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2019-09-10张桂莲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51期
关键词:户外体育活动幼儿教育

张桂莲

摘  要: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一直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并不乐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因此,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必须把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及时解决活动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幼儿教师要加强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促使幼儿开展健康、快乐的户外体育活动。

关键词:幼儿教育;户外体育活动;自我保护能力培养

游戏是孩子的生命中迸发的激情。孩子爱玩游戏,尤其喜爱户外游戏。户外是一个开阔的天地,也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有学者指出,幼儿园有必要把孩子的兴趣引向户外,让孩子接触户外自然,充分体验户外活动的快乐。

一、户外体育活动对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

当今,在全社会普遍追求升学率的大环境下,幼儿教育也深受其害,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着重智育轻体育,重保育轻锻炼的现象。特别是大多数家庭住在高楼中,独门独户,导致了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很少,普遍缺乏锻炼,影响了孩子们体能的锻炼和智力的开发。科学的户外体育活动能提高孩子们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技能,这是不容质疑的理论。有益的户外体育活动,既能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效果,又能达到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的目的,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我们学期初就对幼儿进行了调查,发现100℅的幼儿在活动中不能自己调节活动量;87℅的幼儿感到不舒服时,只会大哭大闹或者什么都不说;70℅的幼儿喜欢倒爬滑梯或从高处往下跳。所以教师不仅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避免让幼儿接触不安全的环境,而且应该通过优化幼儿园的环境来增强幼儿的保护意识。

二、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特点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不同于一般成人或高年级学生的户外活动,因为幼儿年龄尚小,体能低下,想象能力也不高,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组织起来相对比较困难。研究分析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一)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场所具有不固定性。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时,一般是由老师根据幼儿的特性以及课程的内容临时选定的,这样选定的场地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不固定性。

(二)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户外活动中难免有奔跑、跳跃、钻爬、攀登等危险动作,在进行这些活动时,会遇到幼儿突然跌倒,抛接的物品落到自己或同伴的身上等现象。

(三)活动组织随意,缺乏目标性。很多幼儿教师对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组织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在活动中教师往往扮演“观望者”,不清楚本次活动的目标是什么,这种“放羊式”的户外体育活动大大降低了活动质量,而且还极易出现危险。

(四)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户外体育活动多以集体运动形式为主,而且活动形式简单、内容单一,往往多个班级的学生集中于一个操场上,使幼儿的活动空间小,跑步、投掷、游戏等都受到场地小的影响,达不到户外体育活动的目的,幼儿的体能也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三、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在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对于一群自我保护能力较差的幼儿,安全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在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老师必须分析好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对所有不安全因素做到心中有数,教育和引导学生做好防范工作。

(一)幼儿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那些四五岁的孩子,往往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把握,更没有自我约束力,对一切行为的后果也不清楚,只是在随意玩耍,根本不考虑后果和危险性。这决定了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时会出现种种不安全的因素。

(二)幼儿体力体质具有个性不同的特点。虽然是一个班的幼儿,但他们的发育情况不同,体质和体力也有所不同。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由于其体力和体质的差别,学生嬉戏过程中,往往会让弱者受到伤害。而在一些比赛中,那些体力差的幼儿也容易出现危险。

(三)对于幼儿来说,老师根本无法控制他的行为。特别是当孩子在屋里憋的时间较长,一旦来到户外,他们似乎把全部的劲都用在腿上胳膊上,疯狂地跑,用力地抡。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安全的事故就会出现。

四、培养幼儿户外活动自我保护意识的有益探索

(一)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著名教育学家布罗菲、古德和内德勒为幼儿园环境设计提出了11个目标,其中就提出了“能关注幼儿的健康与安全”,“有积极的情绪氛围,促进幼儿自信心发展”。

(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养成自我保护的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比如:正确有序的穿衣服能保护身体不受伤害,鞋带系得牢固可以避免跌倒摔伤,吃鱼挑刺能避免咽喉被刺痛,吃饭时不嬉笑打闹可避免器官进异物等。

(三)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要选择一些幼儿较有兴趣,但又带有一点危险性的活动内容来增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喜欢四处散跑、喜欢老鹰捉小鸡、滚轮胎、捉尾巴等游戏。

(四)户外体育活动中的随机教育。由于小孩子的年龄小、活泼好动,所以在日常体育活动中经常发生一些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伤害行为。对此,一方面老师要教育幼儿面对危险,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动作,有效进行防范。另一方面,老师要帮助幼儿分析这些事情易引起的后果,让幼儿深刻认识到其严重性,增强其自我保护及保护他人不受伤害的意识。

总之,幼儿学会自我保护,就等于在生存中学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们不能鼓励孩子随意冒险的同时,必须提高孩子们在户外活动中的自我保护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曹能秀.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自我[J].幼儿教育.1997(11)

[2]任宝玉.防止自由活动时出意外事故[J];幼儿教育.1989(1)

[3]杨伏兰.浅谈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14)

[4]严萍.浅谈幼儿园体育活动环境的创设.浙江学前教育网

[5]马婷.户外活动中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4)

猜你喜欢

户外体育活动幼儿教育
户外体育串游活动中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试论如何开展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现状研究
浅论幼儿计算和幼儿体育教学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