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节奏训练方法探讨

2019-09-10关丽芳

锦绣·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节奏训练重要性方法

关丽芳

摘 要: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了,为了确保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教师应该注重节奏训练的开展,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真正感受到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确保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开展节奏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巧妙融入游戏活动,引入经典古诗词,充分利用打击乐器,或者结合生活现象和朗诵,这都有助于提高节奏训练的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音乐;节奏训练;重要性;方法

引言

音乐对社会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作用,欣赏音乐是绝大多数人当前需要具备的技能,在海量信息背景下具备一定音乐素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音乐素养呢?答案当然是教育。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类课程,一直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其中节奏对于音乐教育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到学生乐感的培养,所以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节奏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扎实的掌握音乐节奏,促进音乐审美水平的提高。

1 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节奏是音乐的框架,是音乐的脉搏和心跳,亦是音乐作品中无声存在的必要有机组成。在音乐教育中,节奏学习是第一步。倘若学生没有节奏感,那么他的音乐学习势必困难重重,也难以具备一定乐感,音乐学习对他来说可能是“对牛弹琴”,音乐素质和音乐综合能力也无从谈起。小学生处于音乐学习关键阶段,课堂上进行一定节奏训练非常重要。首先,节奏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小学是音乐学习的关键基础阶段,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进行必要节奏训练对学生奠定音乐学习基础非常重要;其次,课堂节奏训练能有效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音乐是一门具有旋律感的艺术,小学生在接触音乐时能在短时间内随着音乐的律动感动起来,并包含一定感情,这是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展现形式[1];最后,节奏能净化学生焦躁的情绪。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便在家中给孩子玩平板、手机等,来到学校由于没有电子产品玩而出现焦躁情绪。节奏能够有效带动孩子情绪,加上老师正确引导,可达到净化孩子内心焦躁等不良情绪。

2 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训练的方法

2.1巧妙融入游戏活动

由于小学生的音乐基础不扎实,所以在音乐课堂进行节奏训练时,一定要由浅入深的进行训练。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入手,明白在他们这个年龄段的需求以及能力,才可以把一些过于抽象化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便于他们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充分的耐心[2]。小學生都具备爱玩的天性,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利用一些小游戏来加强音乐的节奏训练,在节奏训练中融入游戏元素,比如利用一些拍手或者跺脚这些小动作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律动。相信利用这种训练方式,学生学习起来会更加投入。

2.2引入经典古诗词

小学生对于节奏的掌握可能不清晰,可是教师可以想办法利用一些古诗词来帮助他们找寻节奏,现在许多古诗词都被改编成歌曲来传唱,教师也可以把一些相对押韵的古诗词改成歌曲,然后教学生唱出来,也许这样,他们会更容易把握其中的节奏感,小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到诗词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还可以从中了解音调及音律等知识,对于音乐又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3]。其实在整个节奏训练的过程里,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节奏的理解和把握进行节奏划分,然后教师再把正确的节奏划分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对此做一个比较,这样一来,他们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也知道自身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有哪些不足之处。

2.3充分利用打击乐器

小学音乐的课程里,有介绍一些相对简单的乐器知识,乐器对于歌曲的传唱有一定的助力作用,可以更加彰显出其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所以教师在教授一些曲目时,可以适当的利用一些乐器,比如钢琴或者古筝,让学生可以根据歌词情境来对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解读,以培养他们独立鉴赏的能力,借着教案再把创作背景进行一个详细的讲解,这样才能把乐器的辅助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这对于节奏的训练会更加有利。教师在演奏的过程里,可以加入自己的情感,与学生产生共鸣,通过自己把一些节奏细化,进而给学生一些提示,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打拍子,以便培养自身的乐感。

2.4结合生活现象和朗诵

根据心理学研究显示,学生参与家乡教学活动主要受到认知和情感两方面的心理因素,只有将这两方面良好的结合,这样的教学才能充满着愉快和谐的气氛,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小学音乐教师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知识和兴趣,运用更为直观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这样更有助于引导学生掌握节奏。节奏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现象去诱导和启发学生,化抽象为具体,这样学生会更加积极的参与学习,在课堂上“动”起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符时值[4]。例如在《洗手绢》歌曲的教学中,洗手绢这样的劳动行为就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也可以进行模仿,学生们可以说出洗手绢的动作,在音乐中找到节奏,这样的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就会让学生内心对节奏感有个更加深刻的体验。另外,还可以通过儿歌朗诵掌握节奏,比如对于《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曲,就可以让学生们进行歌词的朗诵,体会其中深厚的爱国情感,并且在反复朗诵的过程中有助于找到节奏感。

结语

音乐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不同社会发展阶段音乐大有不同,因此音乐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小学是音乐学习和音乐素养的关键阶段,节奏是音乐的必要组成,小学音乐教师要注重节奏训练的开展,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提高音乐艺术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昭蓉.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8(12):126-127.

[2]厉莹.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重要性及方法[J].黄河之声,2018(16):89.

[3]林菲凡.小学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应用的有效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9):253.

[4]刘莉.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方法探讨[J].北方音乐,2018,38(18):143.

猜你喜欢

节奏训练重要性方法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分析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实践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