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困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019-09-10金卓贤
金卓贤
“物理难学”这是大多数学生的感受。许多初二学生在还没有开始学习物理课之前就受到了这种观点的影响,特别是那些学困生,他们本已对学习失去了信心,现在又多了一门难学的学科,心理压力就更大了,也就谈不上对学习物理有多大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设法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
一、上好“引言”課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初二学生对新开设的物理课是陌生的,尤其是学困生,他们因陌生而畏惧,同时又因陌生而好奇。我们要抓住学困生这种矛盾的心理,把陌生的物理知识变为他们生活中熟知的现象,把他们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
首先,要上好第一节物理课。 大多数学困生在学习上不肯用功,贪玩好耍,即便是用功,其方法也是呆板而机械的。在《引言》课中,应注意结合学困生这一特点,多列举一些他们熟知的事例、现象,以打消他们的陌生感、畏惧感。在这节课中,对“物理研究什么”这个问题,可列举他们熟悉的磁铁相吸、电灯发光、爱看的电视以及他们最爱玩的足球、溜冰、游泳、骑单车、溜溜球等所包含的物理现象,这些都是学困生最喜欢的,也是他们最熟悉的,这样物理知识离他们近了,兴趣也就有了。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几个有趣的实验来表明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从而导出要学好物理,最重要的就是离不开“实验和观察”。自然界中有趣的物理现象很多,我们要弄清楚这些有趣的现象,就必须学好物理,而学好物理这门课就得掌握一定的方法。这时所有的学生,急于知道的心情纷纷表露出来,尤其是学困生,对物理的陌生和畏惧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二、以成功体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学困生是很自卑的,自卑束缚了他们的思维,压抑了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上不敢发言,不敢在同学中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他们又不甘寂寞,常用调 皮捣蛋的方式来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以达到心理平衡。这种自卑来自同学,也来自老师。要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就要调节学困生的心理,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在课堂上多要给学困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并让其体会成功的喜悦。在物理课中,有不少物理原理学生难以理解,我们就更应注意对待学困生的态度,只有让学困生敢问,他们才会去积极发现和思考问题。
使成功的体验与学习形成良性循环,有兴趣才会主动,然而学习兴趣的持久取决于成功的体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说过:“兴趣就是花少量的时间得到一个好成绩”。一般说来,在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期,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是很浓的,如果有了收获又得到自己和他人的的好评就会使兴趣得到加强,否则屡屡的失败就会销蚀原来的兴趣,因此在平时的测验中试题的易中难比例尽量简单些,使“学困生”也能得到一个好分数,并且每次考试后不纯看分数只要看到进步都要进行表扬、鼓励;平时上课针对他们设计的问题应尽量简单些,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建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三、变“课本”为“生活”,触发学困生的灵感
人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兴趣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最活跃的动机,一个人的某种兴趣形成后,只要相关的事物出现,大脑就会处于兴奋状态。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利用学困生的兴趣和爱好,把他们的大脑转入兴奋状态,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因此,教师应力求对学困生的兴趣和爱好有更多的了解,在举例时,注意结合学困生的兴趣爱好,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面对众多学困生是足球迷,在讲“路程和时间的计算”时,可提出为什么“点球”易进的问题,让学困生去思考。在讲到“音调、音色、响度”时,我曾问一个课本上贴满了“天王巨星”图片的学困生,“你能否分清刘德华和张学友的歌声?”他脱口而出“音色不同”,这一问加深了他对“音色”的理解。
四、重视实验课教学,以一些典型有趣的实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思索得来的,在物理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动手做实验,引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学生看到这些奇异的现象后,即使是“学困生”也会有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心情去看书,去找原因,想知道为什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也是我们教 师最愿看到的结果。
五、精心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困生”与学习的兴趣
情景不仅是“一种刺激”而且是教学目标相应的知识活动。与情景活动相应结合的一种人为优化的场景,这种有意识创设的,优化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客观情景,在教师语言的启迪下,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心理场景,如临其景,不仅促使全班学生,全神贯注地认知,而且激发学生有情感地主动参与学习,如在讲摩擦力时可让学生回忆在家拉手推车时,同样重的车走在水泥路上和泥土路上的感觉、用力情况,找出用力不同的原因;拉重车和轻车的用力情况,找出用力不同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用学生熟悉的场景让“学困生”也会主动参与讨论,因为他们有生活亲历,现象直观,结果易得。
总之,兴趣属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农村中学的“学困生”的智力因素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差异,因而从挖掘智力因素,培养非智力因素入手,对“学困生”进行兴趣教育,不仅能使“学困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更重要的是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一旦保持下去,就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的动力,足以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各种挫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困生”们在“兴趣”老师的培养教育下逐步得到发展,从而走向成功,这也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最愿看到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