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2019-09-10冯立赞
冯立赞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越来越受重视,体育课在初中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明显提升。但是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使得体育教学效率低、质量差。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探寻创新体育教学的科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意识,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有效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对学生终身成长方向的培养成为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点,而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方式显然无法达成这一教学目标,这便需要教师充分研究学生终身成长方向下的成长诉求,然后对学生的成长诉求加以针对,进而制定出学生善于并乐于接受的教学策略来推动学生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成长和发展。下文,笔者便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来对此进行一番探究。
一、实行开放教学,充分展现学生个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展开的。因此,教师要转变一把抓的教学方式,采取开放式教学,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性格特点,因材施教,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身体潜能。所以,教师在对每个学生进行考核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例如,在对给学生测量“定点跳远”成绩的时候,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与课堂表现,适当调整考核目标。就男生而言,2.0米为最低标准,针对班级里体育水平较高的则定为2.4米,一般的为2.2米,体重较大或者本身体育素质较差的则定为2.0米。又或者让学生根据自身水平自报学习目标,这样也有利于改善过于强调统一性的一些弊端,真正发挥出每个学生的特长,展现他们的个性,在足球教学过程中,有些足球爱好者本身就具备一定的足球技能,在足球课上可以让学生自己设定颠球、射门等目标,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轻松的体育教学活动,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体育素质的不足,从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二、采取示范教学,帮助学生规范动作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发展机能基本已经成熟,因此在进行体育技能的训练时,一定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以及训练的强度,以前学生在此过程中,由于动作的不规范而造成身体伤害,得不偿失。教师在每一次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当一个示范的作用,不局限于语言的讲述,一定要亲身实践,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教师的标准动作。同时在学生进行自主练习的时候,教师也要不停地穿梭在学生之间,以便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练习,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体育意识,规范体育技能。
例如,教师在讲解“仰卧起坐”时,首先应该带领学生进行正确的热身动作,才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身体上的不适。然后教师向学生讲解仰卧起坐锻炼带给我们的益处,提升腹部力量,减肥等,但是我们在训练的过程中,并不适宜长時间地进行锻炼,容易引起脊椎的不适。再者教师向学生演示正确的姿势,第一步:双腿屈膝,躺卧于地上。第二步:头背部以上离开地面,拉伸肩胛骨之间的肌肉,离地姿势保持4秒,再躺下。需要注意的是左右脚应该稍微分开,与肩同宽。除却膝盖,其他的关节应与地面贴合。
三、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学生体育素养
初中体育课本应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最高的课程之一,但许多学生对体育课竟没有参与的兴趣。教师想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摆脱呆板的教学模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参与进来。游戏教学是增加教学趣味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游戏教学可以活跃体育课堂的氛围,做到寓教于乐,充分激发起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障碍跑”时,笔者先把学生分成了人数相同的六个小组,然后讲解了通过障碍的要领与基本路线。随后把障碍路线设计成了六道关卡,第一道是芝麻开门(答口令过);第二道是穿越密林(跨栏架);第三道是飞渡峡谷(跨越草垫);第四道是急速弯道(绕杆);第五道是匍匐向前(爬过草垫)。再然后进行小组间的游戏竞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挑战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如,在体育课上,笔者让学生进行了“解脱接力”的一个小游戏:每个队伍四个人,准备两根50厘米长的绳子,在每根绳子的两段各扎一个结,分别放在地上的两端,每队各派一个人斩断一端线的后方,口令发出后,将绳子按照规定的方式系在身上,然后开始跑,进行接力。通过这种方式,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的多样化教学探索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紧跟时代、课改的步伐,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课堂。笔者通过运用实行开放教学、采取示范教学、通过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课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其他教师教学提供了可靠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张永.基于高效教学的初中体育教学实施研究[J/OL].当代体育科技:1-2[2019-10-23].https://doi.org/10.16655/j.cnki.2095-2813.2019.23.159.
[2]严立洋.浅析提升城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山西农经,2016(14):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