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企业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融合的创新思维
2019-09-10刘运运
摘要:全面质量管理是建设企业重要的管理方式,在保证建设工程产品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建设企业要将企业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相融合,充分发挥出两者的管理效用,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从概述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与原则入手,分析了建设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设企业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融合的创新思维,期望对提高建设企业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设企业;企业管理;全面质量管理
一、全面质量管理概述
(一)全面质量管理概念
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M,它以产品質量作为管理的核心内容,构建质量体系,从而达到全方位、持续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的目标。该管理模式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为目标,开展管理工作,是综合质量管理专家的思想精髓。
(二)全面质量管理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全面性。这是全面质量管理最为突出的特点,即管理方法和手段全面,涵盖的范围较广,如调查研究、数据统计分析、信息化等;二是全方位。全面质量管理几乎囊括了所有与质量相关的内容,如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作质量、管理质量等,由此体现出该管理模式的全方位性;三是全员参与。在该模式中,企业全体人员均为管理的参与者,既可直接参与、也可间接参与,但必须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四是全过程。该管理模式要求从产品的研发到设计生产,直至销售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做好质量控制。
(三)全面质量管理原则
全面质量管理作为先进的管理模式,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一是用户至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广大用户群体的支持,失去用户的企业终将走向灭亡。所以企业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时,要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作为管理目标,这样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外部推动力。二是优化改进。全面质量管理以PDCA为基础,将质量管理活动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将各项工作纳入这四个阶段当中,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持续不断地优化改进,直至达到设定的目标为止。三是全员参与。这既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也是其开展相关工作时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要求企业高管对此项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从而带动全员围绕质量管理来完成工作,使资源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得到充分利用。四是实事求是。全面质量管理必须以实际情况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主要依据,对于建设企业而言,全面质量管理与其发展要求相符,能够有效保证工程质量。
二、建设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重体系建设,轻管理落实
建设企业十分重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设和修订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力求通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塑造建设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建筑企业在建筑市场中的竞争力。但是,建筑企业在建立起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之后,却普遍存在着管理措施形同虚设的情况,对建筑产品质量缺少足够的关注,造成工程项目决策、工程设计、工程竣工验收等环节的质量管理不到位。
(二)质量管理部门权责不明
部分建设企业尚未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这些企业将质量管理责任分配到技术质量部门、QHSE管理部门或经营管理部门中,导致质量管理主管部门不统一,难以明确各部门的质量管理责任。在建设企业实施工程项目的过程中,质量管理责任又被分解到项目管理、物资采购、设计管理等部门中,严重阻碍了企业全面质量管理责任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落实。
(三)企业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脱节
建设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与企业管理存在着脱节现象,由于工程建设产品远离企业的管理机构,所以使得企业管理机构很难介入到工程建设中开展管理工作。如企业财务部门很难监督检查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经济业务票据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若存在虚报费用的情况,则会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无法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三、建设企业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融合的创新思维
(一)构建企业全方面管理体系
1.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发展战略。经营理念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对于建设企业而言,工程项目是其生产的主要产品,由于此类产品所具有的特殊性,从而凸显出其质量的重要性。为此,建设企业应当将全面质量管理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当中,根据实际的发展变化,对质量管理方法进行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同时,企业高管应当选择科学的方法,对当前的质量管理状况进行全面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解决方案进行预测,据此做出正确的决策,编制合理可行的全面质量管理战略规划。
2.构建质量管理责任体系。建设企业应当加快构建质量管理责任体系,并完善相关的组织机构,为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企业应成立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委员会的权责加以明确,制定质量管理目标和相应的工作细则。为实现全员参与,委员会应当对企业各部门及员工的职责进行确立,真正做到质量有人管,人人管质量。
3.完善企业管理规章制度。建设企业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对基础管理工作予以强化,加快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从而为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制度保障。随着管理制度的不断健全,可以使全面质量管理从战略层面转变为操作层面,这样企业员工才能围绕质量管理开展工作。建设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的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对生产活动策划、组织管理、成果总结进行明确规定。同时为确保质量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企业应加强资金管理,使资金能够如实反映出生产活动的基本情况。
4.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在网络信息时代到来的今天,建设企业应当在质量管理中,对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合理运用,借此来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企业可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契机,建立质量管理信息化系统和数据库,并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传递。同时可将信息化管理手段与传统管理相结合,推动质量管理持续、稳定发展。
(二)开展全过程施工质量管理
1.加强图纸设计管理。当企业承接到工程项目之后,通常会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根据相关资料出具设计图纸,如果设计图本身存在不合理的情况,那么势必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为此,企业应当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从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中进行优化,并对设计费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同时,企业应当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防止多收设计费和增加材料用量导致工程造价提高的情况发生。此外,必须保证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图纸与国家现行的规范标准要求相符,由此可为后续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2.加强现场施工监管。企业应当建立告知制度,借此来提升现场监管的透明度。同时,企业应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对监管模式进行优化改进,在做好行为监督的基础上,加大实物监督力度,为现场施工的有序进行提供保障。
3.加强材料质量控制。材料是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重要物质基础,如果使用的材料存在质量缺陷,那么即便采用再好的施工技术,也很难保证工程质量。因此,必须对材料质量控制予以重视。企业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对材料进行管理和控制,所有材料的质量均应当与国家现行的规定要求相符,任何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均不得出现在施工现场,更不可以在施工中使用。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优劣不但关系到安全性和稳定性,而且还关系到工程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保证主体结构施工中使用的所有材料质量合格,并且还应当满足设计要求。
4.加强验收质量管理。竣工验收是施工质量最后的检查环节,通过验收表明质量合格,反之则说明质量存在缺陷。为此,必须加强验收质量管理。在对工程进行质量验收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现行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执行,可采取查阅和现场实测等方法开展验收工作。其中查阅主要是对相关资料和施工记录进行查看审阅:现场实测则是通过相关的检测技术手段,对各个工序的质量进行检查,如混凝土结构是否有裂缝、强度是否达标等。
(三)建立体系融合长效机制
我国的建筑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的都是QHSE标准化管理体系,该体系涵盖了质量、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内容。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建设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管理水平较之以往大幅度提升,各种各样的管理体系随之增多,如ERP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等等。对于建设企业而言,工程项目是获取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所以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由此使得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为使全面质量管理的作用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就需要将该体系与其他的管理体系进行融合。对此,可以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推动体系融合。企业可对QHSE体系与业务融合的经验进行借鉴,逐步使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与ERP体系、内控体系以及规章制度体系等相融合。在管理体系融合的过程中,建设企业可对重复的内容进行删除,这样能够使融合后的管理体系更具实用效果。此外,建设企业可将国资委开展的企业管理提升活动作为依托,与行业内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对比,找出自身的短板,在管理体系融合中进行改进和完善,借此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四、结论
总而言之,建设企业要提高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建立起企业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之间的紧密联系,构建起全方面的管理体系,确保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到位。同时,建设企业要将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重点,促使企业各部门协调运作.从而不断提高建设企业管理水平,创建出高质量的工程项目产品。
参考文献:
[1]徐立楠,全面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1):95-96.
[2]劉鹏.建筑工程全面质量管理及控制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8(8):104-105.
作者简介:
刘运运,中国人民大学,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