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三位恩师
2019-09-10游宇明
游宇明
绅士一词来源于西方,这种阶层一般有些社会地位,知识渊博,待人友好,讲究细节。如果勉强用汉语里的词来比附,儒家文化里的“君子”庶几近之。所谓绅士风度,其实就是绅士通常的一种为人处世的风格,季羡林先生就遇到过多位绅士。
王寿彭是清末状元,民国时期做过总统府秘书和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学识渊博,书法造诣颇高。他兼任山东大学校长时,规定山大附中每一班的甲等第一名且平均分数达到95分以上者,可以受到奖励,奖品是他亲笔书写的扇面和对联。某一年,只有季羡林达到这个要求,于是便成为唯一获得状元公王寿彭墨宝的人。扇面上是一首七律,结尾落款写道:“羡林老弟正 王寿彭”,对联的开头则写道:“羡林老弟雅察……王寿彭。”不仅称学生为“老弟”,还谦虚地让他对自己的书法“指正”“雅察”,绅士风度自然流露出来。
吴宓在清华大学做教授时,替天津《大公报》主办副刊,季羡林等几个喜欢写作的学生,经常给副刊写书评一类的短文。按照常理,学生发表文章,报社支付稿费;老师做编辑,文章更容易得以发表,学生应该感恩。然而,吴宓将学生向他主持的版面投稿看成是一种支持,多次邀请季羡林等人到住处做客,还请他们到教授西餐厅吃饭。
1945年,在德国哥廷根的季羡林计划回国。得知老师陈寅恪在英国治眼疾,连忙写了一封长信,向他汇报十年来的学习情况,附信寄去自己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及其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陈寅恪回了一封长信,告诉自己的近况。信中说:他拟向北大校长胡适、代校长傅斯年、文学院长汤用彤等几位先生介绍季羡林到北大任教。后来真的兑现了诺言。
对待一个普通的中学生,王寿彭其实可以不那么客气,毕竟他名高位显,年纪也大得多,以长辈和老师的身份说话,没人觉得不妥。吴宓对投稿的季羡林的厚待、陈寅恪对希望求职的季羡林的帮助,都不是他们的分内之事,他们愿意主动提携后进,无非是出于一种希望学生成长进步的师者仁心。
具有绅士风度的人,给别人的感觉可以用两个字概括——舒服。绅士风度必然是友好、低调的,必须充满着利他行为,这一切无疑都会使他人感到温暖。
這三位先生的绅士风度,是一份温热的文化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