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专业认证视阈下的数学专业建设探析

2019-09-10孙文华王贵栋田萌耿红玲

高教学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

孙文华 王贵栋 田萌 耿红玲

摘  要:师范专业认证下数学师范专业的建设既要突出师范性,更要突出专业性。培养既重师德规范又有教育情怀的合适师资关键还在数学素养的培育和理论实践的合理实施。

关键词:师范专业认证;数学专业;培养方案;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6-0099-03

Abstract: Under the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mathematics teacher profession should not only emphasize the teacher's nature, but also highlight the professionalism. The key to cultivating suitable teachers who emphasize both the moral standards and the educational sentiments is the rationaliz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mathematical literacy and the theoretical practice.

Keywords: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Mathematics major; program of cultivating talents; practice teaching

一、研究背景阐述

(一)国家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与合格师资需求

2014年12月,教育部为规范和引导高校师范专业建设,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十点工作的通知》,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1月2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视频会议,部署启动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2月11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2月13日山东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做好师范类专业认证准备工作的通知》,3月7日山东理工大学召开了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启动部署会,会议要求制定好专业认证实施方案并做好三年规划,促进专业内涵发展,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提高,随后我院正式启动数学师范专业认证建设工作。

师范专业认证对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和学生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国家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促使高校立足“四个服务”,培养“四有”数学师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师范专业发展的瓶颈

数学专业作为工科之基,数理科学的重要地位还需要在理工院校的开拓者和建设者认知中进一步地加强认识。为保证学校长久高质量发展,作为理工基础的数学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师范专业也是提升学校品味的王牌所在。山东理工大学数学专业在软科中国2017-2018排名中分别位居113和110名,均居前50%专业[3],专业发展一路向好。

然而大环境下数学师范专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毕业生就业数据来看,师范专业认证与学生对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期望还未产生同谐共振。表现为师范生即使接受很好的师范教育,拥有比较好的教师情怀,为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或是数学兴趣驱然而希望接受更高层次数学教育,作为理工院校一般数学专业并没有教育硕士设置来满足其教师长远发展的利益需求,而促使师范生也紧紧抱着考研这一救命稻草。

再从大众化教育背景来分析,一方面高素质教师的相对缺乏,另一方面本科学历师范专业就业的压力陡增将师范专业置于两难境地。据公开资料显示,1977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570万人,录取27万,录取率约为4.8%;1987年全国高考共有228万人,共录取62万人,录取率约为27.2%;1997年(笔者参加高考年)全国高考人数278万,录取人数首破100万人,录取率达到36%;2007年高考人数1110万,录取566万,录取率56%;自2011年起录取率一直保持在70%-80%左右,个别省份录取率达到90%。如果按照2015年高考录取人数的前10%进入教师队伍,人数约为70万人,相当于1991年高考录取人数。大数据表明当年教师行业质量是远远高于当今的。国家从2015年起,师范专业学生需要自行考取教師资格证才能从事教师职业,这无疑又加大了教师入门竞争程度[1,2]。

据2018年11月21日淄博市桓台第一中招聘启事消息,其招聘条件为:首选博士生,其次为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或国家级重点学科全日制硕士生,或具有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前300名全日制硕士生;再者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及以上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或教育部部属6所师范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应届公费师范生[4]。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普通高校师范本科专业面向中学,特别是高中层面就业压力山大。而山东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2018年博士学位招聘教师指标数为10人,层次为博士,到11月下旬能确定到岗人数为2人,来应聘者本科毕业于一般普通本科院校居多,由此说明数学专业(包括师范生)考研热的一个主要原因。随着2016年国家二孩政策的放开,高素质师范生的社会需求应该向好,普通高校数学师范专业的发展应该迎来了春天。

(三)数学教师培养模式争论

国内外对数学教师的认识分类很多,例如国外学者E.Fennema和M.Franke认为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分为四部分:数学的知识、数学表达的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关于教学法的一般知识[5]。国内现在普遍认为教师应该是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教育、学会发展,国家认证标准也对师范学生提出毕业要求11条。这对师范学生培养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但数学专门化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师资入职阈值的错位依然存在,即使普通高校师范专业面向初级中学定位,就业压力涛声依旧。

教师资格证及教师事业编招聘模式单一、程序化、区分度低,不能充分展示师范生的数学素养而纠结于表演性的外在展示,即使非数学专业的学生只要进行短期的培训也能够和数学专业的学生同台竞争,师范专业人才有的注重学科素养,有的注重教育实践,培养模式之争凸显出来。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2011年山东理工大学获批为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应用型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应用型主要体现在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又具有过硬的实践能力,就其培养形式来讲一般表现为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等形式,例如重实践的“3+1”模式,就是3年的理论学习加1年实践锻炼,理论实践放在了何等重要的地位?

国内仁人志士,认识到教师职业并不仅仅是一简单职业,是关系到每一个家庭幸福、国家兴衰,昌盛发展的根本,教师需要的是专业综合素质的载体,是一个国家灵魂的传承者。即使在建立了教师教育学院的师范院校或综合性大学也都普遍认识到专业素质教育是教师教育的根本,这已经成为共识。乘国家教育振兴计划“十大行动”之东风,研究和实践师范专业认证视阈下的数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深度发展意义重大。

(四)成功探索

根据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精神,2017年作为教育部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试点省份广西和江苏已取得部分重要的实践经验。这对师范专业认证和专业建设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素材。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方向)强调的是师资教育,注重培养师德规范、教师情怀、宽厚的理论体系和教学实践能力。研究和探索师范专业认证下师范教育与国家利益结合、与理工特色结合、与专业发展结合、与学生长远发展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时代需求。

二、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一些兄弟院校在师范专业认证和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 广西师范学院是本科教学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号称中国的MIT,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正确定位,科学规划服务于广西基础教育,为卓越的中学师资与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铺平了道路。根据专业特色采取人才分类培养模式,采取不同的选修模块满足同一专业不同的人才需求,教学成效显著,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

2. 江苏盐城师范学院注重师范生自身能力培养,注重实践锻炼,加强“三字一话”基本功训练和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实践能力的“四有”师资培养,数学专业2017年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办学效果明显。

3. 西南大学在师范生技能培训方面独有特色,成立了教师教育学院“元师学院”,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远程控制系统,构建信息化实训平台,微格教学练习网络预约,现代教育技术上机练习有迹可循;中学课堂与大学课堂无缝对接,学生可以远程观看中学教师授课、中学特聘教师可以进行远程指导;毕业试讲随机分配专家盲审;师范实验班凸显师范特色。

4. 重庆理工大学本着因材施教,形成了“拔尖人才+卓越工程师+专业方向人才”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对拔尖人才采用高校实验班培养模式,科研创新能力训练是其培养核心,提倡科研团队式人才培养模式,以科研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则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而专业方向人才则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需求的主战场,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国家《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第十一章第三十二条明确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尊重学生差异。结合师范专业认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优化培养方案,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合理引导、注重因材施教、分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势在必然。

三、改革举措

(一)培养方案修订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指挥棒,山东理工大学数学师范专业定向于中学师资培养,服务于山东省和新疆自治区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事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数学在经济、统计、金融、通信、数据科学等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满足于本科毕业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而有志于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以期进入更高层次的就业平台。又由于山东地区教师岗位需求与毕业岗位需求量的落差,促使数学专业人才培养要厚基础、宽口径。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和市场竞争下更要注重學生实践能力的教学,这也就要求我们要以更加广阔的视野重新诠释专业的概念。

实施分类培养主要是为了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培养效率问题,减少因学生差异扩大造成的差生比例;二是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问题关键是培养方案的修订,根据《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高教函[2018]8号)》,2018版培养方案分为五个平台: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基础平台、教师教育平台、专业方向平台、时间平台;五个模块:通识教育选修模块、专业基础选修模块、创新创业模块、专业方向选修模块、师范教育选修模块。新修订的培养方案做到了固本而创新。固本是指新的培养方案确保了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里的专业主干课与专业核心课程,也就是为学生专业发展铺就坚实专业平台;创新是指依据认证要求对课程设置进行了重新布局和模块化处理,确保达到师范专业认证要求同时注重人才分类培养与师范生实践能力的阶梯性提升。

新的培养方案适用于我校学生实际的“1+1+1”分类培养模式。即在师范专业认证下的以培养“中学数学师资”为目标的“数学师范教育类”模式,侧重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更重要的是数学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培养数学及相关专业高素质师范人才为目标的“万哲先数学实验班”模式,侧重于学生在数学及相关领域继续学习研究能力的高级师范人才培养;以培养应用型数学人才为目标的“数学教育技术类”模式,侧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实践能力,对口于教育领域及教育服务领域。

(二)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培养方案实施的载体。培养方案中表现出的多样性体现在课程设计、课程属性。不同类型人才培养要在多样性的基础上达成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也就是合格教育工作者。教学多样性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不同模块课程的教学要保证学生的学习过程形成一个完备系统,即在具有较强的整体性的同时又要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差异性,为多样化发展提供空间。学生认知过程仍坚持循序漸进原则,这就要求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一致,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一致。协调并处理好师范专业认证和专业长期健康发展是每一门课程、课程群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建设的过程。

现在我校数学师范专业已形成分析课程群、代数课程群、方程课程群、教师教育课程群体系,并在不断完善过程中,为师范生培养提供专业素养。

(三)师资队伍建设

上述诸多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师资队伍建设。山东理工大学数学师范专业隶属于数学系,现有师资队伍实力比较雄厚,包括教授4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8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学校科研特殊津贴6人,入选数学双百工程人选4人,还聘请了学术造诣深厚的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授,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万哲先先生为该学科的特聘教授和首席专家。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研究方向明确、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

但据笔者调查发现,在山东省即使是师范高校教师教育课程教师也相对缺乏,更何况理工院校背景的师范专业。在科研压倒一切的时代,专业课教师大都注重的是科研硬实力,教育教学难于考评,在师范专业认证前教育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冷视,新引进教师基本上没有经过系统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教育实践经验也几乎空缺,精力也不约而同地倾注到了科研方面。政策制定和引导青年教师成为教师教育和专业教育的中间力量,是师范专业认证下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关键。

(四)实践过程

合格的师资基础的宽厚只是为进行实践提供必要条件,并不保证一定能很好地站稳讲台。在时间维度上,加强基础和加强实践不具有同时性,理论与实践合理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是学生及时巩固理论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升的关键。

改革后的实践环节采用递进式培养模式,分为五个模块:见习、技能培训、顶岗实习、教学反思、三字一话。以山东省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为切入点,以三字一话为抓手与学生管理科联动,利用学生会学习部组织加强平时训练的管理,师范生班主任做好监督和检查。

实践环节的实施离不开师范专业实践基地的支持与配合,2018年淄博市教育局组织成立山东理工大学师范生教学实践基地,为我校师范生提供了充足的实践空间,为教师中小学实践锻炼提供了有力条件,兼职教师的聘任为师范生中小学实习指导提供了有力保障,“三位一体”协同培养得到有力践行。返校后为期一周的实习研讨及毕业论文为师范生教学反思与教学研究提供了保障。

四、结束语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始终把培养优秀人才作为教学和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既重师德规范、教师情怀培养,又重数学素养和理论实践培养的模式探索将进一步得到推进和落实。

正如山东理工大学吕传毅书记所说,山东理工大学本科培养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五有”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和教育部和山东省教育厅师范专业认证下的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时、有仁爱之心”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师资不谋而合,研究和探讨适合理工特色的数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我们仍然在路上。

参考文献:

[1]朱一心,王赫楠,何朋,等.国内部分师范大学数学教育研究生培养方案调整[J].数学教育学报,2016,25(6):66-75.

[2]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情况[Z].中国统计年鉴,2017.

[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数学[EB/OL].软科中国网站,2018.

[4]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2019年招聘高层次紧缺专技人才公告[Z].

[5]Bromme R.(1994).Beyond subject matter. Apsychological topology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 Biehler R, Strasser R,Winkelmann B eds.Didactics of Mathematics as a Scientific Discipline[J].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Kluwer Academic,73-78.

猜你喜欢

培养方案实践教学
关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思考
医学生共情能力培养方案及评价体系完善的研究
基于市场细分理论的我国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观赏水草栽培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