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蛙写诗》教学案例

2019-09-10贺红霞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50期
关键词:雨点儿逗号省略号

贺红霞

一、案例背景

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动、天真可爱,他们易于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他们往往把一篇课文读准确、流利都很费劲,更谈不上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了。依据教材及学生年龄特点,我以富有情境的图画,多种形式的朗读为载体,激发学生阅读的乐趣,发展学生的语言,启迪孩子的灵性,感受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帮助别人时的快乐和青蛙得到幫助时的快乐,引导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

二、设计理念

《青蛙写诗》这首小诗歌共有五小节,短小精悍。文中以物拟人,生动地描绘了青蛙雨天高兴地“呱呱呱”作诗的情景。教材内容图文并茂,活泼形象,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学生喜爱的课文,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广阔的空间。作者张秋生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呱”地如作诗一样鸣叫的情景。他用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里的美丽景物“蝌蚪、水泡泡、水珠”拟人化,并生动准确地想象成逗号、句号与省略号,巧夺天工地组合成了青蛙的一首诗,让人浮想联翩。

三、案例描述

片断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猜一个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来捉虫,水陆都是家,唱歌顶呱呱。(打一动物)大家猜猜这“绿衣小英雄”是谁呢?

生:青蛙。

师:同学们快看:(课件出示情境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绿绿的荷叶。

生:我看到了粉粉的荷花。

生:我看到了很多黑黑的小蝌蚪。

生:我看到了大大的池塘,池塘里有蝌蚪,有荷花,还有小水珠和小鱼。

生:我看到了一只大大的、绿绿的青蛙,它是小蝌蚪的妈妈。

生:我看到了一只很高兴的青蛙,它在笑。

……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都知道说完整的话了,真棒!青蛙听见了你们诗一般的语言,可高兴啦!看,它手舞足蹈的,也想写诗了。

师: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青蛙说:“我要写诗啦!”青蛙写了首什么样的诗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青蛙写诗》。

片断二: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感受雨天的美

师:(出示课件)快听:嘀嗒,嘀嗒……什么声音?

生:下雨的声音。

师:(课件出示: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听老师读这个句子,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老师读句子)

生:我感受到雨点很小。

生:我感受到雨点落下来很轻很轻。

师:想象一下,这小小的雨点儿轻轻地落下来,它们会落到什么地方去呢?

生:雨点儿落到草地上,小草湿湿的。

生:雨点儿落到小花上,小花的花瓣上有一个一个小小的水珠。

生:雨点儿落到池塘里,小鱼很高兴。

生:雨点儿落到绿绿的荷叶上,在荷叶上滚来滚去的。

生:雨点儿落到小蝌蚪身上,小蝌蚪觉得痒痒的。

……

师:同学们真会想象,你们说的句子像诗一样美!孩子们,现在你们就是一只青蛙,小小的雨点儿轻轻落到你们身上,你会有什么感觉?又想说些什么呢?

生:如果我是小青蛙,雨点落到我身上,我会觉得凉凉的。

生:我会觉得痒痒的。

生:我觉得真好玩。

生:我会很高兴,会跳来跳去。

生:我会唱歌。

……

片断三:创设情境,分角色表演,感悟童趣

师:青蛙要写诗了,看,哪些朋友来帮忙了?

生: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教师贴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的图片)

师:它们都帮了什么忙呢?

生:小蝌蚪当逗号。(师贴“逗号”图片)

生:水泡泡当句号。(师贴“句号”图片)

生:一串水珠当省略号。(师贴“省略号”图片)

师:同学们看看黑板上的图片,想一想,为什么它们能当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生:因为小蝌蚪的样子和逗号很像。

生:因为句号是个小圆圈,水泡泡也是圆圆的。

生:一串水珠长得和省略号很像。

师: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都很热心,都要帮助青蛙。想一想,它们会怎么对青蛙说?青蛙又会说什么?把自己当做小蝌蚪或者水泡泡和一串水珠,走到青蛙面前去说一说吧!

四、案例分析

《青蛙写诗》是一首充满童真和童趣的儿童诗,一年级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往往是一节课刚过一半,学生就开始感到疲惫,有的人走神,有的人自顾自玩耍,让老师十分头疼。但一年级孩子又特别喜欢表现自己,喜欢参与一些游戏活动。在教学《青蛙写诗》时,我设计了“分角色演一演”的活动,不仅缓解了孩子的疲惫,而且大力发展了他们的语言,可谓一举两得。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课文内容和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课文内容,课堂氛围也是轻松活跃,达到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逗号、句号的作用和让学生展开想象说完整句子的目的。低年级的学生,会观察自然景物,会根据生活实物和已有的经验进行想象,还会通过同伴的讨论进行想象,他们对生活充满着想象。我创设了一些情境,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为他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把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想象结合起来,很好完成了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万荣县示范小学)

猜你喜欢

雨点儿逗号省略号
省略号来了
雨点儿从天空跑来
省略号
逗号
“雨点儿”的功劳
雨点儿
雨点儿
逗号里的奥秘
自报家门的省略号
自傲的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