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班幼儿告状行为

2019-09-10吴珍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50期
关键词:师幼积木幼儿园

吴珍

摘要:幼儿告状是幼儿园里存在的普遍现象,具有频发性,重复性的特点。孩子的"告状"看起来事小,但若处理不当,会影响幼儿之间、师幼之间的关系,并会对幼儿的性格和品质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幼儿告状行为,在幼儿园中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幼儿;告状行为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的告状行为在一日生活中很常见,据一些调查资料显示,幼儿园每天有60%的幼儿向老师告状,有的每人每天告状次数达5次之多,令老师应接不暇,随着对幼儿教育的关注,人们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孩子的告状行为表面上看是一件小事,其实是幼儿各方面情感不断发展的表现,若处理不当,会影响到幼儿之间,师幼之间的关系,并对幼儿的性格、品质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就要求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正确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和行为品质,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在工作中,我經常听到这样的声音,"老师,xx拿我发夹子。""老师,xxx把书撕烂了。""老师,xxx抢椅子。"像这样的"告状"事件在学前儿童身上尤为普遍。那么幼儿为什么要告状呢?作为幼教老师,应怎样对待和处理这些"告状"行为呢?

(一)告状

英语用"indict"表示,主要意思为控告、起诉。《新现代汉语词典》中"告状"的定义为"1.当事人向司法机关控告或起诉(到法院告状)。2.向上级或长辈诉说自己或别人受到的欺负或不公正待遇。"

(二)幼儿告状的含义

可表述为:3-6岁的幼儿将自己或别人受到的欺负向教师陈述的过程。对含义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首先,从告状的主体来看,它是3-6岁的幼儿,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在处理问题上存在依赖性和试误性。其次,从幼儿告状的内容来看,多是自己或别人受到了欺负,不含告发的意味。再次,从幼儿陈述的对象来看,多是向教师告状。

案例一:

在早上的晨间活动中,孩子们不亦乐乎的玩着自己所分到的积木。过了好一会儿,孩子们的积木渐渐变成了漂亮的"成品",因此积木变少了,为了能使自己继续玩下去,丁佳立就开始动起了脑筋,去拿别的孩子的积木。因丁佳立平时比较捣蛋,孩子们就一一给了积木。此时,阳阳的积木也快搭玩了,他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丁佳立有好多的积木,就跑到我的跟前,一边向我撒娇一边向我告状,说:"陈老师,丁佳立拿了别人好多的积木,你让他给我几块好不好啊?他凭什么拿那么多,又不是他自己的。"

案例二: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我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合作游戏,好多小朋友都参加了本次活动,可第三组还迟迟没有动静,于是我走了过去,问孩子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张帆说:"珍珍老师,这个烽烽一点都没用,上次比赛就因为他长得太胖,跑路太慢了,因此我们组输了。"显然,帆显得有点不太高兴,但还是在使劲地鼓励着烽烽,今天你要加油,我们组输了的话,以后我们就不要跟你玩了"……

二、幼儿告状的原因

在幼儿园中,解决小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老师,这种行为就是幼儿园里常见的"告状"行为。在幼儿园中,幼儿告状是一种常见现象。这种行为,能让教师在无暇顾及各个幼儿时,了解到一些幼儿的情况,但同时也极让教师在处理上头疼,在访谈中也了解到个别教师甚至对幼儿的告状行为感到厌烦。而此时,老师更像一名法官,对他们进行"案件"处理,有时在几分钟内会处理十几起的"案件。总之,一些在大人看来无关紧要的鸡毛蒜皮的事,在孩子眼中永远都是大事。

《纲要》中指出“教师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会自律和尊重他人。”而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告状行为是幼儿比较典型的一种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化的常见行为之一。告状行为是幼儿发起的几种师幼互动中发生频率最多的一次,所占比率高达28%左右。随着对幼儿教育的关注,人们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幼儿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告状?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若处理不当,会影响幼儿之间,师幼之间以及幼儿人际的关系,并对幼儿的性格、品质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要求我们教师在一日生活中正确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关系到他们能否带着正常的心态步入社会。理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认识真实的幼儿社会生活世界。

幼儿告状行为是指幼儿在他们自己认为受到同伴侵犯或发现某种行为与幼儿园集体规则,老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或3—6岁的幼儿将自己或别人受到的欺负向教师陈述的过程。对含义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首先,从告状的主体来说,它是3-6岁的幼儿,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在处理问题上存在依赖性和试误性。

因此教师在面对毫无意义的告状时,应迅速明确规划,着重培养幼儿的道德责任感,引导幼儿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意识。在处理有意义告状时,教师必须先给予受伤的孩子以安慰,再着重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积极融入群体,培养其社会性,减少幼儿的告状行为。

(作者单位:宁波市镇海区五里牌幼儿园)

猜你喜欢

师幼积木幼儿园
堆积木
关注幼儿日常生活 开展师幼有效互动
幼儿园师幼互动现状调查研究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爱“上”幼儿园
师幼互动那些事
有趣的积木
玩积木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