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提问
2019-09-10李春平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正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该课堂要求把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教师主要发挥主导作用。历史课堂同样需要发生转变,传统模式下的教师课堂提问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的有效提问关系着课堂效果的成败。那么高效课堂环境下,教师如何转变角色,使有效课堂提问继续发挥作用,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高效课堂;有效提问;历史教学
在推行新课程改革和高效课堂理论的背景下,如今的课堂已真正由老师的“教”变为学生的“学”了,学生成了课堂和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课堂提问还有必要存在吗?学生在课堂上发挥着展示、表达和体验等作用。在高效课堂下,教师的提问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起到引领和主导的作用,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防止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远离教学目标。历史课的课堂提问同样具有学生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教师和学生的作用都能在课堂上发挥出来,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导入部分要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成功的导入等于上课成功的一半。导入部分的提问,主要作用是要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能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为课堂学习创设情境,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兴趣是教学的基础,教师在任何一个阶段里都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注视学生的反应是否自然发生,如果自然发生则被称为是注意的,教学本身就是有兴趣的”。导入的提问最好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又能结合自身的现实参与到历史课的学习中来。比如《洋务运动》一课的导入提问可以这样设计以下问题:出示一组关于洋务运动时期的老照片,追问这些照片反映了近代中国的什么变化?每一张照片都各反映了什么领域的变化?咱们本地的哪些事务能反映这样的变化?这样学生能真切的感受到近代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形成直观感受,从乡土历史出发,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与乐趣。这部分问题的有效提问很关键,是否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是上好课的关键。因此,新课导入时的提问,主要目的是为了创设良好学习的状态,最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使课堂效率提高。但是教师课堂导入的提问不要一味地追求新奇,远离学生实际,要在认真分析学情的情况下符合各年级的认知能力,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历史课堂的提问应该课前精心设计,反映到导学案上,但是课堂上会出现突发现象,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提问要随时调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实现高效课堂,必须抓好小组建设。历史课堂的小组建设需要学生更好的表达能力,教师的课堂提问不是太多,所以课堂提问更显得重要,要能起到真正的教师主导。比如在讲七年级上册的《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这一课时,首先是课堂导入部分,问题设计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结合现实问题,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课设计这样的问题:屠呦呦是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女科学家,她的获奖演讲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她的获奖是中医药学再次受到世界的著名,那么我国在两汉时期的医学有哪些发展呢?同一时期还有哪些科技成就呢?这样的提问让学生能产生民族自豪感,达到历史课思想教育的目的。又能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对本课更感兴趣,更好的实现师生互动。
学生在展示过程中的提问要随机而动,主要看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是否出现知识性错误,其他小组是否能够质疑展示小组的问题。这时教师要适时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恰当点拨问题,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展示自己。学生在展示的时候不急于打断学生的展示,但要根据学生出现的展示错误加以纠正。例如在讲《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时,学生展示造纸术的发明时,能够顺利说出造纸术发明的时间,当时麻纸的缺点。关于造纸术的改进,在出示的原始材料时,学生的翻译遇到了困难,这时教师及时解决翻译问题,并且追问:这反映了造纸术的改进产生的影响是什么?要求用历史语言回答。这样在展示中让学生思考新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在展示中找到自信,又能有机的结合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造纸术的改进对当时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够运用原始材料回答问题,对课本知识做到灵活运用。让学生在展示中通过回答老师的提问体会学习的快乐,解决问题的快乐。
教学主题部分小组间的相互质疑也属于课题提问的一部分,但是主要是由学生来完成,这时候教师要正确加以引导。因为有的学生提问的严密性和科学性需要指导,又不能打消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教师在鼓励的同时又能巧妙地引导问题的走向。这样的学生提问具有不确定性,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解答问题。比如在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有学生提问:红军長征牺牲了那么多人,是胜利还是失败呢?这时教师要加以正确引导,革命的胜利或失败不能以牺牲的人数为标准,长征保存了革命的火种,保存了革命的精华,是革命前进的动力和源泉。因此长征是胜利的。这样的课堂提问能开拓学生的思维,通过教师的解答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对于知识性的提问,教师不能解答的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等方式自己解决。
在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有需要讨论的问题时,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探究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片面性问题加以纠正,同时可以把学生的提问转化成教师的提问,有价值的问题让全体学生来探究,但是要做到放出去的问题能收回来,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服务。这样能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能很好地发挥出来。“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简要的点评,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灵活运用学生的提问既鼓励了学生又能使优等生发挥更好的作用,让他们更好的提升自己。对于营造课堂气氛,发扬民主的课堂氛围有积极作用。
课堂小结部分的课堂提问,需要对知识进行概括性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从宏观上掌握,探究规律,拓展学生的思维,并与其它节课知识形成前后联系,纳入知识体系当中,为以后的历史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志勇《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研究,杭州师范大学2016
[2] 王晓红《浅谈历史与社会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0.02
[3] 毛舟洪《浅论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教育教学研究)2013
[4] 乐德超《抛砖引玉,投石故激浪——谈历史与社会课堂有效提问》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4.08
[5] 田东泉《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年第02期
作者简介:
李春平 出生年月:1978.10 性别:男;籍贯:河北乐亭 最高学历:本科 职称: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学
(作者单位:河北省乐亭县新戴河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