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导员如何提升工作亲和力

2019-09-10唐一伟

青年生活 2019年6期
关键词:亲和力职业化辅导员

唐一伟

摘 要:亲和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辅导员需要不断完善自我,提升亲和力。亲和力是辅导员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保证。为提升亲和力,辅导员应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与学生沟通;完善个人品行修养,提升人格魅力。与此同时,还需要高校健全辅导员培养机制,优化辅导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辅导员职业素养和能力。

关键词:辅导员;亲和力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亲和力提升的必要性

(一)亲和力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与学生关系最密切。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为目标,在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辅导员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尤为关键,其中亲和力是辅导员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具有吸引力和融合力才能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增强亲和力,经常与学生展开平等的交流沟通,成为学生尊重、爱戴、信任的辅导员。

(二)亲和力是新时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保证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要是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辅导员,其中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则是辅导员,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师生关系亲疏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具有重大影响。辅导员不仅承担着复杂琐碎的学生事务管理,还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师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集很多,在教育过程中辅导员所需具备的亲和力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本,它能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学生与辅导员的关系更为紧密,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三)亲和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辅导员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前线,与学生联系最频繁,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起着最直接、最具体的影响,因此辅导员思政工作的质量决定着最终教育成效,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而转化为实际行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任很大部分落在辅导员肩上,摆脱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效度低的困境,成为辅导员需要着力解决的难题。解决问题的落脚点在于如何走进学生内心世界,触及学生灵魂深处,这需要辅导员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二、增强高校辅导员亲和力的路径选择

提升辅导员亲和力有利于实现高校的育人目标,是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家化建设的需要,是构建和谐高校、促进师生和谐的需要。提升高校辅导员亲和力需要从观念、人格、知识、内容、方法、环境等多方面着手。

(1)树立科学理念,高度重视亲和力的作用

一位称职的、亲和力强的辅导员必须具有现代科学教育理念。辅导员要主动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现代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在实践中自觉强化亲和动机,增强亲和力;要树立以人为本、民主平等、和谐共生的思想。当代大学生已经具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独立人格也正在趋向成熟,他们在渴望得到关爱的同时,更希望得到尊重和理解。辅导员不能把自己仅仅定位为管理者,而要转变角色,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

(2)加强品行修养,提高人格魅力

辅导员的品行修养和人格魅力是增强辅导员亲和力的重要筹码。具有良好品行的辅导员可以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释放出强大的亲和力。辅导员必须是践行社会道德的楷模,除了具备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外,还必须从思想上认同和热爱辅导员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做人光明磊落、品行端正;在工作中实事求是、讲究民主、处事公正,敢于坚持原则、奖罚分明、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同时,还应加强语言表达的训练,努力做到讲话风趣幽默,富有鼓动性和号召力。

(3)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理论素养

在知识更新快速的现代社會,辅导员面对的是兴趣爱好广泛、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拥有多元信息、新奇观念和旺盛求知欲的新一代大学生。受学生喜欢的、具有亲和力的辅导员必须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文化素养。辅导员必须注重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新观念,使自己的知识储备、理论素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明显的专业特长。

(4)与时俱进,拓展工作内容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事物、新观念层出不穷,辅导员开展工作就必须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新情况和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大学生的思想成长及其成才过程的规律,对辅导员工作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拓展和丰富。开展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具有强烈时代性、学生喜欢的,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活动。

(5)多管齐下,形成良性互动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之间交往和交流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载体也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简单生硬的命令式、“填鸭”灌输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发展的需要,反而造成学生对辅导员的反感。辅导员要积极转变工作方法和手段,充分使用现代网络交流平台,如QQ、微博、微信等。辅导员要积极参加学生的集体活动,多到学生宿舍、班级与学生接触,利用各种机会加大与学生交流的频率,增强彼此的熟悉和了解,进而促进相互的接纳。

四、结语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亲和力的提升,既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深刻地影响着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需要辅导员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应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提高人格魅力,努力成为亲和力强、受学生爱戴和尊敬的好老师。

参考文献:

[1]刘艳,袁新海,李永忠.论高校辅导员亲和力的培养[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石成奎.学校思想教育要富有亲和力[J].政工研究动态,2008(2)

[3]练庆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7(6)

猜你喜欢

亲和力职业化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Just for today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
加速职业化
“有为”也应“有位”
职业化铸就卓越企业
经理人要走向职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