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语文教学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

2019-09-10魏敏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学科融合

魏敏

在教育信息化2.0的时代,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融合,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从教师的角度看,要突出其使用的目的性,要考虑教学的重点难点;如果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使用信息技术,则要考虑是否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能真正促使学生学科知识的生成和学科能力的发展,是否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6-0011-01

在教育信息化2.0的时代,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融合,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从教师的角度看,要突出其使用的目的性,要考虑教学的重点难点;如果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使用信息技术,则要考虑是否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能真正促使学生学科知识的生成和学科能力的发展,是否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1.明确需要,以信息技术为实现语文教学目标服务

语文教学必须依据教学目标来选用信息技术手段,以直击语文教学的本质。2017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语文课程更加强调以核心素养为本。要进一步改革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既要关注知识技能的外显功能,更要重视课程的隐性价值,还要关注语文课程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新的内涵变化;通过改革,让学生多经历、体验各类启示性、陶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逐渐实现多方面要素的综合与内化,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质、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并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语文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出发,依据学生的实际,确定该教什么,确定选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手段,并使之融合到教学过程之中,使之与教学的其他环节血脉相连,水乳交融;不能将手段当目的,由过去的“满堂讲”变成“满堂放”,制造表面的热闹,从而失去语文学科本质特点的内容。

在传统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主要的方式往往是口讲粉笔写,学生说,师生议。引入信息技术后,利用声像图等,可以突出其形象性和直观性。当然也有一些老师无视语文教学规律,有的仅仅是将“黑板上的板书”搬上“电子屏幕”,将学习内容变成“电子文字”加上音像组合,而失落了教学重难点。信息技术的运用,应该用来突出语文教学重难点、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其形象性和直观性的优势,应为“创设情景”和“演示过程”服务,应为“互动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搭建平台。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希沃电子白板、微课、网络等技术的展示功能、互动功能和反馈功能等。

如在《语言表达得体》的学习中,利用网络环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更直观地明确语言表达得体的重要性和主要要求,利用希沃授课助手直接投屏或教学平台统计功能展示学生课堂练习的情况,及时得到反馈,随时调整课堂教学。课后将主要知识点制作成微课推送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及时巩固课堂所学。

2.关注学生,以信息技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心装学生,要考虑实用,要处处为学生着想,而不能为技术而技术。我们不仅要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的环境或教与学的方式,而且必须运用技术去实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这才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一全新观念与做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与内涵所在。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找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奋点,恰当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创设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充分利用网络的廣阔性和互动性,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大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让学生动手实践,开动脑筋,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能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搜索、处理能力,让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只是停留在“学会”知识上,而转到“会学”上,进而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解决语文学习中的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如在《语文中的逻辑》的学习中,课前布置有关逻辑趣味题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讨论,激发学生对逻辑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课中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自主搜索了解相关的逻辑术语,在解决课堂容量大、知识难度大的问题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实现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就是要真正尊重语文教学的规律,真正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学习中的认知工具作用,切不可越俎代庖,本末倒置。

参考文献

[1]宋金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课堂教学结构性变革研究.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6,27(03)

[2]屈玉茹.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师素养.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05)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学科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刚柔并济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破次元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融椅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超学科”来啦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