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2019-09-10李玲
摘 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掌握规律、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对人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同样对当代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前瞻性意义。本文主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剖析其对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文明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不过本文主要从生存、生产、消费三个主要角度做阐释,包括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推动人们生存理念、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近两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由高速转为高质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社会主义建设的五位要素中,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模式曾一度陷入“唯GDP”的错误观念中,在发展过程中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保护。21世纪以来,我国正努力从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中走出来,经济发展由粗放轉为集约。近两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2018年相较2013年PM2.5值下降了40%,中国成为世界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能力最大的国家、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但总体来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生态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首先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大气污染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只有1%达到其推荐的宜居空气质量标准。2018年北京的肺癌发病率相较2008年上升了36%,严重的雾霾问题从北向南扩散,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健康状况。其次是水污染问题,中国是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人均可使用淡水量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再而是不可忽视的水土流失问题,我国现在的水土流失面积有160万平方千米,几乎占国土面积的1/6。除此之外,土地沙漠化、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仍然困扰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生态文明的建设亟待科学的理论指导,200多年前的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二字,但其自然观中蕴含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探讨对当代生态文明的建设依然具有前瞻性的意义,值得深入探讨。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内涵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包含许多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的双方,例如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关系等,在其自然观中,也有一对最基本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马克思和恩格斯超越性地从历史的角度,将社会关系统一于自然关系,将人类的历史统一于自然史,使人与自然相统一而非对立。
1.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根据马克思主义,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1]”,因为马克思认为,人为了避免死亡而必须与自然界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所谓的人的生理活动和精神活动同自然界的联系,其实就是自然界和其自身的联系。根据这个理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自然界的基础之上的,正是自然界的阳光空气、山河湖海、矿产资源支撑着人类的生命系统,自然界是全体人类不可辩驳的母体,自然与人类并非以往认为的对立关系,而是基于互相依存的同一关系。
2.社会关系本质是自然关系
人一旦开始实践活动,就开始建立与自然的关系,在实践过程中,又建立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人在实践活动中建立了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生产关系,只有从这个角度出发,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人的实践活动是人和自然沟通的媒介,实践活动使自然成为社会的自然,使社会成为自然的社会[2]。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人与人的实践活动完成,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说,社会关系的本质是自然关系,自然界具有的某种规律也适用于人类社会。
3.人的历史是自然史的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从唯物的、历史的角度揭示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统一性,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历史也是自然史的一部分。人类创造历史的前提是人必须要活着,要通过实践活动从自然界获取人类存在的条件,包括四个要素:生产资料、家庭关系、自然关系、社会关系[3]。人创造历史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需要自然的参与,也无时无刻不受自然的制约,因此人类的历史活动是以自然为基础的,人类历史是自然史的一部分。
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阐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也就是生态文明的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人们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深化。当前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包括文化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三个方面,从更通俗的角度讲,就是马克思的自然观影响人如何生存,人如何生产,人又如何生活消费的问题。
1.引导生存理念的改变
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生存理念对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产生了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马克思主义中最基本的理念就是“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人类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要条件。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的生存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社会的自然生存状态;第二阶段是人受物质支配的物质主导型生存状态;第三阶段是摆脱了物质对人的控制的生态生存状态。
按照马克思主义生态生存理念,我国目前正处于物质主导型生存状态向生态生存状态转变的过程中。对物质的追求和对生态环境的追求成为生存状态转变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但此过程是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习近平主席在河北唐山考察时说过,“同生态问题抗争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问题”[4],在马克思主义生态理念和党的生态方针的指导下,人们不再以物质生活为唯一至高无上的追求,而是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又不损害群体生存的自然环境,不仅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更将从历史角度,注重代际之间的平等,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
2.推动生产模式的转变
恩格斯曾经告诫人们:“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因为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5]生态文明理论中的“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深刻体现了人是自然一部分,人与自然共存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善待自然家园其实就是善待人类自己。在此理论基础之上,人对待自然的态度其实反映了人对人的态度,人对自然的残酷剥夺压榨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压榨。因此,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角度出发,解决好生态文明问题,不仅仅是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问题,还间接折射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问题。
人类在资本主义的驱使下,以满足眼前利益为中心,对自然界进行疯狂的掠夺。西班牙人曾经在古巴焚烧大片的森林,为最能盈利的咖啡树提供肥料,但没想到暴雨之后的山洪没有树木阻挡,数日就将这“肥料”冲刷得干干净净。马克思主义对此的论述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下生产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为实现生态文明,不能被资本奴役只看眼前利益,因此应当积极推动生产模式的改革,秉承“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5]”的价值理念,从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从唯GDP指向转向绿色GDP指向,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
3.倡导消费模式的转变
毛主席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说过,党需要“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6]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准。
新中国成立的70年后,中国人民的消费模式得到了阶段性的升华,党带领人民在生活方式上努力转变高生产、高消费的生产理念,以生态技术作为物质生产的主导生产方式,将生态水平而不是物质生产水平作为衡量文明发展的主要标志。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角度来定义消费的概念,就是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通过从自然界和加工过的产品中吸收能量,以实现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过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前提下,劳动者和其劳动产品实现统一,但在资本主义介入情况下,劳动产品反而成为劳动者的对立面,劳动者劳动产品所奴役。我国消费观念目前就存在这种为消费而消费、以毫无意义的消费为乐的现象,因此应当清醒认识到消费主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倡导绿色消费,消除人对物毫无止境的贪婪,实现消费模式的转变。
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理论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为实践依托,以生态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经过历代中国建设者不断概括、反思、创新的结果。本文主要从人与自然关系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文明的影响,在几百年后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仍然有许多理念值得我们深究。
參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47
[2]范星宏,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D],安徽大学,2018.6
[3]恩格斯:《反杜林论》[M],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8页
[4]毛泽东,毛泽东文选第五卷,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M],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5页.
作者简介:
李玲 女 朝鲜族,延边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