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鲁木齐市0~3岁早教机构发展现状与思考

2019-09-10刘莹

早期教育·教研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乌鲁木齐市早教婴幼儿

【摘要】机构地域分布不均衡,内部规模差距大;课程设置缺乏本土化,重技能轻游戏;家长对早教机构价值的认识存在误区;教师专业化程度低,缺乏系统性的专业培训;市场化取向明显,收费偏高等是制约乌鲁木齐市0~3岁早教机构发展的主要问题。乌鲁木齐市0~3岁早教机构应本着“教育质量发展”为先的路径,从政府监管、教师质量、机构自身建设、家长理念四个方面入手,促进乌鲁木齐市早教机构的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关键词】乌鲁木齐市;0~3岁婴幼儿;早教机构;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9)06-0011-03

【作者简介】刘莹(1985-),女,新疆博乐人,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脑科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领域研究与实践的不断进展, 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良好的早期教育能促进婴幼儿的健康发展,为其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目前早期教育运动正在世界各地相继展开,如美国的“开端计划”、英国的“确保开端计划”、印度的“ICDS项目”、新西兰的“普鲁凯特计划”、以色列的“0~3 岁教养计划”,等等。当前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促进和鼓励早期教育和早教机构的发展,如《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统一简称为《发展纲要》),在该《发展纲要》中目标策略方面明确指出:促进0~3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加强儿童的潜能开发;积极开展0~3岁儿童科学育儿指导,积极发展公益性普惠性的儿童综合发展指导机构,以幼儿园和社区为依托,为0~3岁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指导;加快培养0~3岁儿童早期教育专业化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要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也提出了积极开展公益性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服务。

新疆的学前教育在国家、政府及自治区政策措施的大力推动下,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但无论是乡村的学前教育或城市的学前教育,教育对象大多集中在3~6岁儿童的教育,对0~3岁儿童的早期养育关注较少,且大都把0~3岁早期儿童的养育责任归于家庭。

鉴于此,本文选取乌鲁木齐市早教机构为例,分析其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思考相应对策,以促进乌鲁木齐市早教机构的良性发展。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

1. 调查对象

据调查得知,乌鲁木齐市早教机构从办园来源上主要分为三类:国际连锁加盟早教机构、国内连锁加盟早教机构和本土早教机构。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三类早教机构中共选取8所为调查对象。

2. 调查问卷及实施

本研究设计了《管理者调查问卷》《教师调查问卷》《家长调查问卷》。问卷调查的维度涉及早教机构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发展期望等方面。其中《管理者调查问卷》发放问卷16份,回收问卷12份,有效问卷12份。《教师调查问卷》发放问卷55份,回收问卷55份,有效问卷55份。《家长调查问卷》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45份,有效问卷45份。

(二)访谈法与观察法

本研究设计管理者、教師、家长访谈提纲各一份。访谈维度涉及早教机构负责人的办园理念、机构课程设置、环境设置及家长的早教观念(对早期教育、早教机构的看法,选择早教机构的依据、目的等)等方面;观察法主要针对早教机构一日活动的课程安排(如:课程实施、家庭服务)以及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专业表现、早教机构服务理念的践行情况等方面;访谈与观察的结果作为本研究内容以及问卷调查结果的完善与补充。

三、研究结果

(一)机构地域分布不均衡,内部规模差距大

乌鲁木齐市早教机构起步相对较晚,研究表明,目前乌鲁木齐市早教机构分布特点呈两极分化。国际或国内加盟、财力雄厚的早教机构位于市中心商业繁华或人员住宅密集的区域,这些机构分布地段多是交通便利之地。而资金实力比较薄弱的本地机构一般分布在较小的商业街道地区,人流量相对较少,地理位置较偏离市中心。乌鲁木齐市早教机构在发展规模上存在较大差异,发展不平衡。研究表明,早教机构占地 100m2的有1所;占地 100~500m2的有4所;占地 500~1000m2的只有3所。其中,规模较大的早教机构占地近1000m2,并且在大型商场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而规模较小的早教机构虽然也有其独立空间,但仅仅是在街道商业铺上开辟的几间套间。

(二)早教课程设置缺乏本土化,重技能轻游戏

研究表明,总体上课程种类繁多,但大多数是“舶来品”。如蒙台梭利课程、瑞吉欧课程等。选择蒙台梭利课程的占63.64 %,选择多元智能课程的占38.18 %,选择其他课程的占38.18 %,选择双语教学课程的占10.91 %,这里的“双语教学”指的是“英汉”双语教学。在课程目标方面,教师认为通过课程孩子“综合能力得到提高”的占75%,认为通过课程孩子得到“社会性发展”的占24%,认为通过课程孩子获得“技能”的占5%,认为通过课程孩子获得“知识”的占4%。由此可见,多数教师认为发展婴幼儿的综合能力为首要目标。尽管多数教师以发展幼儿综合能力为主,但具体到课程活动中,笔者观察到某些早教机构为了迎合部分家长的需求,多数机构的课程目标打着开发幼儿潜能的口号,开设了早期英语、艺术等课程,课程目标侧重技能学习;课程流程比较单一,组织形式较少以游戏开展,课程缺乏游戏性和趣味性。

(三)家长对早教机构价值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对参与早教机构的家长研究中得知:35%的家长认为早期教育对婴幼儿不重要;在问到既然觉得不重要又为什么要送自己的孩子来早教机构时,多数家长给出的答案是他们无暇照顾孩子,需要早教机构来帮忙照料孩子。55%的家长认为早期教育对婴幼儿很重要,但却不知道早期教育重要在哪里。而在调查家长选择早教机构的缘由时,75%是因为离家近,25%是经过仔细对比后的选择,其对比渠道通常是:网络查询、他人介绍、媒体宣传等。可见,家长在早教观念上并不是能够真正理解其价值和意义,多数家长只是把早教机构当做一个帮忙代管和养育孩子的地方;有的家长甚至更多地期望自己的孩子在早教机构能获得更多的显性的知识、技能;只有极少数家长能真正意识到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的重要性。可见,乌鲁木齐市多数家长对早期教育价值的认识不够全面和系统,存在误区。

(四)教师专业化程度低,缺乏系统性的专业培训

研究发现,早教机构教师的年龄结构呈年轻化趋势,工作年限短,在与家长沟通交流时明显经验不足。众多早教机构趋向于招聘有幼教专业背景的教师,在岗的教师队伍由应届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专科毕业生以及有幼儿园工作经验的教师构成,绝大多数教师持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学历方面,高中水平的占21.82%,专科水平的占52.72%,本科水平的占21.82%,硕士水平的占3.64%。大多数早教机构的从业教师只拥有一个证书即幼儿教师资格证书,有些教师仅仅接受了内部培训就上岗了,如在上岗前受到教育部门培训的占55%,在上岗前获得机构内部培训的占89%,暂未培训的占4%;其中获得蒙台梭利 0~3 岁教师资格证的占16%,获得幼师资格证的占42%,获得育婴师资格证的占13%,暂未获得任何证书的占29%。且这种培训一般时间较短、授课内容缺乏系统性,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所起的作用不大。另外,早教师资的缺失也是导致早教机构从业人员专业性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多数教师主要来自幼师专业或是有幼儿园工作经历者,由此决定了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主要局限在3~6岁的幼儿园教育阶段上,对0~3岁婴幼儿的教养知识了解甚少。此外,由研究可知,目前从事 0~3岁早教机构的教师并不全是学前教育专业的,而即便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其所拥有的0~3岁早期教育的专业知识也很有限。

(五)市场化取向明显,收费偏高

很多早教机构为了吸引家长的目光,常对自己的早教品牌进行夸大宣传,如标榜自己是第一品牌、全球同步、天才教育等。在“洋味十足”、名目繁多的早教课程背后是昂贵的费用。调查发现,早教机构普遍存在收费偏高的问题。通过对8家早教机构的调查发现,4家机构是按每节课45分钟进行收费,收费标准为每课时150元以上。而其余4家早教机构也是按每节课收费,收费标准在100元左右。收费项目也是各不相同。当问到收费依据时,机构管理人员仅仅回答是根据总部的要求来定的。

四、思考与建议

(一)政府加强监管,促进早教机构教育事业科学规范化发展

早教机构涉及卫生、工商、教育等多个部门,应明确早教机构的主管归属,同时各个部门应分工协作起到实时引导和及时规范早教机构体系的作用。还应设立专门的早教部门来负责对早教机构的监督、指导及发展评估。同时应制定统一的标准以加强对早教机构的管理,构建行业规范,并建立早教机构的准入制度,以提高早教机构行业的标准。建立相关管理机制,制定早教机构从业人员的标准,明确机构的收费标准,以期杜绝坐地起价等现象。在课程设置中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文件,給早教机构提供课程设置的有益参考标准。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师质量

国家应建立早教机构的教师准入机制,提高早教机构从业人员的标准,加强学历、专业的选拔标准,要求持证上岗。建立考核机制,如定期进行专业知识、技能考核,以保持教师队伍的持续学习能力。在职培训是早教机构“永葆青春”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完善早教机构培训制度至关重要。早教机构在进行培训时应更加注重质量,应建立教育局与早教机构的培训合作机制,由教育局为在职教师提供培训机会,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及职业技能,定期开展职业培训讲座,加强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

(三)打造机构的本土特色化,优化课程体系

要致力于课程开发、理论来源的本土化,不断提高教学与服务质量的水平,使其真正适用于乌鲁木齐市早教机构的发展。目前,乌鲁木齐市大多数早教机构都是由加盟连锁而来,无论是国际、国内连锁还是本地的早教机构都缺乏自身的特色。因此,各机构应打造属于自己的机构特色。在课程内容上,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如何更科学合理地划分课程内容上,首先应在参考我国婴幼儿月龄划分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机构具体的情况来划分,不能一味照搬。其次在环境创设上不应一味地跟着总部走,而应根据课程设置和幼儿特点来进行。最后在课程理念上应将已有理念融合本土观念延展出早教机构的特色化。

(四)深化理念宣传,提高家长对早教机构功能价值的正确认识

政府及早教机构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早期教育的科学理念和知识,正确引导家长对早教机构的正确认识,引导家长根据婴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因材施教,避免揠苗助长。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早教观念并提高家长有关早教的专业知识,这将对乌鲁木齐市0~3岁儿童早教机构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蔡蓓瑛,章淼榕. 0-6 岁儿童早期教育观念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9(02):480-483.

本文系新疆师范大学教改项目“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研究”(项目编号:SDJG2017-29)阶段性成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语教育研究项目“新疆南疆农村双语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研究”(项目编号:SY20153137)阶段性成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新疆农村双语幼儿园教育教学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7BJY117)阶段性成果。

通讯作者:刘莹,330500057@qq.com

(责任编辑 张付庆)

猜你喜欢

乌鲁木齐市早教婴幼儿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家政服务员应如何发现并应对婴幼儿异常情况
乌鲁木齐市:新冠肺炎疫情新增病例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勿将“早教”与“早教班”混为一谈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乌鲁木齐市跆拳道锦标赛开赛
近5年乌鲁木齐市PM2.5变化分析
早教QA
早教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