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使用手机上网存在的弊端
2019-09-10潘能凤
潘能凤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中学生使用手机的人数相当之高,几乎所有的中学生都人手一台。中学生是一群對新鲜事物有着强大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新鲜感的群体,而且他们的接受能力很强,能很好地接触与掌握各种新技术、新应用。但对手机的使用,发挥手机的正向影响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关键词:中学生;手机上网;弊端
一、对手机上网各项功能的利用率不高
手机上网尽管已经深入到中学生每日的生活学习之中,但是中学生却并未充分的利用好手机上网的各项功能。中学生使用手机上网仍然处于休闲、娱乐阶段,大部分中学生使用手机上网主要是为了打发时间、查看新闻、娱乐消遣,常用的服务也大都限于聊天(QQ、微信等)和网络社区(QQ空间、贴吧、微博等),手机上网其他的实用性功能如知识性搜索、手机导航、收发邮件并没有得到中学生的亲睐。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既要有强大的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强大的利用新事物、新科技的能力。
中学生使用手机上网很普遍、频繁,但是对手机上网的各项功能却利用不高。其中的原因:中学生对手机上网功能的认识不全、对手机网络的娱乐性功能无法抵抗等。很多中学生尽管频繁地使用手机上网,但是却对手机上网的功能认识不全面,以为手机上网无非就是上网聊QQ、刷微博、逛社区,并未在意手机上网还有其他诸如导航、学习等功能。更多的中学生知道手机上网有着几乎可以与电脑相匹配的各项功能,但是手机上网的方便性与私密性使得他们更加倾向于使用手机上网来进行一些娱乐性的活动,他们不用担心被别人看到自己在干什么,尽情地去满足自己的兴趣。
二、手机上网容易让中学生产生依赖性
手机上网对中学生生活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手机上网丰富了中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在学习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手机上网开拓了中学生的视野,让她们获得了更多、更新的知识,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它有利有弊的一面,我们不能要求任何事物都只有利处而无害处。手机上网在心理方面对中学生就存在着消极影响,容易让中学生产生依赖性,特别是在性别上,女生对手机上网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在年级上,低年级段的中学生不能很好控制自己使用手机上网,一旦手机因种种原因无法上网了,他们就会感到无聊、焦虑与不安。
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女生比较静,闲暇时间一般都喜欢做一些安静的事情,而男生好动,一般都喜欢去做一些运动,所以女生比男生更依赖手机上网。而低年龄段的学生不如高年龄段的学生成熟,自我控制能力低,并且低年龄段的学生空闲时间比较多,对中学的学习、生活还比较迷茫,所以借助手机上网打发无聊的时间。
三、手机上网影响中学生人际交往
手机上网成为中学生和以前同学、网友沟通交往的工具,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中学生的交往空间,增大了他们的交际面,然而,很多中学生由于在学校还未建立好关系,手机上网交友就成了他们躲避现实人际交往的手段。在调查中显示,很多中学生使用手机,大量热衷于手机的聊天软件,如QQ、微信等,通过可以通过这些软件,去和过去的朋友聊天,也可以去结交大量的网友。很多中学生表示,在网络上交友,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用像在现实中一样去顾忌很多东西,一言不合还可以再去结交新的网友。在网络上交友,中学生可以不需要注重人际交往的技巧,与此同时,他们也可以不需要面对现实中的人际交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学生的人际交往。
四、手机上网影响中学生的消费观
随着手机上网的不断普及,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手机消费软件的出现,网络消费以其便捷性、快速性,迅速入主民众的各项消费,中学生作为新生事物的主力军,也成了手机消费的主要群体。然而,中学生尚未有经济来源,很多中学生消费主要来自于父母,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亲子关系的一定矛盾。与此同时,中学生尚处于人格养成期,性情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的消费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比如,很多中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游戏充值、购买各种消费品,追求时尚、盲目攀比的心理,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消费中的“不正之风”。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存在即时合理。”手机上网的存在当然也有它的合理性,它旨在方便人们的生活、学习。积极地利用手机上网,我们将获益匪浅,如果错误地使用手机上网或者为手机上网所役,那么手机上网将成为社会的洪水猛兽,所以,中学生要正确地看待和使用手机上网,让手机上网为我们所用,为我们服务。
参考文献
[1]谢作想.手机上网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1(2):16-18.
[2]杨雪睿.手机上网用户特征解析---手机上网扩大还是缩小了受众的知识沟?[J].现代传播,2010(9):53-56.
[3]孙国庆等.中学生手机网络成瘾与网络使用自控力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9):1078-1080.
[4]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