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效为本在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的应用探究
2019-09-10罗媛
摘要:在知识获取渠道多元化的背景下,知识为本的高等教学培养模式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香港高校首先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习成果为证据”的成效为本教育范式,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基于成效为本的教育范式从输入、过程、输出三个视角来对票务管理实施课程改革探究。改革探究以现场岗位作业过程为目标导向、以职业岗位作业标准和作业流程为评分量化依据,实施制定明确化的教学目标、整合实用化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设计可量化的评价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多元化;成效为本;二次整合;量化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283-01
1.在高职高专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教学中实施成效为本范式的意义
1.1 转换师生角色与关系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对自身职业角色应有一个新的认知,教师角色也应不断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主仆式师生关系的课堂气氛相对沉闷、学生参与度低、课堂效果甚微,而高职高专的学情是厌烦理论知识偏向操作,故而打破这种传统的形式选择适合高职高专特征师生关系很有必要。成效为本是以学生为中心,着力于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及其学习效果。课前,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以确定学生是否一定的知识及技能,使得教学能够更适合学生的诉求。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输入、理解、接纳和应用知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备课~授课_7平价”的各个环节,以此来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1.2 形成多元化考核评价的必然性
以学生的作业、平时出勤和期末测评的评价,没有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学生各阶段的表现。这种考核评价是封闭的、静态的,忽略了把学生主动参与、操练的实训成绩纳入到学生的最终成绩中,忽略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各种潜能的挖掘,缺乏考核的动态性、及时性和灵活性,容易打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教学考核评价主体较为单一,基本局限于教师自身的单一评价,没有从多层面、多渠道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考核,而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应该给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学生评价能让学生获得来自同窗更多的认可,能促进其感情交流,也能侧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成效为本在城市轨道交通票務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2.1 学习成效的设置
成效为本强调课程目标描述的清晰程度。在进行学习成效设定前先行诊断学情,根据现场岗位技能要求再结合学情明确界定学习成果、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本课程开设前学生已经具备城轨车站设备相关理论基础和设备操作技能,且乐于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结合学情以现场岗位作业过程为导向,围绕票务职业岗位的作业标准和作业流程,针对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分模块整合教学内容,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与岗位的职业标准“无缝衔接”。
2.2 教学活动的设计
结合学情选择有利于达成学习成果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活动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习”取代“教学”,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成效为本强调学生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构建知识框架。比如在教学活动中通过项目教学法,设计驱动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到该行业的专题探究中;在管理项目时,选择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聚焦到项目问题上,跟踪学生思路发展;实施项目时,鼓励学生相互协作,合作完成项目作品。通过参与复杂、真实问题的解决过程,帮助学生不仅“知”,且体验如何“行”;在实施项目时,学生小组建立了沟通和协作关系,吸引及激励厌学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了学生“解决问题、自我管理和沟通”的技能;支持学生进行探索和自主的学习,满足了不同技能水平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2.3 评估方式的确立
教学过程中,在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同时,教师应注意并合理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通过评估来判断教学过程中的每个步骤及有效性,并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和调整,故而教学和评估策略应围绕每个学生来进行。故而评价方式应结合学情、教学内容、岗位能力需求来确立。鉴于我院学生普遍理论学习能力相对偏弱,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除教师评价外,添加了学生自评,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评价表里增加评价元素、细化岗位能力需求标准,让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能够获取成就感和认可。
3.结语
成效为本教学范式实现了“教学与学习、效果与活动、目标与效果”的融合与统一。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多维度的参与课堂。
参考文献:
[1]李海花.香港中文大学E-leamning促进大学教学改革发展特色及启示[J].高教研究.2010.
[2]刘红成.成效为本教学方法的理论与实践——以香港高校英语教学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09.
[3]汤佩铮.正确制定具体明确的教育目标是高职教改的基础[M].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1997.
[4]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罗媛(1988-),女,汉,重庆人,本科,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交通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