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劲帆满图新志
2019-09-10王征肖文林
王征肖 文林
巴黎时间2019年3月25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见证下,中国船舶工业集闭有限公司董事长雷凡培、达飞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鲁道夫·萨德分别代表双方互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及10艘15000TEU超人型集装箱船建造合同。此次成功承接高端船舶订单,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又写华章。
船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知重负重、砥砺前行的“骆驼”,推动贸易交流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瞄准建设海洋强国、制造强阳和科技强国目标,通过不断的创新实践推进船舶行业高质量发展,坚决助力“一带一路”倡议落地。
创新驱动引领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推进数字造船、绿色造船、船舶工业互联、智能制造等创新举措,正成为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领,船舶这个技术密集型高端制造业正伴随着“一带一路”的步伐由大到强。
数字造船助力数字丝路
推进数字化是船舶行业的必由之路。以某型船的机舱为例,在约2500平方米的空间内,要布置200多台套设备和系统、约3000多根管系、近5万项舾装件等,既要满足各系统功能、性能要求,又涉及供应链协同,还有质量、周期、成本等各方面的约束。面对这些挑战,提升设计与制造的敏捷性,确保质量、成本可控等,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船舶数字化制造核心理念是单一数字模型。数字化制造是智能制造的第一个基本范式。中船工业集团通过体验式没计开展数字化协同研制。模拟船员在舱室的各种活动,空问可达性、设备和系统的可操作性及可维修性,创新众创、共享的新模式。同时运用三维体验平台进行数字化没计和VR建造模拟,实现无纸化建造,大幅缩减图纸流转、识别、分析及核对的时间。使得设计更改量约为同类型船舶的40%,船台周期缩短了2个月。2019年3月22日,中船集团所属公司承建的大型航标船下水,这是全球首艘采用三维体验、平台实现全船大规模三维设计交付物建造的船舶,成为业内三维模型设计、生产和管理的“普通话”的标杆。
此外,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所属汀南造船集团联合研制了世界首台6500吨级三维数控弯板机,解决了三维曲面船板数字冷弯成形的世界难题,实现了毫米级加工成型能力。研制的数控胎架工程样机在实船应用中,实现了数据驱动、自动检测、调形和柔性化制造等功能,在曲形分段数字化制造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绿色造船 助力绿色丝路
根据MARPOL公约要求,全球航运界逐步实施严格的NOx和Sox排放要求,对船舶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选用双燃料发动机(燃料为液态的HFO/MGO和气态的LNG)作为动力源,是推进绿色造船早节能环保船舶的重要途径。3月25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与达飞集团签订的10艘15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合同中的5艘正是采用的双燃料动力。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在高质量发展战略纲要中指出,要坚持“绿色造船”,把绿色发展的高标准、严要求转化为企业竞争力;坚持“造绿色船”,适应绿色环保趋势,向市场推出一批绿色低碳、优质高效的产品,引领市场需求。
工业互联助力创新丝路
当前在船舶工业领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在混合型工业互联集成与焊接数字化管控两个方面进行成功实践。围绕21000箱超大型集装箱船,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下属汀南造船率先试点示范,通过混合型工业互联研究,突破船舶结构件生产智能物联的平台接口、互联互通及其互操作等技术,融合连续性生产和离散性制造的混合制造模式下的工业互联网集成,推进船舶结构件制造与管理的智能化。
此外并通过对数字化手工焊接设备、数字化手工焊机联网管控技术及适合现场生产条件的数字化手工焊接工艺规程研究,实现数字化焊接管控技术在船舶建造中的应用,将人与焊机和焊接任务进行绑定,实时采集、记录和提示焊接要素,完成焊接后自动评估焊接质量,从而最终达到焊接的全过程管控,实现从‘.人控质量”到“机控质量”的变革。首次实现船舶行业焊接管控联网大规模规程化应用。
以勇立潮头护航“一带一路”倡议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无论是2000多年前的“扬帆远航”,还是21世纪的“舶交海中,不知其数”,船舶工业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要载体和坚实基础。船舶工业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承载着铸就大国重器的历史使命。民用船舶犹如丝路骆驼,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推进国际合作,实现贸易通畅、商品流通、民心相通。
“一带一路”贸易畅通进展显著,已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动力。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18年前11个月海上丝路沿线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达到21.85%,较2017年同期上升0.54个百分点。从上海商务委了解到,上海2018年口岸贸易8.53万亿元,其中按照货值分配,海运货值4.9万亿元,占比57%。
防务舰艇犹如“丝路卫士”。为确保“一带一路”发展成果、国家海外利益、航线和平稳定,船舶工业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提供先进防务舰艇维护“一带一路”发展成果。
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海盗猖獗,是影响亚丁湾海域国际航运和海上安全的重要威胁因素。为了确保亚丁湾海域航运安全,2008年12月26日,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海军护航编队首次起航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10年来,中国海军累计派出32批护航编队,先后为1198批6600余艘中外船舶护航,解救、接护和救助遇险船舶70余艘,抓捕海盗3名,有力保障了亚丁湾海域船舶运输安全。中国海军在亚丁湾海域护航保障的是亚丁湾海域的国际航运安全,维护的是“一带一路”发展的成果,彰显大国担当和维护和平的使命。
同时为“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公民人身安全提供保障。2015年3月29日,中国海军第19批护航編队临沂舰从安全局势恶化的也门亚丁港安全撤出驻也门首批122名同胞,3月30日第二批400多人乘坐军舰离开也门荷台达港,也门境内中国公民全部安全撤离。中国海军也门撤侨充分体现了从危险地区撤离公民的能力日益增强,也充分彰显了中国公民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会得到保护的大国意志,充分保障了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的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
无论是护航还是撤侨,都需要强大的船舶工业提供先进的海洋防卫装备。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船舶行业赶上了好时代,必将坚持创新驱动,全身心投入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之中,为构建“一带一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