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难忘的“免疫调节”复习公开课磨课经历

2019-09-10曾声蓉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50期
关键词:免疫调节免疫系统侵染

曾声蓉

背景:我校近十多年致力于“核心问题教学”研究,在核心问题的确立、深度体验、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显著的研究成果。学校每学期都有一个研究主题,而每个教研组都至少有一位老师就该研究主题设计并实施公开课。

几经反思和改进,我们的教学素养悄悄生根发芽。这里是一次难忘的“免疫调节”复习公开课磨课经历,这一期校本教研主题是:“体验性目标点检测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一、课题的确立

开学之初我们共同学习了学校《校本教研通讯》上选登的相关文章,在学校总课题《促进学生深度体验的核心问题教学评价实践研究》往前推进过程中,为检测学生体验的达成情况,学校指导我们本期通过公开课深入研究“体验性目标点检测的设计与实施研究(一)”。开学第二周我们认真聆听了熊校长的校本教研专题讲座后,我们组确定公开课执教教师为高三年级颜老师,内容为“一轮复习《免疫调节》”。免疫调节属于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一部分,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重点知识,且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内容相对独立。结合学校课题的研究方向,我们认为,它是研究核心问题教学评价及体验性目标点检测的设计与实施的较好素材。

二、说课与磨课

按惯例与教科室及熊校长约定好说课时间后,在说课前备课组内按照核心问题教学模式进行过两次讨论,初步确立核心问题为:“梳理人体三道防线,寻找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的关系。”

紧接着是教研组讨论,老师们利用午休时间在办公室激烈争论。经过一中午的研讨,大家认为原核心问题不恰当。作为一节一轮复习课,对照课标和考纲要求,其高度、深度远远不够。经过这次讨论,我们一致认为课上老师应该给学生一个机体“自动免疫”的情境,让学生基于情境真切地投入实践活动,全面分析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最后,大家认为以流感病毒和艾滋病病毒侵染人体为例进行分析较为贴切,因此将核心问题改为:“以流感病毒和艾滋病侵染人体为例,研讨免疫系统防卫、监控和清除的功能。”根据该核心问题,我们进一步确立了体验性目标:“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中,体验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联”;“在分析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体验免疫知识与健康生活理念的关联”。结合考纲和高考考察热点问题,我们选择了“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之间关联的体验”作为关联体验目标的检测点,检测题便一定要落在能体现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关联的非选择题上,由执教老师进一步寻找和挖掘。

然后是说课,在熊校长的指导下,我们进一步将核心问题优化为:“分别以流感病毒和艾滋病侵染人体为例,研讨免疫系统防卫、监控和清除的功能”,并将关联体验目标的表述、检测题的针对性及评价的等级划分标准进一步优化。说课的过程几经遭遇瓶颈,又“绝处逢生”,至今有一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

说课时,大家一致认为应该选择“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之间关联的体验”作为关检测点,但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关联点究竟是什么,我们没有人能想出来。忽然,组上闵老师和熊校长的一番对话,让在座的每一位老师茅塞顿开。闵老师说:“我们的问题是不明白关联点是什么?以大课间为例,校长、值周体育老师、楼层疏导学生、其余学生相当于本节免疫系统的结构(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大课间时上述同事和同学都有自己的点位和任务,如体育老师站在主席台喊口令、班主任到班管纪律,这个相当于本节中免疫系统各结构的具体功能。那这里“结构”和“功能”的关联点究竟是什么呢?”熊校长回答:“大课间中每个人在各自的点位上正确而从容的各行其责,是他们“工作机理”在指导他们的行为,那本节中是不是免疫系统的工作机理在指挥免疫系统的功能呢?”老师甲:“正是!正是!就是工作机理!只要学生弄懂了每一個免疫器官、细胞或免疫活性物质的工作机理,学生就一定能判断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与否了!”老师乙:“复习课如此,新课亦如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本节的教学无非就是让学生清楚理解每一个免疫器官、细胞或免疫活性物质的工作机理,他们便可以流畅的分析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这个关联点抓的太妙了,多年的教学经验还不及今天讨论的收获啊!”

三、上课与评课

有了课前扎实认真的准备和全面的预设,学生在课堂上真的是全身心浸渍于分析流感病毒和艾滋病病毒入侵下的免疫应答的体验活动中,就核心问题教学实质来说,体现最充分的要数“投入实践活动”。其实投入实践活动就是一种深度体验的形式。在本节课开始时,颜老师出示流行感冒和艾滋病图片,并共同复习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顺势提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分别以流感病毒及艾滋病病毒首次侵染人体为例,研讨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为解决核心问题,设计了两个学生活动:一是以流感病毒首次侵染人体为例,研讨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二是以艾滋病病毒(首次)侵染人体后,研讨免疫系统的功能。学生在老师发出指令后,6个同学为一个小组,展开讨论,分别完成活动一和二。老师在巡视学生讨论时发现很多学生“投入实践活动”的事例:例如,一组同学中有5位都认为机体直接对病毒进行体液和细胞免疫。有一个同学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他认为首先应是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起作用,当前两道防线被突破,机体才进行体液和细胞免疫。6个同学之间思维上的冲突并不是通过询问老师解决的,而是由第6位同学带领其他同学翻书求证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学生真正是全身心浸渍在了体验活动之中。我们认为这样的活动设计是有重要意义的,是极利于达成体验性目标的。

评课环节中,基于学生和老师的课堂上的表现,颜老师总结时再次提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是否可以优化为:“分别以流感病毒及艾滋病病毒侵染人体为例,研讨免疫系统的工作机理及功能。”其余同仁也表示赞同。

几番修改与优化核心问题,几番修改与优化课堂反馈的分类标准,几番寻找教学预设与教学实践的关系,我们在磨课过程中悄然成长,我们在反思过程中不断进步!

猜你喜欢

免疫调节免疫系统侵染
让免疫系统适当“放松”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一类具有抗原性的肿瘤-免疫系统的定性分析
保护好你自己的免疫系统
Staying healthy
密蒙花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石见穿多糖对H22荷瘤小鼠的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
人参水提液通过免疫调节TAMs影响A549增殖
芸薹根肿菌侵染过程及影响因子研究
甘蓝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生物学特性及侵染寄主的显微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