重视,政策环境也多有引导。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科技部将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机制体制灵活、市场敏感度高等特点,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在民营企业转移转化,加快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他在第十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支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始终是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内容。”同时还应看到,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表现愈发抢眼,虽然规模较小,但市场适应性强、市场反应快捷、富有创新精神等优势让这个活力群体成为中国经济中创新能力卓越的重要力量之一。

猜你喜欢

科技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笔中“黑科技”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