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攻击纣尸”的原由探析
2019-09-10马玉梅
马玉梅
摘 要:《克殷解》一文中记载,周武王在纣王及其“二女”自杀身亡的情况下,对他们的尸体进行了疯狂的攻击,儒士为维护武王形象,认为此种描述与历史不符,否认武王的攻击行为。武王攻击死尸,砍下他们的首级,悬挂在旗帜上,实为西周军礼仪式,后世仍有此种礼俗流传,武王仁者形象与此举不矛盾。
关键词:武王;攻击;;军礼
周武王作为周朝的开国之君,在历史上享有盛名。他在位仅仅六年,但是他在其父文王建立的克殷基础上,励精图治,不负众望,在牧野之战中取得胜利,推翻昏庸残暴的商纣王朝,开启周王朝的统治。
《克殷解》:
周车三百五十乘,陈于牧野。帝辛从。武王使尚父与伯夫致师。王既以虎贲戎车驰商师,商师大败。商辛奔內,登于廪台之上,屏遮而自燔于火。
武王乃手太白以麾诸侯。诸侯毕拜,遂揖之。商庶百姓咸俟于郊,群宾佥进,曰:“上天降休!”再拜稽首。武王答拜,先入。适王所,乃克射之三发。而后下车,而击之以轻吕,斩之以黄钺,折悬诸太白。适二女之所,乃既缢。王又射之三发,乃又击之以轻吕,斩之以玄钺,悬诸小白。乃出,场于厥军。
《世俘解》:
越若来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则咸刘商王纣。执天恶臣百人。
……
武王在祀,太师负商王纣悬首白旂、妻二首赤旂,乃以先馘入,燎于周庙。
……
时甲子夕,商王纣取天智玉琰缝身厚以自焚……
从这些材料我们可以推出牧野之战的大致情形:甲子这天,武王和纣王的军队在牧野进行战斗,商军战败,纣王逃到朝歌城内,他在自己的身上挂满宝玉,然后把自己烧死在鹿台。武王在牧野接受了商朝诸侯百姓的朝拜,随后他进入朝歌城,在纣王的尸体上射了三支箭,下车后,他用轻吕剑刺了纣王的尸体,用黄钺斩下了纣王的头颅,把它悬挂在太白旗上。武王来到纣王两个妃子所在的地方,她们已经自缢身亡,武王往她们身上射了三支箭,用剑刺了她们的尸体,用玄钺砍下她们的头颅,然后悬挂在小白旗上。
周武王这一系列的动作,看起来有条不紊,遵循一定的程序,但不可否认,他的举动残忍无比。但是,他作为周朝的开国之君依然受到后代的称赞和歌颂,文献描写与历史上对他“至仁伐至不仁”的评价似乎相矛盾。他为何会有如此残暴的举动呢?《孟子·尽心章句下》:“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以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将武王看做“至仁”之人,纣王为“至不仁”之人,仁者无敌,“至仁”之人讨伐“至不仁”之人的战争中不会存在血流漂杵的情形,显然这是有意塑造武王的仁者形象,否定了残忍的战争事实。《世俘解》中的记载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战争中商军伤亡惨重,“武王遂征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魔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黄怀信校注:“十万”当是“七万”之误。),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凡服国六百五十有二。”这种记载虽有夸大事实的嫌疑,加上这场战争持续时间长,血流漂杵是对战争的真实反映。
龚维英在《周武王惨虐纣尸因由初探》一文中认为,周武王极端迷信鬼神,笃信宗教,他的行为出自厌胜巫术(相当于诅咒巫术),周武王作为胜利者,为了平息“后怕”,对纣王及其妃子的尸体进行疯狂的攻击,就是害怕他们变成厉鬼报复自己。西周时期,巫术思想盛行,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占卜活动。周武王有迷信厌胜巫术的心理与时代背景很符合,他的一系列活动很有可能是巫术心理的外在行为表现。
杨宽认为武王把已经自杀的纣王以及二女的头斩下,挂在旗杆上虽然很残忍,但是这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军礼。“当时军礼,斩得敌国首领的首级,要悬挂在军旗上示众,用以庆祝胜利;举行献俘礼时,也还要挂在军旗上示众。”关于在献俘礼时悬挂敌国首领首级示众的情形,《世俘解》中有记载,“武王在祀,太师负商王纣悬首白旂、妻二首赤旂,乃以先馘入,燎于周庙。”武王在宗庙祭祀的时候,作为统帅的太师吕尚负挂有纣首的白色旗子和挂有二女头颅的赤旗比俘虏先进入宗庙。“在当时(指周代)指挥作战的军旗是有等级规定的,大白最贵,小白次之,赤旗又次之,其他色彩之旗更次之。”“武王持大白旗以麾诸侯,”武王指挥诸侯作战的时候,他拿的就是太白旗。纣王和他的妃子首级悬挂在不同颜色的旗帜上,显示出他们身份的尊卑差异。杨宽提到,“这种礼制在西周初期也还认真举行。小盂鼎记载盂在战胜鬼方之后,向康王献俘,‘盂以多旂配鬼方兽(首)﹝馘﹞□□﹝入﹞□门’,就是说由盂掮着多面挂有鬼方首领头的旗子先进入。”
赵光贤对武王为何会对纣及其二女的尸体进行攻击,并悬他们的首级于旗做出了这样解释:“《克殷》这段文字的重要意义何在呢?武王为什么要斩纣之首级,悬之军旗顶上呢?这是从初民社会的野蛮人在战胜敌人之后遗留下来的习俗,一方面为战胜敌人表示欢欣和庆贺,同时又是对于敌人的示威。到了进入文明阶段,国家成立,就变为军礼。”这与杨宽的解释是一样的。武王的一系列残忍的动作确实是当时军礼的体现。从文本描述中,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武王射、击、斩、悬,这四个动作在慌乱的战争中显得有条不紊,显然遵循了一定的顺序;其次,他在纣王和二女的身上使用的工具显示出了尊卑差别,纣王,“斩之以黄钺,折悬诸太白”;二女,“斩之以玄钺,悬诸小白”。他进一步总结到:“由此可见,《克殷》所记武王伐纣,纣自焚死,武王斩纣首的举动完全符合古礼,秦汉以降,此礼犹存。”
当我们将武王攻击纣及其二女尸体的举动看做西周军礼的时候,我们不会再去考虑此举残忍与否,也不会纠结于文献中史實记载有悖于武王仁义的形象。儒士极力否认文献记载不实,仅因他们不了解当时的军礼仪式,遂引发后世学者对《克殷解》的内容做出不同的评价。
参考文献:
[1]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2]杨宽.西周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3]赵光贤.《逸周书·克殷》篇释惑[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4).
[1]黄怀信.《武王在位年数考——兼说文王受命及武王是否改元》,《人文杂志》1998(3).
[2]本文《逸周书》原文部分,均引自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3]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518.
[4]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120-121.
[5]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518.
[6]赵光贤:《<逸周书·克殷>篇释惑》,《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4).
[7]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