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目的论的视角看Of Studies的翻译

2019-09-10霍月红张朗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目的论

霍月红 张朗

【摘要】:《培根随笔》是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著,全书共59篇。Of Studies是其中一篇,于1653年发表,并在国内有着众多的翻译版本。本文将从目的论的角度对王佐良,廖运范,王楫,曹明伦,孙有中五人的翻译进行评论,希望能对国外散文的中文翻译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论读书 散文翻译 目的论

1目的论与散文的特点

翻译目的论是以凯瑟林娜·赖斯、汉斯·威密尔、贾斯塔·赫兹·曼塔利和诺德为主要代表,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最具影响的翻译学派”(2004)。翻译目的论一共有三个主要原则:目的原则(skopos rule), 連贯性原则(coherence rule),忠实性原则(fidelity rule)。

中英文的散文由于语言上的差异,在词的使用,语句以及篇章的组织方面有着一定程度的不同。所以,将英语散文译成汉语时,译文应该根据两种语言的不同适当的调整语言的表达方式,尽可能完整地再现原文的结构特点,达到与原文相似的功能,使译文的意义完整,在《论读书》的翻译中也是如此。

2从目的论视角评价《论读书》的五种翻译

2.1 词汇翻译分析

对于标题Of Studies的翻译,王佐良将之译为《谈读书》,廖运范,王楫和曹明伦都将其译为《论读书》,只有孙有中将之译为《论学习》。单从字面的意思来看,译为《论学习》更为贴切。然而纵观《论读书》的原文,开头以Studies开篇,此后两段继续讲述有关Studies的方法以及人们对峙的看法。然而,从散文的第四段开始,话题就从学习层面细化到了对不同书的读书方法。从全文的角度来看,《论学习》虽然直译了Of Studies这一标题,但忠实性原则欠缺,对原文所要表达的劝人读书的启迪效果没能准确的概括,没能特别准确的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

此外,关于“crafty men, simple men, wise men”和与之对应的“contemn, admire, use”,五位译者对此的翻译分别是:“一技之长者,鄙;无知者,羡;明智之士,用”(王佐良译);“技巧的人,轻视;浅薄的人,惊服;聪明的人,利用”(廖译);“实际才干的人,鄙薄; 头脑简单的人,羡慕;聪明人,运用”(王楫译);“讲究实际者,鄙薄;头脑简单者,仰慕,英明睿智者,运用”(曹译);“聪颖者,鄙视;愚鲁者,羡慕;明智者,利用”(孙译)。五种翻译都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忠实性原则,遵循了原文的翻译。其中王佐良则对应原文的时代特点,特意选择了较为文言的词的翻译,从而更加贴切的表达了原文的思想与形式。廖运范所译的“技巧之人”则虽符合原文意思,但在语内连贯上则稍显不足。孙有中将“crafty men”单纯的翻译“聪颖的人”也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原文。

2.2句子翻译分析

对于“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 punning by study, and studies themselves do go forth direction too much at large, except they be bounded in by experience.”的翻译,五人的译文分别为: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王佐良译);天生的植物需要人工修剪,人类的本性也需要学问诱导,而学问本身又必须以经验来规范,否则便太迂阔了(廖译)因为天生才干犹如天然花木,需靠读书修枝剪叶。而书本知识如不以经验相制约,其教导也难免过于笼统。(王楫译)因天生资质犹如自然花木,需要用学识对其加以修剪,而书中所示则往往漫无边际,必须用经验和阅历界定其经纬。(曹译)因为天生之才犹如天然之草木,尚需通过学习加以修正;而纸上学位未免空泛,除非由经验加以约束。(孙译)

王佐良将原文的每个句子根据表达层次的不同对句子的结构进行了修改,用两个分句将例子与其所要表达的意思分开翻译,并合在一个整句里。而在廖运范的翻译中则没有很好的翻译出原文的比喻修辞,并将其变成了关于植物与才能的对比,并且也添加了原文所没有的意思,其翻译目的应该在于向读者进一步解释原文意义,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原文意思。其他翻译中,译者也根据自身的理解和原文意思或保留或改正原文的形式。

2.3 篇章结构分析

论读书的原文共六段,每一段表达着作者的一些看法,但是中文的各个翻译版本在段落的分配上跟原文有着细微的差别。王佐良,廖运范都是将原文的第一段与第二段进行了合并,孙有中则是将原文的段落扩展到了八个。究其原因,应该是王佐良与廖运范在对原文进行理解时认为原文的前两段在表达的主题上有着较多的相似性,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就将两端进行合并后翻译,而孙有中在翻译过程中,则将在翻译原文第三段时将“聪颖者……智慧”以及“读书不为争长论短……衡情度理。”(2003:62, 63)这两句本在一段中的句子进行了分割。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最后一段的翻译过程中将“读史使人明智,……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以及“总之,学习造就性格……可能有专门的药方。”(2003: 62, 63)这两段在原文本是一段的段落进行了分割翻译,其目的也是为了保证语内的连贯以及意义的准确传达。

3结语

本文通过研究评析王佐良等五人的《论读书》的中文译本,希望能够对其他国外散文的中文翻译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 [M] .北京: 商务印书.2004.

【2】 盛国荣.弗兰西斯·培根的技术哲学思想探微[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第24卷第2期: 54-58

【3】 孙有中.培根《论读书》.英语学习[J].2003:11.

猜你喜欢

目的论
目的论视域下英语电影字幕的翻译研究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满族特色词汇的英译探究
目的论视角下的习语翻译
以电视剧为教材的美剧字幕翻译策略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浅析目的论视角下汉语新词英译的特点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