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模式

2019-09-10管宇陈小双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以人为本互联网+

管宇 陈小双

【摘要】:20世纪末,高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本文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模式,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持续时间、学生发展方向确定、学生职业性格和兴趣、职业生涯教育原则四方面展开分析,希望能为关注此话题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指导意见。

【关键词】:职业生涯 职业兴趣 以人为本

引言:“互联网+”是一种新的经济业态,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创新应该有效优化互联网生产要素的配置形式,发挥一定集成作用,促进互联网和非互联网业务融合,质变的产生会促进需求重构,实现对教育途径的有效拓展,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就业率呈现革新性增长的良好态势。

一、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大学整个过程

学校和社会之间要加强信息共享功能,同时这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成功规划的必要前提条件。指导大学生就业应该由学校和社会共同完成,积极建立大学生就业社会系统工程。学校重视大学生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在教育教学计划中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项教育内容应从大一开始一直持续到毕业,贯穿大学教育的全部过程。教育的初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逐渐了解专业性质,对专业能力要求也应该有良好掌握,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更好激发学生动力。到了教育的中期阶段,就应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所学专业,实现自我拓展,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感、使命感,形成正确的人才观和事业观,初步展开职业生涯规划。而在后期阶段就应该重视对学生个人职业发展的评价。从而帮助学生确定合理的职业定位,明确择业期望标准。

二、大二、大三期间帮助学生确定未来发展方向

大学二、三年级,学生的未来发展会逐渐定向,这一时期的学生职业心理正在逐渐形成,展开的职业心理测评活动应当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更好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模式,调整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做出对自己、对社会有利的职业决策。此阶段学生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未来应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将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学生会,或者是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此时学生的受挫能力会有所增强,责任感也会逐渐强化。大学期间,学生应该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包括计算机操作能力、英语口语能力。学生通过相关证书考试,职业竞争力就会明显增强。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学术讨论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各种科研项目,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对自身知识技能有一定了解。受教育者自身有选择性的学习其他专业知识。通过阅读一些人物传记有效充实自己的生活,逐渐扩大自身知识面。

三、分析并测定学生的职业兴趣和性格

展开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应当有规范的流程,从主观和客观层面入手,进行相关分析和测定,并加以总结。此时受教育者就会对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有充分了解。从而确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职业奋斗目标。合理安排相依教育、培训活动,坚持适应性、持续性原则。比如某学生在确定自身事业大计的过程中,不仅充分考虑自身条件,而且全面分析有关环境。此外,这位同学还广泛收集同学、家长、老师对自身的评价,加上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对自身有一个全面而又客观的评价。所用到的评价指标有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以及思维方式。这位同学了解到自己能干什么,同时也明确了自己想干什么,明白自己该干什么。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确定应该立足现实,也应该真正做到全面考虑,同时体现前瞻性和现实性。通常情况下,短期的目标是具体的,更会对人产生直接影响。短期目标是长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了解相关环境,并对环境因素加以评估,考量环境因素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的影响。

四、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增强学生应对工作挑战的能力

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每个学生的成长背景都有所不同,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他们对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不同的需求。就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展开分析,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职业匹配度,每个人都有其各自适应的工作类型。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例,普通高等教育学校和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就有很大不同,不仅如此,教育的内容也有很大差异。职业生涯规划的终极目标是帮助学生更好成长成才。高等院校为学生提供的职业生涯教育应该具备广泛性和系统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之路,不僅能自主选择职业,同时也有较强的能力有效应对工作压力,受教育者在日后参加工作时,有能力把自己的心理思想调整到最佳状态。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积极开发网上模拟系统,构建在线互动系统,帮助受教育者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展开实践活动,从职业实践活动总结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并通过反复练习,切实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总结: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模式应该保证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大学整个过程,有必要在大二、大三期间帮助学生确定未来发展方向,重视分析并测定学生的职业兴趣和性格,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增强学生应对工作挑战的能力,提高当代大学生就业率,增强受教育者的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叶晋利.“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5):74-75.

【2】郭芬.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11):99-100.

作者简介:姓名:管宇;性别:女;出生年月:94.03;籍贯:浙江金华;民族:汉族;最高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姓名:陈小双;性别:女;出生年月:90.06;籍贯:浙江义乌;民族:汉族;最高学历:硕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以人为本互联网+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奔五”的凯莉·米洛:从邻家女孩到流行歌手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Kobe Bryant beats Michael Jordan’s career points