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阅读推广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

2019-09-10陈雨敏陈梦婷孙俊

锦绣·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阅读推广高校图书馆

陈雨敏 陈梦婷 孙俊

摘 要:高校图书馆书籍基本已经实现电子数字化,学生的生活方式与阅读习惯都发生了巨大转变,传统纸质阅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多元阅读需求。微信是大学生广泛使用的即时沟通工具,而微信丰富多样的功能为高校图书馆微信阅读推广创造了良好条件。每年4月23日是读书日,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因此,笔者对广州市高校图书馆2019年4月、5月的数据调查为基础进行的分析应用现状及改善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阅读推广;策略研究

一、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阅读推广的必要性

(1)互联网技术必将推向网络阅读潮流

近年来,微信公众平台拥有订阅号、服务号、小程序三种类型,已成为给个人、企业和组织提供业务服务与用户管理能力的全新服务平台。南方都市报大数据研究院连续两年编制“广东省全民阅读指数”,2018年度的指数报告数据显示,纸质读物日均阅读时长为35.92分钟,电子读物日均阅读时长则为103.79分钟。可以发现,无论从阅读率还是阅读时长,广东省成年居民都更偏爱电子阅读,甚至电子读物日均阅读时间达到纸质读物日均阅读时间的近3倍。据调查显示电子阅读更受广东省成年居民阅读钟爱;其中广东省21市全民阅读指数排行榜——广州以91.65的分值居于榜首。

(2)网络平台阅读优势

第一,碎片化阅读

目前各种网络阅读平台公众号层出不穷,也正是抓住了学生碎片化阅读的心理,学生通过电视这样的实体媒体进行了解时事的概率较少,因此公众号撰写者通过调皮的语言进行集中概括和心得体验,只需一则推送便可使读者进行快速阅读、碎片化阅读,了解当下时事。

第二、资源集中、实时共享

微信网络平台可以实现不必拿着纸质书籍便可随时随地在线阅读,可跨时间、空间、地域进行抽取性吸收知识,并且可实时更新内容,不再局限于本校园新闻,一句话、一段话、一篇文章即可了解昨日新闻,今日动态。

(3)微信公众平台阅读推广可行性分析

第一,软件应用免费

微信公众平台是微信软件的衍生品,无需再进行下载,只需关注即可获取信息资源,在使用过程中无需花费太多数据流量,在无线网络覆盖下更不用考虑流量费用问题[1]。通过网络让学生知道更多实时资讯,快速了解校园有关阅读部分的信息。

第二,推送形式多样化

学校客户端可以群发文字、图片、视频、语音以及图文并茂的文章,还可以自制自定义菜单,快速了解该学校图书馆主要囊括哪些部分,使用方便。学生也更能接受各种新鲜事物,并且,用户还可在微信公众号后台发送问题,营运者会第一时间在网页后台看到并及时解答问题,可以实现一对一问答。

第三,安全性

已开通公众号的高校都是通过实名认证,是第三方机构必须实行的一项审核流程,必须提供真实的学校信息以及负责人真实身份,属于学校的官方公众号,所发布的内容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在线即可实现阅读电子图书,不会顾虑是否买到盗版书,也节约这部分的花费。

二、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阅读推广现状

(1)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以及小程序用户开通数据情况

笔者通过微信客户端搜索关注35所广州本科院校图书馆名称,发现25所大学开通公众号,其中,13所大学属于服务号、12所大学属于订阅号,还有12所大学没有开通公众号。接近1/3的学校还没有完全接受现如今的网络潮流,表明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阅读推广宣传力度不够、服务意识不强、平台建设不完善。

(2)微信公众号账号的名称

各高校图书馆的公众号名称都很简洁大方,基本采用“学校名称+图书馆”字样或者“学校简称+图书馆”字样,可以使用户快速、方便的搜索该学校图书馆官方微信平台。

(3)高校圖书馆微信公众号文章发布量以及读者阅读量

笔者对广州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在2019年4月、5月文章进行调查(如下图),根据发布的文章类型来看,发布有关征文比赛、检索技能大赛等比赛;有关活动读书分享会、专利讲座等的文章大概有562篇;发布优秀文摘、论文和数据库或者推荐书籍、书单的文章大约有178篇;通知类型的文章一般是发布假期时间、图书馆开馆闭馆以及设施更新等内容,其文章量约有166篇。

第一,大学生比较注重证书和比赛实践经验带来的荣誉,往往这类活动的阅读量往往会比其他类型的文章高。第二,通知类的文章和荐书类的文章发布量不相上下,但通知类的文章的阅读量高于荐书类文章。第三,原创类文章在高校图书馆公众号极少出现,很少会发布有关撰写者的心境和讨论社会有关新闻的话题。

文章均日阅读量在500~1000占50%,说明普遍学校发布的文章内容还有待提高。

三、如何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阅读推广进行改善

(1)关注热点、注重互动[2]

目前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所推送内容更多是有关比赛、讲座以及通知,极少是推荐书籍、书单,应多多推送一些校园趣事或新闻时事,适当使用网络语言,在学生轻松阅读的同时对事物有进一步的了解,既可满足不同学生对其他方面的需要,又能吸引更多不同类群的学生。

另外,在推送内容话题时,增强学校图书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很重要,这可以在推送的任何话题内容都可以在末尾提及,互动内容如果是有利益性或回忆性,更能留住读者,如留言有奖。

(2)设计固定推送系列

推送内容时可以有固定推送系列,如每周一结,可以对每周校内活动进行概括,可以让读者一次性了解全部新鲜事物;推送内容要以“质量”优先,切勿以“数量”论英雄,建议分2~3次推送,一次不超过4篇,并按照推送内容的轻重缓急顺序进行排列[3]。

(3)定期更新电子图书资源

图书馆里借阅到的工具书部分是相对老化、陈旧的版本,记载的知识不够全面、严谨。系统需定期完善纸质版书籍转换为电子图书的流程,通过整合网络资源和各高校图书资源,平台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最新版本的工具书资源提供给用户定期更新电子图书资源,节省用户的精力和时间。

(4)推行借阅排行、建立奖励制度

借书用户一是可以通过借阅系统已经数字化的电子图书,以数量形式形成一个排行榜,二是微信公众后台可查看用户关注的留言互动量,以积分制形式形成排行榜,以推送形式公示每月借阅排行榜,使读者体验多种借阅服务新形式,不仅有效增强图书利用率,而且可促使同学们学习,真正达到图书资源共享的目的。

四、针对现状进行具体的策略研究

(1)明确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定位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图书馆应设计简洁的自定义菜单,目的是让学生看到清晰的信息分类,快速获取阅读信息。学生可根据不同需求可以进入子菜单内设计的信息网络链接,在内看到图书情况、文献、借阅排行榜、心得评论区等。

(2)根据读者阅读需要,改善阅读推广形式

第一,借书程序

学生使用自己的学号或相关信息注册登录该平台,做到一人一号一用,不但可以查询到自己在本校或外校的借阅记录,还可通过此平台操作完成图书的借还程序,也可以随时随地查找和阅读图书,就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图书的借还率和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第二,图书更新时间安排

学校根据不同时期时点定期更新图书,进行图书内容更换,不断与时代接轨,定期通过推送内容形式告知学生,这样学生会更愿意走进图书馆、点击微信公众号,增加学生的期待性、可靠性。另外,学生还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后台形式或者留言预定图书,一旦学校有此书籍资源,会通过信息发送形式告知。

第三,推送内容更新时间安排

由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大学生,需考虑学生的作息时间,应尽量避开上课时间。微信公众后台有一系列数据可以获取每天关注公众号的使用者的阅读高峰期,会发现学生一般在食用三餐时和晚上21:00~23:00时间,使用手机的时间会比一天内其他时间多很多,此时阅读公众号推送内容也会增加,所以选择恰当的推送时间,会更上一层楼。

(3)科学规划平台资源,提高资源整合利用度

单个高校的图书资源一般是根据学校专业教育科目的图书资源进行购买,资源不齐全。笔者建议各个高校进行联系,利用平台数据进行分享,加强高校平台资源资源规划,实现跨院校图书资源分享,减少圖书资源重复,增加图书资源完善,避免信息交叉或遗漏。

(4)提供有效的参考咨询

目前就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现状来看,宣传力度以及管理层面都有所不足,人员配置不完善。笔者认为对图书馆管理人员不仅是对其图书馆专业素质的培训,还需培训一个专门管理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团队,在完善借书程序结构的同时,提高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内容质量也是需要完善之处。

参考文献

[1]蒋逸颖,高校图书馆微信阅读推广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湖南,湘潭大学,2017.

[2]乔志娟,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影响力研究——以广东10所高校为例,广州,广州大学图书馆,2017.

[3]张秋,杨玲,田曼,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北京,清华大学图书馆,2014.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陈雨敏(1999—),女,广东梅州人,广州工商学院经济贸易系学生;

第二作者:陈梦婷(1994—),女,广东梅州人,通讯作者,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第三作者:孙  俊(1988—),女,广东广州人,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

*广州工商学院2018-2019学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校级项目,编号:xj201913714056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平台阅读推广高校图书馆
基于微信的大学生微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