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师与家长处理问题对孩子的影响及小策略

2019-09-10余志红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51期
关键词:家长教育教师

余志红

摘  要: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如何在他们的人生初级阶段填充,那将是我们教师和父母一生要学习的课程。作为教师,作为父母,你的教育方式,你的行为举止,在我们孩子的性格行为中起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教师;家长;教育;处理问题

作为教师和家长的我们该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呢?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将是孩子将来处理问题的方式。

可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为了怕孩子受委屈,常常会用一些过激的行为来引导孩子。如:孩子回家委屈地說:“爸爸,有人在学校里打我!”爸爸这样教育:“谁打你,你就打他。”有时的老师也会这样简单粗暴地处理问题。“谁打了你,你就去打他!”听到这样的话语,我们不禁感慨万分。身为长辈,我们就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教育他们了吗?今天,我想浅谈孩子诉说自己的委屈时,教师和父母该怎么做。

一、教师处理问题对学生的影响及策略

(一)当学生对老师说同学不好时

1.引导孩子先找自己的错

在低年级担任班主任时,下课了,你想休息一下,屁股还没挨上凳子,学生就来告状:“老师,有人骂我。”有时,我们会敷衍地回答:“知道了,等一下我去打他。”其实我们应该这样做,我们对告状的学生这样引导:“孩子,我们是不是有错呢?”教育孩子先找自己的原因,再去找骂人的孩子,酌情处理。久而久之,孩子遇事一定会先找自己的错。

2.教育孩子学会冷处理

当看见孩子哭哭啼啼或是气急败坏地来告状时,我们切忌大声训斥:“就知道哭,自己也不是好东西!”而应该让他先发泄出来,让他把所有的委屈说出来,然后和他一起找原因,直到他微笑着离开,并愿意和小伙伴握手言和。这样的孩子遇到别人向他诉说时,一定也会换位思考。

3.引导孩子先找别人的优点

陶行知的“三颗糖的故事”,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管教孩子并不是指责和打骂孩子,这样的孩子即使听话了,但他心里也不一定真正承认自己的错误。那只是因为怕,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真正教育孩子应该是心灵的教育,我们要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感化他。这样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也会学我们先找别人的优点。这样教育才实现了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

我相信这样理智的老师,孩子们在长大后的某一天,一定会学着老师的样子,不会做出过激的行为。

(二)当学生对老师说自己的父母不好时

1.引导孩子做一个感恩的人

如果孩子向我们老师诉说父母不好时,请一定要先表扬我们的孩子,谢谢他的信任,然后引导他们相信老师,并照着老师说的去做。如:孩子说:“老师,我妈妈脾气不好,总骂我。”我们应该这样教育孩子,首先平复他们的怨气,再教育他们做一个感恩的人,感恩我们的父母,列举父母的种种好。然后,讲讲一些孝顺父母的故事。

2.引导孩子做一个孝顺的人

《孝子传》:“闵子骞幼时为后母所苦,冬月以芦花衣之以代絮。其父后知之,欲出后母。子骞跪曰:‘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父遂止。”后因以“衣芦花”为受后母虐待,亦为孝子善处后母关系的典故。从这个故事,我们明白了在父母有错的时候,我们应该无理由地宽容我们的父母。作为教师,如果这样教育孩子,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在遇到父母犯错时,他们也会正确处理。

二、父母处理问题对孩子的影响及策略

小时候,妈妈告诉我,“好吃的要给客人吃”“吃的亏赚一堆”。如今的我,不管是同事、朋友,亦或是家人我都能好好相处,这绝对离不开妈妈的这两句“格言”。

身为父母,教育孩子永远都是我们不老的话题。没有人能肯定地说,我就是教育孩子的专家,只能说,我在学做,我将尽力做好。

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一个孩子能折射出一个父母的影子。所以对于孩子的言行,身为父母,如何引导,如何正确引导,是我们的必修课。孩子们都非常天真,大多说话不会去修饰,好的不好的,都会回家告诉我们,如对别人的看法,特别是当孩子向我们诉说别人的不是时,身为父母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在此,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孩子对父母说老师不好时

孩子在成长阶段,除了父母,就数老师和他关系最亲密了。所以,孩子会特别在乎老师的一言一行,有时候稍有不慎,就会伤到他脆弱的心。比如,他举手回答问题,老师叫了别人没叫他,他会觉得老师不喜欢他。然后回家会对我们说:“妈妈,老师不喜欢我。”我们一定不要说这些话:是吗?老师这么差劲?不喜欢算了,我们还不喜欢她呢!等等这些不利于师生关系的话。你应该先问情况,然后正面引导,就说举手这件事,我们可以这样说:“孩子,你知道老师为什么不叫你吗?因为老师知道你聪明,一定知道,就把机会让给别人了。”这样孩子听了一定很高兴,特别是对年龄小的孩子,他们真正信奉:尊其师,信其道。所以我们一定要让他喜欢自己的老师,就算老师真的做得不到位,我们可以和老师沟通,相信老师决不会想成心伤害孩子。

(二)当孩子说父亲或母亲不好时

很多时候,父母也有惹孩子不开心的时候。而我们家的“墙头草”——孩子,一定会向另一方告状。这时,我们夫妻一定要保持一致。当然,在孩子气头上,我们可以先让他出出气,慢慢开导。比如:孩子会埋怨妈妈小气,去超市不舍得买玩具。回家来告诉爸爸。爸爸一定不要说:“妈妈就是小气鬼,她不买,我买!”爸爸应该说:“孩子,妈妈不买玩具是对的,因为家里都有很多玩具,妈妈不买是想把钱留给宝贝买课外书呢,因为所有人都喜欢爱学习的孩子。你说喜欢做一个什么也不知道,就知道玩的孩子,还是喜欢什么都懂的小学霸呢?”相信劲往一处使会事半功倍的。

(三)当孩子对你说他的同伴不好时

孩子与同伴闹矛盾是正常的事情,作为父母切忌参与。你们在气得发抖时,他们早已又玩儿成一片了。想想曾经的我们,儿时的玩伴,将是多么美好的回忆,就是因为曾经的磕磕绊绊,让我们更加记得对方。所以遇到孩子对我们诉说时,我们要让他先检讨自己,再去评论别人,同时,鼓励孩子做一个宽容的人,因为一个宽容的人比一个斤斤计较的人快乐很多。

教育孩子将是我们毕生的事业,望孩子成人,盼孩子成才,是每个教师和家长的心愿。那么教会孩子学会宽容,教会孩子学会感恩,将是一切目标之本。

参考文献:

[1]杨春红.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探究[J].甘肃教育,2018(08):36.

猜你喜欢

家长教育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家长错了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家长请吃药Ⅱ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