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探讨

2019-09-10李德福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50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李德福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基础教育的质量并希望在发展基础教育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阶段,教师可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进行基础教育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教学策略的优劣更加重要,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类型多样可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强巩固教师教授过的知识并学会结合实际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对于解决问题的教学,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抛开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探究问题的本质,并避免出现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形式,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提升学生的解题与审题能力。本文基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现状,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促进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

1.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现状

1.1师生的互动性较差

通过对小学数学应用的课堂教学情分析发现: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时,多采用以教师为主,由教师主动向学生讲解问题,学生被动的接受的教学形式,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思路思考问题,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未给予过多的关注在学生的疑惑上促使师生之间互动减少,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互动性差的课堂,学习氛围沉闷且学生参与讨论积极性较低,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2未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应用题

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忽略问题设立的实际意义,此种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由此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两种问题:理解难度增强,小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会令学生难以理解问题的含义;解决问题过于专业化,讲述过于专业化的数学知识会令学习变得枯燥无味,难以令学生感受到解题的乐趣,降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1.3教学方式单一

部分教师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进行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在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时鼓励学生买各式各样的教辅材料刷题,学生长时间的面对多样的题目会产生排斥的心理,降低学习的兴趣和效率,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2.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

2.1画图解题,题目脉络清晰

教师进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过程中,较为重要的是令学生读懂题目,了解题目问什么和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并依靠相应的解题技巧进行解题。教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题目的同时应加强创新,使用画图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题目的脉络,教会学生如何找到关键词和关键词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依照找出的相应关系引导学生画出图像,使学生主动解决问题,改正依靠教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令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逐步培养和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述数学加减法的数学知识时,设置“小明有五个苹果,小红有三个苹果,小明比小红多了几个苹果?”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画小圆圈或自己喜欢的图案代替苹果,经过分析解出答案。由此得出采用画图分析解决数学应用题的方法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2.2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学会举一反三

对数学解决问题的理解和分析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解题方法有很多种,老师应不局限一种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全方位的思考問题,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案。适当缩短题目,快速找到题目的重点内容:教师培养和锻炼学生查找关键词的能力,通过适当的删减字词,减少题目中无用的词语,避免出现误导学生思维的现象,减少学生解题的障碍,令学生快速掌握题目的含义并解决问题,例如教师讲述“平行与相交”的数学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将题目中的重点内容画出来,令学生直观的分析题目要考察的知识并培养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借助辅助线段解决问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解答分析过程中,使用辅助线解题是最直观明了的解题手段,鼓励学生通过合理画出辅助线可帮助学生快速解题并加深学生的印象,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2.3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

学习氛围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应注意创建适合学生学习的氛围。例如教师使用解决问题中的情境,令学生成为数学解决问题中的人物,使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也可以扮演题目中人物与学生进行互动并适当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增强师生的互动性,令学生紧随老师授课的节奏,更好的融入课堂学习中并实现师生互助式发展的教学模式,促进小学生解决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采用互动性的教学情境:例如开展小组讨论,使学生之间研究和讨论问题并将讨论的结果和未解决的问题告知数学教师,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设置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令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充分交流和探究,避免跟随教师机械化的学习,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提高数学应用题教学效率和质量,例如教师在讲述“线与角”的数学解决问题时,根据题目中出现的内容,鼓励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探究,充分展示学生的想法,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究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是必要的。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体制尚未完善且存在较多问题,采用何种教学策略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利用画图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和教育是在不断探索中进步的,教师进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时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变可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梅宗贤.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上),2017(3).

[2] 胡素华.如何提高小学中段学生数学应用题审题能力[C]// 2019.

[3] 刘君.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导研式”教学策略的实施[J].考试周刊,2018(50).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前孙镇田庄小学)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两只想打架的熊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