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幼儿园绘本教学的价值与实施途径

2019-09-10舒和静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50期
关键词:绘本教学活动情感

舒和静

绘本教学为幼儿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的视角,也是社会、语言、认知、情感、艺术领域的教育相互渗透、整合的一种有效途径,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要注意选择适合的绘本教材,注重绘本教學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绘本教学的实施首先要确定教学活动目标,然后根据绘本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要注重绘本教学中的细节设计。

一、绘本与幼儿园绘本教学的价值

对于幼儿来说,绘本教学活动能够为他们提供一种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同时绘本教学也是社会、语言、认知、情感、艺术领域教育相互渗透、整合的一种有效途径。具体而言,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孩子的语言涵养。绘本的语言朴实无华,简洁明朗,并且易于阅读,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孩子的语言涵养;

(二)增加对孩子的审美熏陶。绘本中的绘画多半都是专业插图画家的作品,他们采取各种绘画工具与材料,创造出与故事同步传达的画面。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享受着故事,也得到美的熏陶;

(三)给予孩子生活的启迪。绘本常常将生活的哲理和深刻的道理,通过有趣的故事和好看的画面传达给孩子,虽然精短,但是含义无穷,使孩子的种种愿望在愉快的阅读中都得到了虚拟的满足;

(四)滋养孩子的情感。绘本阅读使得幼儿与故事本身直接对话,让幼儿心灵得到净化,并且与生活对话可以陶冶孩子的身心,促使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学会关心、分享、坚韧、勇敢,能够启迪幼儿生活的智慧;

(五)激活孩子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通过直接和间接的体验获得的,体验越丰富,想象力越丰富,造型优美、色彩艳丽的绘本为幼儿提供了很好的视觉体验,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六)开拓孩子的视野。绘本能让幼儿正确地认识世界,拓宽眼界,丰富经验,激活孩子的求知欲望,学习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二、幼儿园绘本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选择适合的绘本

“幼儿绘画是展现孩子丰富内心世界的窗口、抒发情感的渠道、思维活动的载体、童趣故事的图示”,所以在绘本的选择上,需要幼儿园教师多从幼童心理人手考虑,寻找与幼儿绘画趣味相近的绘本,选择适合幼儿不同年龄段与智力发展的绘本,故事内容要兼具趣味性、知识性与观赏性。另外,只要条件允许,还是应该多选择一些优秀的经典绘本,这样才能够保证绘本的故事性、画面的人物造型、色彩以及构图都经得住严格的推敲。

(二)注重绘本教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绘本教学应兼顾趣味性、知识性与观赏性,这就要求开展绘本教学的教师必须从科学性与合理性出发,对绘本的选择要更加严谨,并且应该从各个角度出发进行多方位审视,使绘本教学活动始终贯穿理性,真正做到能够通过一本绘本,了解更多、认识更多、启迪更多。

(三)绘本教学的多元化设计

绘本的内容是多元的,每一次阅读都会带来不同的感受,每一名读者都能从中获得不同的收获,这正是绘本的魅力所在。正因为绘本有一定的纵深度和延展度,因此教师们可从不同角度提炼和突出不同的教育主题,充分挖掘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开展有效的绘本教学,让幼儿更充分地获得其中的精神营养,促进幼儿和谐健康成长。

三、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挖掘绘本蕴含的亮点,确定教学活动的目标

就教学目标而言,一般包括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教学活动设计通常需要分析和确定的内容包括学习背景、学习需求与学习任务。就确定完成活动的目标而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就语言教育领域提出了让幼儿“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能与同伴合作制作图画书,进一步了解图画书的构成,知道图画书中的图画与文字对应的关系,开始有兴趣阅读图画书中简单的文字”等具体目标,是教师设计和确定绘本教学活动目标的直接依据。

(二)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

一是应采取多样丰富的教学形式。在绘本教学中,幼儿园教师既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绘本的图画,比较前后情节的变化,通过语言的形式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也可以抓住一些关键性情节,深入挖掘其教育意义和价值,通过引导幼儿模仿其中的情节进行表演来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加深幼儿对绘本的理解和兴趣,提高幼儿的表现和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采用PPT的形式,将声音及图像以演示的方式,呈现在幼儿面前,让他们在声音、图像、绘本故事相结合的过程中,感受绘本活动带来的有趣、愉悦的氛围。

二是应采取逐渐递进的提问方法。教学过程中提问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提问要讲究层次,就绘本教学而言,孩子们的精力主要集中在绘本上,所以根据绘本的图画可以将问题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观察画面,描绘画面;第二部分,理解画面,进行画面外的想象,引导孩子们发现画面的联系;第三部分,不仅对画面进行详细、连贯的描绘,而且要注重对其中的因果关系做出判断和分析。这三部分实际上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

(三)绘本教学活动中的细节设计

成功的绘本教学要注意三个细节:绘本故事的兴趣引入、绘本故事的有效阅读以及由绘本故事所引申的互动与讨论。

一是绘本故事的兴趣引入。在绘本教学活动之前,绘本是否能够一下子激发起幼儿的兴趣,是绘本教学成功的关键。一个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在绘本教学活动前,应善于运用适宜的语言、表情、肢体以及美妙的音乐来引入绘本,让孩子们在教师的感染下不知不觉地对绘本充满了阅读的渴望与向往。

二是绘本故事的有效阅读。实践经验表明,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教师与幼儿一起品读绘本故事。就品读而言,一般应有教师导读、师幼同读、再次阅读等三个过程。在第一次教师导读中,教师朗读的情感和技巧都会对幼儿接下来是否愿意同读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此过程也是加深幼儿对绘本故事“剧情”了解的一个过程。而在第二次的师幼同读过程中,如果碰到幼儿不太明白的词句,教师应停下来慢慢地解释给他们听。例如,在《我爸爸》这一绘本同读过程中,教师就应停下来,为孩子们解释“高空绳索”的意思,最好还能够配合“我爸爸”走在钢丝上的样子,以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对这一词汇的理解。在最后的再次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对整个绘本故事和情节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三是由绘本故事所引出的互动与延伸。局限于课堂阅读的绘本教学并不是好的教学,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将绘本故事和生活结合起来,采取让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引导幼儿将绘本故事的情节和情感在生活中再现,并强化幼儿的积极情感体验。此外,教师还可以让绘本阅读活动与美术活动进行有机的结合,让幼儿各自用铅笔、油画棒或者水彩笔在纸上,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再现图画,或者比较经典的人物形象,以此提高幼儿对绘本的理解,增强幼儿的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贵州省仁怀市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绘本教学活动情感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绘本
绘本
绘本
情感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台上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