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新学生”碰上“新教材”

2019-09-10曹德梅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50期
关键词:做作业新教材教材

曹德梅

秋高气爽,金桂飘香,正值丰收的季节,我们又迎来了一批新的学生。刚好又接了六年级,遇上新教材。新学生对上新教材,呵呵,真够喝一壶的。因为以前我们用的是西师版教材,现在是统编版教材。就跟学生一样,一切从头学起。学生也是新接的,一个学生也不认识。现在好了,既要熟悉教材,又要去熟悉学生。不过,挑战总是有的,就看我们怎么去努力克服。

原来常听到教过这个班的老师抱怨:“这个班学生不好教,不听话,油,懒。”“某学生真是油盐不进,从来不做作业,老师拿他也没办法”。由于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学生接受的思想不再只是父母、师长那里“正统”的思想,而是更为丰富也更为复杂的信息。这些信息的获得必然会引起学生思维的复杂化,甚至是疑惑和混乱。此时,老师如果只凭纯朴的爱心去教育学生,而不是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做一些调整和探究,恐怕不仅不会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甚至还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和厌烦。教师满腔的“爱心”,如果不被学生感受、明白、认可,怎么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只有让学生懂得老师对他的爱和严格,他才有可能接受你的建议或批评;接受你的观点,他才有可能去自觉地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发扬自己的优良品质,才有可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愿望和行为,最终达到教师所期望的教育效果。

我所教班上有一名学生罗建楠,人比较矮小,坐第一排,我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他。因为课堂上的他只是安安静静的坐着,不发言,也不动脑,好像孩子们经常表演的“木偶人”一样。比起其他的同学,他自动被忽略了。可能他也不希望被老师看到吧。到放学的时候,我清点作业,没有他。把他找来,问他为什么没有做作业,他不说话。其他的学生就七嘴八舌告诉我:“老师,他从来不做作业的,以前的老师也不管他。”“他写不成字。”“他五年级的时候都还在地上爬呐。”听着同学们的话,我当时还以为他是个智残孩子,结果问了一下,基本的他都知道。但是该到放学的时间了,又不可能把孩子留下来完成作业。于是,我单獨给他说,让他回家去做,第二天专门拿给我检查。第二天,我一进教室,就走向他,问他做了没。只见他点点头,从他书包里把作业找给我。我还没有看作业,这时候,我看到了全班同学惊讶的眼神齐刷刷盯着我手里的作业本。我本来以为,没做作业,回家补了拿给老师检查,这是多么正常的事情啊。但是,同学们的眼神让我觉得太奇怪了。我就微笑着问了一句:“你们什么表情呐,看西洋镜呢?”同学们说:“老师,从来没有看到罗建楠写过作业呢,更不消说回家做了。”我说:“不至于吧,你们看他的作业写得多认真啊。”同时我也仔细看了一下他的作业,虽然字迹不好看,但是看得出来很认真。我用红笔把他写得不规范的地方给他圈出来。然后面向全班同学说:“同学们,你们看罗建楠这么努力,我们该不该把掌声送给他呢?”顿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由衷的、热烈的掌声。“连罗建楠都知道要好好学习,努力进步,你们呢?你们想到在这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准备怎么学习了吗?”从那以后,我给予他的是更多的尊重和信任,他的变化也越来越大了,学习也有了明显的好转。从这个学生的转变中,我也深深地感悟到了老师要爱学生,要想办法让学生对你的爱“领情”,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不放弃,用真情去打动学生,感化学生,总会看到学生的变化,收到理想的效果。

猜你喜欢

做作业新教材教材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不爱做作业的丁多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教材精读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教材精读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做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