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采在新闻写作中的重要性

2019-09-10刘慧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重要新闻写作文采

摘要:一些好的新闻作品,之所以能得到大众的认可,不仅在于阐理的深刻、形式的新颖独特,还在于文章的文采。

关键词:新闻写作;文采;重要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284-01

早在很久之前,古人就意识到文采的重要性,孔子曾说过:“言之无文,其行不远”。文采之于文章绝不是可有可无,好的新闻作品,之所以能得到大众的认可,不仅在于阐理的深刻、形式的新颖独特,还在于文章的文采。

1.言之无文.其行不远

现如今,新闻媒体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很多新闻媒介为了吸引读者,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推陈出新,从新闻报道的角度、标题、形式、版面等都进行了策划和包装,却忽略了最根本的内容——文字。许多媒体从业者认为,新闻报道就是传播新闻,报道实事,进而忽略了文采在新闻写作中的重要性。干巴巴的写作,不带丝毫感情色彩的事实报道到底能吸引多少读者呢?更不必说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回顾一些优秀的新闻作品,比如,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穆青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艾丰的《现代化的觉悟》等,这些当中哪篇不是集思想与艺术于一体、脍炙人口的名篇?大众传媒的工作:不仅只是发布发生了什么事,还要让读者愿意听、愿意看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单纯地报道,没有文采,传播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因此,各大媒体报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征服读者,最终还是要靠文字、文采。

2.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语出自苏轼《和董传留别》一诗,其指,常诵读诗书的人,气质才华自然显露。此用来形容人的语句,同样适用于一篇好的新闻作品。好的新聞作品定是离不开好的文采。报刊文章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具有升华人类精神的职责。优美、隽永的文字如一杯香茗,耐品,使人心旷神怡。世间万物都有它各自的形态,人的一生也由酸、甜、苦、辣、咸等不同的味道组成。

新闻写作只有将众生百态,万物之相描述生动、形象了,才更加具备可读性,抓牢读者的视线。《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有一段描写灾荒后的兰考大地: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自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寥寥几句就将受灾后的荒凉景象展现在人们面前,非常形象。

大量新闻实践证明,新闻要因事而发,在平淡中饱含韵味。换句话来说,就是指在新闻写作中,需要文采来遮盖平铺直述的“工作调”“文件味”“总结腔”,同时,新闻的文采要顺势而为,适可而止,在语言上要做到准确、生动、凝练,切忌长篇大论,华而不实。这就要调动一切文学手段令文字散发出独有的魅力。穆青曾在六十年代就提出“用散文笔法来写新闻”的学术观点,就是要用散文的活泼来帮助新闻挣脱固有的束缚和模式。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读得多了,视野和思路就开阔了,不仅丰富了知识、还能提升思想深度。读书一定要读经典著作,好的文学著作不仅蕴含着大量的常识,饱含着深邃的思想,且用词讲究,语句结构多变,词汇量丰富。比如文学巨著(红楼梦》,书中对每个出场人物的描写都很传神,读之,一个个丰满立体的人物跃然纸上,仿佛近在咫尺。“丹凤眼、柳叶眉,粉面含春威不露,朱唇未启笑先闻。”这是书中一段对王熙凤外貌的描写,相当传神,寥寥几句,一个有血有肉的美人来到眼前,这和作者极高的文学修养密不开分。同样写美人,普通人只会用“美丽”“漂亮”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原因无他,不过是词汇量不够,无法将文字灵活传神的运用。

不同的记者写出的新闻也不一样,有的记者尤其是进入新闻行业时间比较短,有的甚至之前所学与新闻专业毫不搭边,写新闻也能写出来,但仅仅做到交代清楚人物、时间、地点、故事内容等要素,干巴巴,没有丁点感染力,对除了获取信息之外,尚且有其他需求的读者来说,这样的写法就是失败的。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新闻采编只追求数量和时效,写作者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新闻写作的手法和技巧上,从而忽略了文学素养的提高,很多记者天天忙着跑新闻,写新闻,有多少时间用来读文学著作,积淀人文知识,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呢?

作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写作者,应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沉静下心来好好读书,读经典原著,不断地积累、沉淀,将书中的知识内化为自身所有。如此,才能在写作时,妙语连珠,胸有成竹,下笔如有神,一气呵成。

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重视新闻文采,并不代表刻意去追逐文章的文学性,极力遣词造句地堆砌华丽的辞藻。以前不懂,读书看文章喜欢极富绚丽的语句,有时候看到美的词句,忍不住记录下来背诵引用。比如,”一剪闲云一溪月,一程山水一年华。一世浮生一刹那,一树菩提一烟霞。”这是名为自落梅的作者写的语句,此人曾作为网络作家红极一时。但这样的语句读得多了,反而觉得用词刻意为之,雕琢的痕迹太多明显。

新闻写作亦是如此,刻意为了文采而去堆砌华丽的辞藻,读起来貌似高深,实则苍自浅显,而故作堆砌的词句读起来别扭拗口,甚至连文章最基本的通顺、连贯也失掉了。罗马并非一日建成,文学素养的提高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读几本文学著作,摘抄几句华丽的语句,写新闻时照搬进取,这不是写出好文采的做法。要使文章做到自然清新,必定要具备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极高的文学素养。因此作为一名好的新闻工作者要在基本功上下功夫,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勤读,勤练,勤思考,而不是投机取巧,在玩转文字上耗费心力。

参考文献:

[1]尹德刚,周胜.当代新闻写作[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刘海贵,尹德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汪言海新闻采写十五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

[4]刘艾文,季志敏.新闻报道的文采表现[J].记者摇篮,2012,05.

作者简介:刘慧,(1983.05-),女,汉族,山东省泰安市人,硕士研究生,山东农业大学,校报编辑,研究方向:新闻的宣传、采编以及报纸的编排。

猜你喜欢

重要新闻写作文采
翻译家的文采观
翻译家的文采观
有一种文采叫“抠字眼”
古人的幽默你不懂
浅议幼儿非智力因素教育的价值
交往是幼儿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的奠基石
浅谈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论梁衡新闻写作的致胜“三招”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新闻专业实际应用课程《新闻写作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