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差生学习历史的困境及对策

2019-09-10卓明文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50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对策

卓明文

摘要:在历史学习方面,由于历史内容的特殊性,很难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加上学习习惯等因素影响,很多同学出现各种各样的学习困难而成为学困生。这些学困生往往没有掌握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导致无法掌握各历史现象及规律,导致在脑海中无法形成有效的记忆规律,使得这些同学在历史学习上无法获得理想的成绩。因此需要我们共同对这些学习困难的同学进行帮助,引导他们掌握合理有效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不断提升他们历史学科的学习成绩。本文对差生学习历史中的困难与对策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差生困境;对策

引言

初中历史是学生系统学习的开始阶段,这一时期学习的好坏与后期的学习具有直接的影响,为后期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兴趣是学生学习持久动力,为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授课,不断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一、学困生学习困难与学习习惯的关系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和效果。很多学习困难的学生也经常因为学习习惯不良而无法产生正常的学习效果。这里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堂的学习习慣和课后学习习惯。由于这种学习习惯的问题,这些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会进一步下降,他们的成绩不能持续有效地提高,甚至会出现恶性循环。比如说,我们班在历史考试前,只反复阅读教材和课本的内容,反复阅读那些练习题,不知道这种复习效果不好,原来不明白的历史现象和原因,仍然有些朋友不明白,浪费时间,又得不到效率。作为教师,必须及时指引他们,让他们走出误区。

二、初中历史教学优化差生教学方法

(一)以优化结构为抓手,注重划分教学层次

就初中历史学科来说,传统课堂多是采取“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教学模式,集中地体现在“师讲生听、师问生答”。这种“大一统”教学,严重缺乏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深入分析,就连基本的历史性质也停留在“课文讲读”层面上,不仅难以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严重忽视“个性化关怀”,缺乏个体学习所必需的“层次性”,人为地拉大了学生间的学习差距。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设置一些问题,并且通过“谈话法”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解基本知识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划分教学层次,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做出梳理、总结与提炼,进而引导学生形成历史事件的基本框架。比如“战争”,是历史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把战争的背景与起因、过程与结果、影响与性质等,在明确分层的同时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帮助全体学生更加清晰地学习、理解与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有效激发学习兴趣,还有利于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加强记忆、巩固效果、深化积累。

(二)框架识记,纵横拓展,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学习思路

在初中阶段,历史课程涵盖了从古至今中外历史的主要内容,并根据时间线与地域划分展现了不同的政治、军事、经济与艺术的发展情况,可以让学生有侧重地了解世界历史。然而,由于知识量过于庞大,加之初中生本身对世界的认识并不到位,历史教学中时常产生学生“学了新的,忘了旧的”或“混淆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相同地域历史”的情况。为了解决学生思路混乱的情况,历史教师可使用框架教学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历史的核心内容,而将框架细节的填充交由学生自主完成。这样一来,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花费较少的时间记忆了框架结构,学习的效率得到了提高,而在自主学习中又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与习惯完成细节的补充,其记忆效率也可以得到提高。

(三)采用探究式教学,调动差生学主观能动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还应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主要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启发学生,促进差差生对问题进行探究。这种探究式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开展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为学生提出适宜的探究性题目,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在小组探究过程中,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小组探究之后,还应进行课堂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对学生的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例如在学习《科举制的创立》这一课时,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明确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并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将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提出探究性任务,具体任务:了解科举制在隋唐时产生的社会原因。了解科举制在隋唐时产生和完善的情况和影响;认识科学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重要选官制度,影响极为深远;知道科举制是隋唐繁荣的重要因素,理解制度创新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小组学生围绕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探究,小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历史这门内容丰富的学科只依靠教师讲解难以取得优质的教学效果,历史教师必须从培养差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入手,充分发挥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活力。在推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使用框架教学法、拓展教学法与小组合作教学法等方法,为学生打造自由学习的课堂,使学生在氛围的带动下投入自主学习中,并学会如何自行解决学习问题,最终实现自学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宋诚.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科普童话,2019(43):85.

[2] 马伟伟.初中历史课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整合运用分析[J].基础教育论坛,2019(31):9-10.

[3] 蒋明瑶.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智慧,2018(36):67.

(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观音堂九年制学校)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