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帕金森病的现代药物治疗进展

2019-09-10倪锡森陈剑浩龙金瑶陈晓婧

青年生活 2019年6期
关键词:药理学帕金森病西药

倪锡森 陈剑浩 龙金瑶 陈晓婧

摘 要: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该病呈进行性发展,好发于老年群体,随着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和社会老龄化速度加快,PD的发病率将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本文概述PD的治疗药物。

关键词:帕金森病;药理学;西药;中药;;针药结合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该病呈进行性发展,由于多巴胺神经元凋亡消失,患者出现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及步态异常等症状。PD好发于老年群体,随着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和社会老龄化速度加快,PD的发病率将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目前,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手段不断发展,分为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康复治疗、外科治疗等。1967年,临床研究表明口服左旋多巴可以改善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确立了其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地位。至今,左旋多巴仍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最有效药物。但这类西药具有较大的副作用,应用数年后,其疗效减弱,出现开关现象、剂末现象等。如今,PD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左旋多巴胺的替代治疗,然而治疗效果不佳。本文概述PD的治疗药物。

一、PD的治疗药物

P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与脑内多巴胺含量密切相关。多巴胺若氧化脱氨则失去功能,单胺氧化酶(monoamineoxidase,MAO)可抑制多巴胺氧化,相对增加了脑内的多巴胺水平。同时MAO也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够抑制自由基和神经毒素的形成,从而达到延缓PD发生发展过程。2018年临床用药在MAO上有了新的突破,以雷沙吉兰、沙芬酰胺为代表,但由于其投入临床时限较短,疗效与不良反应或尚未明确,故不做深表。

普拉克索是早期早发型帕金森病单药治疗的理想选择,能减少副作用多的美多芭的使用,联合多巴丝肼片用药则优于单独用药,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少。

辛伐他汀提示治疗PD的机制可能与调节内质网应激反应有关,并能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功能降解异常蛋白聚。

胆碱酯酶抑制剂联合治疗,可使PD患者的高级认知功能障碍充分改善,缓解病情。

姜黄素是一种有效的神经保护剂,有望用于治疗PD。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参与PD发病,而姜黄素可通过抑制前者激活产生抗感染作用。

右佐匹克隆在治療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同时相对苯二氮卓类药物艾司唑仑有明显优越性。

二、讨论

许多学者提出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以及神经递质和神经肽的改变,最终导致黑质多巴胺细胞的死亡。西药治疗是目前的中坚力量。西药中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儿茶酚等仅能短暂控制部分症状,左旋多巴的副作用与耐药性令其在PD后期中冲力不足。如何更深切地治疗为西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耐药现象、耗损现象、开关现象明显等严重不良反应也制约了西药的临床使用。

在联合用药或针药结合的基础上,也可以建议患者使用替代治疗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比如选择康复治疗,包括但不限于锻炼、太极、气功、音乐等方法。近年来各色疗法百花争鸣,各有疗效。但神经退行性疾病PD往往涉及多种复杂机制,因此,许多用药是否还通过其他生物分子或信号网络而对神经退行性疾病PD有效,仍需要更多体内外实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宝峰,苏定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31-135.

[2]Ren Z-L,Zuo P-P.Neural Regeneration:Ro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Neurological Diseases Treatment.Journal of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2012;120(3):139-145.

[3]巴茂文,刘振国.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38(6):403—404.

[4]XuQ,FanW,YeSF,etal.CistanchetubulosaProtectsDopaminergicNeuronsthroughRegulationofApoptosisandGlialCell-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invivoandinvitro:[J].FrontiersinAgingNeuroscience,2016,8:295.

[5]梁瑶,张蕾,曾灶昌.新型抗帕金森病药物沙芬酰胺[J].中国新药杂志,2018,27(14):1603-1606.

[6]陈茜,陈頔,曹国颖,胡欣.抗帕金森病药雷沙吉兰的药理作用和临床评价[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8,16(06):37-41.

[7]张舒,陈晴,胡咏川,刘蕾.治疗帕金森病新药沙芬酰胺[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8,16(05):22-25.

[8]郑丽华.普拉克索单药治疗早期早发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Neurology).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Neurology):中華医学会,2015:1.

[9]李艳平.盐酸普拉克索片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04):18-19.

[10]田征.辛伐他汀对帕金森病MPTP小鼠的保护治疗作用及其机制[A].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Neurology).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Neurology):中华医学会,2015:1.

[11]范书杰.胆碱酯酶抑制剂对老年帕金森患者高级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7,15(05):53-54.

[12]杜国华,王宏旭,刘子良.姜黄素治疗帕金森病的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0):2387-2390.

[13]翟婷婷,赵江华.右佐匹克隆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2):3330-3332.

猜你喜欢

药理学帕金森病西药
学习迁移理论在“药理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布鲁纳理论在高职院校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帕金森病不只是手抖这么简单,这些“非运动症状”你留意到了吗
药理学教学中“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初探
焦虑、抑郁或是帕金森病先兆
药理学“慕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帕金森”不止是“抖”
手不抖,也可能是帕金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