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及其意义

2019-09-10常柯

锦绣·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本质幼儿教育

常柯

摘 要:主要研究幼儿教育的规定性以及其意义,分析了幼儿教育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乱象,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幼儿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幼儿教育本质规定以及其意义进行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幼儿教育;本质;规定性

近些年幼儿教育出现了教育定位迷失、教育功能混淆、教学生实践违背幼儿身心发育客观规律、功利性强的问题,研究幼儿教育的本质规定性,对更好的指导幼儿教育实践,明确幼儿教育的功能和定位有重要意义。

1 幼儿教育

1.1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国家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社会公众的受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更加关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了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各种补课班、学前教育甚至胎教层出不穷,虽然极大地丰富了教育资源,拓宽了学生接受教育的渠道,但是也忽视了一些本真问题,比如,“幼儿教育是什么?”、“幼儿教育的本质和属性?”这些基本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答,给幼儿教育工作实践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1.2幼兒教育乱象

近些年,我国的幼儿教育工作出现了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比如“北京市某幼儿园入院考试难度比靠公务员还难”这一则新闻,侧面说明幼儿教育出现了自身定位模糊、难度设置不当、教学目标不明确、幼儿压力过大、教学内容和幼儿年龄阶段以及身心发育规律不匹配的情况。一些幼儿园出现了小学化的倾向,特长班、兴趣班、幼升小考试、学前快车班等教育乱象层出不穷,把自然本真充满童趣的幼儿教育转变为了一场看不见的学习竞赛,压抑了孩子们的天性,让孩子们过早的承受了过重的学习压力,违背了幼儿身心发育的自然规律,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1.3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

国外关于儿童的特点以及幼儿教育规律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在那时就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儿童教育经验,形成了系统深刻的儿童教育思想和理念。对儿童教育本质的研究延伸到了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最早的现代幼儿教育理论出现在18世纪末,认为教育需要尊重儿童天性。19世纪末,经济上没有价值,但是情感无价的儿童观念逐渐形成,20世纪60年代之后,又出现了儿童道德品行理论,这些珍贵的思想理论,为儿童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

1.3.2国内研究

我国关于幼儿教育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但是近些年理论研究发展迅速。马克思主义人性观认为人拥有自然、社会和精神三个属性,不同时期的人三种属性的外显程度不一样,教育实践本质上也是认识人的过程,需要考虑到受教育者主要外显属性的特点和规律。目前国内有代表性的教育本质理论主要有生产力说、上层建筑说、多重属性说、社会实践说等几种,关于教育本质内涵的讨论仍在继续,缺乏认同度较高的理论,本质问题的认识上仍然存在分歧,但是对教育本质讨论的方法和思路更加丰富,对幼儿教育本质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2 幼儿教育的本质以及其规定意义

2.1幼儿教育本质

2.1.1操作性定义

幼儿教育是面向儿童开展的知识教育,和其他阶段教育不同,幼儿教育尊重幼儿的儿童属性,同时关注幼儿教育的内外部要素和本阶段教育与其他阶段教育之间的联系,具有基础性和前瞻性的特点。幼儿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非强制性,教育任务有教育和保育的双重属性,课程设置为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等几个大的领域,考虑到幼儿认知整体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进行明确的学科分科。幼儿教育的方法以游戏为主,希望儿童在轻松生趣的游戏活动中通过自身的探索、体验和感受来完成学习,获取知识,积累经验。

2.1.2规定性

幼儿教育是指面向学龄前儿童的升学前教育,和其他阶段的学校教育有明显的区别,拥有其特殊的内在规定性,并主要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各种内在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现阶段,幼儿教育的内在要素理论研究还处于进展中,没能形成普遍共识,主流学术声音认为学前教育的核心要素是学生、教师和课程,幼儿以及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无需再议,但是课程作为内在要素存在功能和范围上的不足,因为课程并不是幼儿教育活动的全部场所和途径,至于教学内容,在幼儿教育中的影响力则更为有限。

2.2幼儿教育本质规定的意义

2.2.1丰富幼儿教育理论

教育本质的研究是我国教育理论研究长期的基础问题,对教育本质的探索中,诞生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思想,新的见解和研究成果对教育实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至今为止,教育本质的严肃定义也没有形成统一共识,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现象和活动也越来越复杂,认知过程和理论研究的工作量越来越大。而且对于教育本质的认知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时代条件限制了对教育本质探索的边界,任何事物的认知都是无法脱离时代的,幼儿教育本质的研究也是如此,对幼儿教育本质的深入讨论,不仅能够丰富和完善教育理论,对把握教育的时代特征也有重要意义。

2.2.2指导幼儿教育实践工作更好的开展

幼儿教育以及幼儿园课程的开展是幼儿教育理论价值实现的过程,关于幼儿教育本质的讨论,是幼儿教育实践中非常重要的理论武器和指导思想,在幼儿教育课程实践过程和课程编制设计工作中,都应该深刻体现幼儿教育的本质,尊重儿童的身心发育规律,明确幼儿教育的定位和功能,在统一的理论思想指导下,组织开展幼儿一日生活,纠正教师理论思想以及教学实践中的认识偏差和实践活动不足,理论指导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对幼儿教育不本质特征进行持续的思辨和丰富。

3 结束语

幼儿教育是和其他阶段教育有明显不同的教育,幼儿教育不局限于课程,而是从幼儿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儿童进行教育,鼓励儿童进行自主探索和主观体验,在知识学习的 统一积累生活经验,为后续的学校学习打好基础,幼儿教育一线工作者以及教育理论界都应该进一步开展关于幼儿教育本质的研究和探讨,为幼儿教育工作实践的开展提供更加丰富的思想武器。

参考文献

[1]叶雅文.共享经济的本质对幼儿教育共同体构建的启发——基于蒙特梭利教学理论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7.

[2]吴遵民.论幼儿教育的本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张一蘋.论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审美本质[J].才智,2018.

[4]陶学菊,朱玉.试论儿童游戏的本质及其特性[J].西藏教育,2018.

[5]路娟,王鉴.论幼儿园教学的本质[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7.

猜你喜欢

本质幼儿教育
思辨,让学习触及数学本质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漫画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