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

2019-09-10任国山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50期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任国山

摘要:随着房屋建设市场的不断扩大,需求不断提升,竞争的激烈程度越来越大,对于房屋建筑的质量要求,功能要求等也不断的提升增加,房屋建筑团队企业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稳定发展需要依靠成熟的施工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其中极为关键重要的施工技术之一,现今这一技术还处于完善发展阶段,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漏洞以及难点,需要对此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5;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建设行业也得到突破式的发展,建筑业发展的方向也逐渐向高、大以及复杂的结构发展。建筑结构从原来的砖混结构转变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并且这种结构已成为我们国家主要的建筑结构形式。在建筑工程中,基础大型结构物、钢筋混凝土以及高层或特殊功能建筑的箱型结构基础等大体积混凝土成为建筑结构重要的组成材料,由于这种建筑结构的施工难度大,容易出现裂缝等问题,因此为保证浇筑施工的质量,需要严格控制,合理的进行混凝土施工浇筑,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达到国家的质量要求,满足人民需求。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

1.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较多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多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要求较高,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经常被应用在高层土木建筑中,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了搭建箱形基础和筏板基础等工程,这就要求施工团队在实际施工中不能在顶部预留接缝,并且要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贯程度;第二,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一般埋藏在地底,主要发挥的是支撑建筑结构的作用,此时,受外界温度和其他因素影响较小,但是对结构渗透性的要求较高,因此,施工单位在考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水化热问题的同时,还要考虑其防水性能,由此可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之多。

1.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含量较高

在实际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较多,其应用位置和功能的不同,导致其有不同的施工技术和建造方式,为此,施工单位需要掌握多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和建造流程,在最大限度上满足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求。另外,各国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面的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也有所差别,我国的行业规定要求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要控制在25℃之内,强度要控制在C20~C40之间,施工工艺及其流程需要符合建设规定,必要时要通过结构钢筋来控制裂缝现象。

2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要点

2.1施工前准备工作优化

施工单位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环境,施工的条件,施工的要求,以及施工的预算范畴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完整的信息,同时也要精准掌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面积,施工的技术要求,施工的设备型号以及设备质量要求等,结合所有信息,确定合适的材料种类,以及材料用量,需要大于实际的材料用量,保证在使用过程不会由于材料的必要损失,必要消耗,结合市场实际情况,与高能力高素质的施工团队形成合作关系,同时对设备进行分析,替换重度损坏的设备,检修存在损耗的设备,保证设备体系的统一性。综合所有因素合理的确定预算,完成预算工作,在合理科学的预算基础上,准备材料以及设备,人力,这样才能够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顺利进行,不被迫中断,进而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完整性,以及施工的最终质量,对于提升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起到推动作用。在材料的选择过程中,需要注意遵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选材,同时需要注意材料中水泥的含量在保证成本的基础上尽量偏低,才能够保证混凝土的硬度,保证混凝土材料的稳定性,同时还需要注意材料的科学化保存。

2.2控制温度的施工技术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对于温度的把控非常关键。首先需要调节好浇筑时的温度。外界环境温度的不断变化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在过于炎热的气温下进行施工,还可以使用一些降温的措施来控制好浇筑的温度。同时要把控好水泥的使用量,水泥使用过程中会释放比较多的热量,这些热量会影响到混凝土施工的最终质量,因此应该控制好水泥的数量,水泥用量过大会影响混凝土的温度,用量过少则会造成混凝土结构的轻度偏弱。在许多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采用低热水泥,有效的解决了水泥使用的问题。另外,在特殊情况下,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需要采取强制降温的措施,可以在混凝土结构中预设冷水管来达到降温效果。

2.3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

首先,可以在混凝土的原材料中加入一些金属纤维或者无机纤维等能够增强混凝土抗裂性的材料。然后,技术人员要对配比进行科学的计算。通过实验了解在不同配比下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选用能够最大程度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的配比进行混凝土的制作。在搅拌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正确的流程进行,保证原材料和添加材料能够最大程度的融合。之后,可以在混凝土原材料中添加一些添加剂,这样能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度。添加剂的选择和添加的比例也需要技术人员通过有效的计算和实验来对不同比例下混凝土的膨胀率进行确定,再对膨胀率所限制的额度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寻找到最适合的膨胀率后确定所选用的添加剂。最后,可以在混凝土的内部合理添加一定数量的配筋,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这种配筋的直径不能太大,并且要尽量控制配筋之间的间距,尽量使间距小一些。这样的布置可以最大程度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效果。使用这种方式主要是因为,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中,很少会有制作单位在混凝土内放置配筋,这就使得混凝土内部的一些薄弱部分不能得到较好的控制。在混凝土内部添加配筋能够强化混凝土的薄弱部分,进而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

2.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环节中,一般会选择全面分层、二次振捣的方法,由于混凝土并未完成初凝阶段,可以进行振动操作,如果初凝完成就不能进行这个操作。一次振捣结束后,大部分混凝土会由于水分上涨而产生孔隙,混凝土会受到下沉作用力与钢筋出现分离。合理科学地操作二次振捣,就可以有效預防这种情况的出现。二次振捣就是在下层混凝土并未达到初凝时再次进行振捣操作,可以极大地恢复混凝土的使用性能。然而,这种方案的不足就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操作成本太高,所以应用时应以实际情况作为参考,确定是否有操作的必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科学合理地振捣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密实程度。

2.5关于后期养护攻略

为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能够长期达标,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完毕后,用两层湿润的麻包袋盖在混凝土表层,上下层分别覆盖,每层的包袋搭接缝的厚度要超过100mm,且要求定期洒水,洒水要达到两层麻包袋全部润湿的标准,才可以进入下一个施工环节。

结束语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准备环节,相关人员要做好万全准备,尤其是施工方案和应急计划的编制,毕竟大体积混凝土很容易出现裂缝问题,一旦出现裂缝隐患,相关人员要及时启动应急计划,使裂缝尺寸和范围不会有变长、变宽的趋势。在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还要根据施工现状,总结经验,完善技术方案和施工管理方案,最终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洋.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15):238.

[2] 杨卓.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8):194.

[3] 普树杭.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139.

(作者身份证号:130823198811273517)

猜你喜欢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工业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
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蔚汾河特大桥承台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