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初探
2019-09-10冯一芳
冯一芳
生本教育改革的例子,印象最深刻的是深圳外国语学校的外语教师邬老师的英语课堂。她把英语与社会、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科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在麦当劳快餐店、公园、海滨到处学英语,在课堂上充分地进行英语活动和讨论。这样的改革,没有以降低中考成绩为代价,相反,学生学习效率提高。这证明了“生本”教育的可取性。传统的“一言堂”课堂教学模式早已不合时宜,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深化。作为一名年轻的英语教师,笔者也一直在探索“生本教育”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经验和对《静悄悄的革命》、《教育走向生本》这两本书的研读,笔者谈谈学习心得体会。
一、在活动中的合作学习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它的目的在于,用它进行语言沟通和人际交流,而不仅是识记考试的知识点。英语的学习目的决定了英语的课堂应该重视学生间的英语交流,这就需要在活动中进行。因此,在英语课堂中,可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创设语言情境,进行活动教学,让学生进行对话,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运用英语,将学到的知识点在交流中用起来。不管多与少,对与错,重在参与,加强学生的操练。笔者本学期在7A的教材教学中,设计了课本剧、社会实践调查、专题报告(季节、城市)等任务和活动,学生分组合作,活用英语。
“生本教育”提出“学生才是教学的最大资源,教学过程要以尊重学生的内部自然规律为教学前提”。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活动中,应重视学生间的合作,老师的角色则为leader(导入者)、observer(观察者)、adviser(语言顾问)和language instructor(指导者)。因此在上述的课本剧、社会实践调查、专题报告(季节、城市)等任务和活动里,笔者充分调动了学生力量,课堂形式不再是传统的教师讲。而是在教师引领学生进入话题情境后,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任务,再向全班汇报,学生互评。课堂学习收到了实效。
二、以倾听为中心的课堂
由于英语的语言交流功能性,大多数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都重视对学生表达、分析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倾听的能力。事实上,交流并不是突然发出信息然后得到回应,而是在发出信息之前就准备好了与对方的“应对”。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
《静悄悄的革命》里指出,大多数教师以学生的“发言”为中心来了解他们的想法,并不认真仔细地对待“倾听”。善于倾听的学生的通知书上常常被写上“更加积极地发言吧”,而被忽略“善于倾听”也是一个优秀的品质。其实,对那些不多思考就草率发言的学生,倒是该写上“更加注意仔細倾听吧”。更进一步说,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力的话,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能力。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之后,课堂的言语表现才会变得丰富起来,而不是相反。
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要形成互相倾听的课堂,教室必须营造倾听氛围。第一步,是教师对学生的倾听。教师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做出敏感的对应,再慎重地选用学生能理解的词语讲话,这样,学生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还需注意的是,倾听为理解。也就是不止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还听其发言中包含的心情、想法,欣赏、体味学生发言的立场。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
三、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评价
《教育走向生本》介绍,生本教育的评价是与实体活动紧密联系的,是附着于学生的主动发展的活动之中的,是学术性的而不是功利性的。书中以深圳市福南小学评价为例。他们的识字课,学生自己朗读录音,读对了就算过关。阅读考查,给学生一篇有一定数量生字的文章,学生在一周内读完,考查时就读这篇文章,并请学生回答:“你在读的时候遇到哪些问题?”“你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这种考试,十分便于操作,又充分体现生本精神。
笔者本学年也做了评价考查的新尝试。如进行英语口语(朗读)考试。给学生精选了几篇英语美文,学生自主选择练习,然后进行朗读考试。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必定遇到了生词,想方设法(听录音、查词典)学会怎么读。在阅读等作业中,笔者关注学生的查单词标注,并作出评价。
综上,笔者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注重活动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正确倾听与表达,尝试新的适合学生主动发展的评价方式。这些,与《静悄悄的革命》、《教育走向生本》两本书的理念吻合,也是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观和教学观的,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静悄悄的革命》 日.佐藤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
【2】《教育走向生本》 郭思乐 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