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高校创新能力建设
2019-09-10陈红艳
陈红艳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党综合分析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阶段后提出的重大指导方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正确选择。而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能力建设无疑应提上高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
关键词:高校;创新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6-0038-03
Abstract: Innovation is the soul of a nation's progress and an inexhaustible driving force for the country's prosperity. Taking the road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build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is a major guideline put forward by our Party after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the stage of domestic development. It is the correct choice to promote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the track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he university innovation ability construction should be put on the important agenda of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novative capabilities; construction
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党综合分析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阶段后提出的重大指导方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正确选择。为贯彻这个理念,2017年我国投入研发资金1.7万亿,居世界第2位,达到了GDP的2.13%。过去五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增加了二倍,技术交易额翻了一番,在高铁、能源电力、超级计算、航空航天、量子通信等领域的创新发展世界瞩目。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从影响世界的重大科学原创、基础核心前沿技术创新、主导行业的国际龙头企业等方面来衡量,中国还不是创新强国。特别是在高端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航空发动机、操作系统及设计软件等方面还严重依赖进口。我们必须进一步提升对科学技术与工程基础理论、基础数据、科学方法、科学仪器等的创新。在这个全球科技与产业变革和中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新机遇面前,高校作为推进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在整个国家的创新体系中如何定位,高校创新能力建设面临着哪些挑战,以及如何切实有效地选准突破口加快高校创新能力建设,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深思并努力解决好的问题。为此本文谈几点粗浅看法与建议。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高校责无旁贷
高等学校人才密集,科研力量强大,是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的结合点,是科教兴国的生力军,是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高校更应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承担起历史的责任。
刚刚过去的美国制裁中兴通讯事件,给每一个中国人敲响了警钟,每一个国人也应该认真地思考:什么才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当然是科技创新。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都需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及核心竞争力,才能长足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从人力上看,高校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他们才思敏捷,勇于创新,敢于向权威挑战。在高等学校学术自由的宽松环境下,易于产生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从学术上来看,高校也拥有创新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即知识积累、学科交叉及学科前沿。高等学校不仅具有学科领先优势,同时还具有学科综合的优势。学科的综合优势,便于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同时也容易在边缘学科、新兴学科方面发展新的生长点。跨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更能激发科学家的思想火花,创造新的理论。
随着“211工程”和“985工程”地实施,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学科综合,人才汇聚的重点大学,大大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为創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科技贡献。
二、高校创新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了源头和生力军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导致创新能力不够
基础研究是产业技术创新的最前端,是激发原始性创新的源泉,对提高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多年来国家缺少对基础研究的特殊政策,高校缺乏稳定的基础研究经费来源,导致高校人才对基础研究兴趣不大。为此,国家必须加大对基础科学、前沿技术的支持力度,给予相对稳定的经费支持;优化科技评价体系,不过分强调基础研究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使科研工作能够真正潜心于学术研究。有了好的政策,高校将能够聚集起一批献身科学的人才,充分发挥基础厚实、交流广泛的优势,真正埋头于基础研究,争取有更多的科学发现。
(二)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动力不足
激励是管理手段的一种,适当的激励机制能激发个体的内在动力,使之产生积极进取的心理效应。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缺乏,人才竞争动力不足。因此要利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契机,进一步推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特别是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来提高教师科研创新的动力。
三、加快高校创新能力体系建设
高等教育创新体系的建设应从强化教育创新政策引领、创新体系的平台建设、高端创新人才培养及构建创新实践平台,提升成果转化能力等方面展开。
(一)强化教育创新的政策引领,创造高校创新能力建设的有利环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面对新形势,高校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强组织科研战略谋划和前瞻性布局,加强学校相关政策的系统联动,充分调动学院组织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和强化学校科技资源高度聚集,以培育出一批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为目标。
高校发展首先是吸纳优秀的学生及教授,并有完善的系统来支撑吸引更优秀的人才。比如为他们的生活做好配套工作,包括解决子女的就学问题,并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等。同时在制度建设上,要公开、公平及公正。对于教员晋升、职称评审、项目审批等都要高度透明。最后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增强高校自主创新的人文环境,包括学术环境、社会环境等。学校的创新环境搞好了,会对整个大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加强高校创新体系的平台建设
高校创新体系的平台建设主要是建立各级各类实验室。实验室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是科技创新的有力保障。其顶层设计是国家实验室,第二层是国家重点实验室,最后是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国家实验室是国家级的大型科学研究实验基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主要特征是以国家目标为导向,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国家实验室是凝聚和造就杰出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原始性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以及高新技术发展的主要源头。每个国家都把建设和发展一流的国家实验室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任务。比如美国的国家实验室体系,已经成功运作了半个多世纪,截止目前,有大型国家实验室一百多所。而我国在这方面远远落后,在2000年前,只建成了四个国家实验室,2000年后,虽然批准筹建了十五个国家实验室,但目前只有一个正式建成,即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其余十四个至今仍在筹建之中。高校人才汇聚,学科综合,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如果加大国家实验室建设力度,并尽可能将国家实验室建立在高校或由高校代管,将能实现国家与高校的双赢局面,并使高校的创新能力得到质的飞越。美国很多著名大学都建有国家实验室或为政府代管国家实验室。比如美国最杰出的实验室之一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位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由加州大学代管。其研究领域包括物理学、生命科学、化学等基础科学,还包括先进材料、计算机科学、工程学、检测器、能源效率、回旋加速器、粒子加速器等。截止2015年,与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相关的13个科学家和组织获得诺贝尔奖,70位科学家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3位科学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在科学界声名卓越。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现有三千多名雇员,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伯克利分校的老师和学生;著名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弹,这个实验室与工业界和大学合作都非常广泛和密切,目前有六千多名员工来自加州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是一所世界知名院校,但是在二战前它就是一所普通高校,它的发展来自于林肯国家实验室(Lincoln Laboratory)在该校的建设,可以说是林肯实验室推动了整个学校的发展。这些例子,充分说明了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可喜的是,《高等学校“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将在高校培育并建设若干高水平国家实验室,这将极大地推动高校创新能力的发展。
其次是建立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国家实验室投入“大手笔”相比,国家重点实验室投入相对较少。但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目前为止,我国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共二百五十多个,其中高校占比接近70%,基本上一流大学都建立有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数量较多,但大多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很少甚至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地域分布也反映了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科技实力之间的巨大差异。在以后的建设中,要重点考虑中西部地区高校的需要。
最后是建立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即由各个省、教育部及其它部委联合起来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目前普通高校都建立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它是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补充。这样就建立了一个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组成的基礎性研究和应用基础性研究的创新平台。
(三)加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是国家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力量。如何重点培养和选拔一批能够代表国家顶级水平,具有行业领军才能以及团队组织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具有重大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人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是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存在。成立校长负责的学术委员会,制定拔尖人才培养方案,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来协同育人等都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其次要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培养高校师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点学科、重点科研基地以及国际学术交流机会,培养一批领军人才,建立核心研发团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高校学科带头人、院士及长江学者等牵头组建学术创新团队,加快培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和科技部重大领域创新团队等,都能有效地提升高校师生的创新能力。
最后是开创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优化人才培养的法治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此来引导支持高端人才开展创造性研究的积极性。
(四)构建创新实践平台,提升成果转化能力
为推动高校参与地方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加快高校创新科技成果向社会转移及产业化,就要注重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要利用这个平台,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进行全面合作,将高校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形成生产力,并把发展方向更多地转向和企业进行紧密结合,把科技成果通过转化和服务转移出去。这是高校在所在地区的自主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途径。
首先,高校可以利用各行业领军企业建立在世界各地的研发中心作为平台,来提升成果转化能力。目前很多行业领军企业均在海外成立有研发中心。比如通讯行业领军企业华为公司就在硅谷成立有研发中心,轨道交通领军企业中国中车在捷克成立有研发中心,家电集团领军企业海尔集团更是在全球建立有十多个研发基地。这些研发基地的建立,为企业吸引国际高端人才及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高校可以与领军企业合作,利用企业国际化平台,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
其次,加快产学研结合,提升成果转化能力。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三者之间的合作,可以充分发挥校企间的优势资源,以国家一些重大科研项目和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为牵引,培养和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可以使研究成果得到适时的转化。在这方面,世界上有很多成功案例,比如斯坦福大学就通过师生创业,创造了“硅谷”的经济奇迹。在我国,也已经产生了很多合作成功的优秀案例。
总之,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代,高校要利用自身优势,适应时代发展,成为自主创新的国家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路甬祥.科技与产业创新的大趋势 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时代[J].科技导报,2018,11:1-2.
[2]易高峰.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界面管理的关键因素与联結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8,02:27-35.
[3]张惠,郑晓齐.面向2030年的中国高等教育创新体系建设[J].中国高校科技,2017,12:47-51.
[4]文少保,杨连生.美国大学代管的国家实验室:委托、代理、控制能力与治理机制选择[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0,02:73-79.
[5]杨学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造就高端国际化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0,19:19-20.
[6]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与技术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N].新华社,2016-05-19.
[7]周济.创新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灵魂[J].中国高等教育,2006,Z1:9-13.
[8]陆婕,赵先星,张作祥.如何促进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尽快提升[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